永远的真情 真正的亲人——记雷山县丹江镇乌秀村驻村干部周付梅
永远的真情真正的亲人——记雷山县丹江镇乌秀村驻村干部周付梅 精干的短发,一米六几的中等身材,脸上时刻挂着的微笑,给人十分亲切的感觉,参加工作后,她就沉下身子驻进乌秀村,一驻就驻了两年多。“乌秀不脱贫我就不换村”,平实的语言、朴实态度,她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那份理想,这份坚持一直鞭笞着她,数年如一日的在坚守着。几年来,她几乎走遍村里每个角落、踏入过每一户群众的门槛,为村里的每位老弱妇孺办过事、服过务,村里人都亲切的叫她“小周妹”,她成为了群众的“好帮手”、村里群众的“好亲人”。她不算宽阔的肩膀上但起了太多群众的重担、略显瘦小的身体里隐藏着一颗带领群众建成小康社会滚烫火热的心,她就是丹江镇年轻驻村干部周付梅。 沉下身子,她全心全意理民意参加工作以来,她工作兢兢业业,热心为群众服务,始终秉承“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积极完成工作。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她主动要求驻村,把刚刚两岁半的孩子放到了幼儿园,第一时间沉下身子,驻进乌秀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驻村伊始,她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办百家事”的思想,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传递党的温暖、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服务经济发展等,化解了群众的难题,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尤其在维护乌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真正发挥了带头人、领路人、解忧人的作用。她坚持用恒心、热心、决心和耐心理顺民意,为乌秀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地了奉献,赢得了乌秀村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挽起袖子,她兢兢业业惠民生她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舍小家为大家,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为了彻底改变乌秀村原先脏、乱现象,提升村寨整洁度,通过她的积极奔走宣传,与村两委联合开展“整脏治乱进农户”等系列活动,使村民从“小家”观念转变为“乌秀是我家”的大家观念;帮助村里实施完成危房改造14户,农村电改104户;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建成了芦笙场、入村硬化步道等,村容寨貌得到进一步美化、亮化,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通过一手抓“硬环境”、一手抓“软环境”,乌秀村成功获得2015年“省级卫生村寨”称号。她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帮助乌秀村完成农村低保核查106户,确实让民生民利落到需要的群众手里头。 甩开膀子,她全心全意解民忧。她心系群众,甩开膀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鉴于村里一些老人和小孩不会说汉话的现状,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她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村民学习苗语,将学到的苗语用到服务群众中,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去,确实为他们排忧,如今她已经是一个小小的“苗语通”了。近年来,她走访群众689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71件,帮助协调解决矛盾纠纷28起;走访留守孤寡老人和儿童115次。她还协助村里加强了森林防火巡查,见到上山的群众她总是不忘叮嘱几句“注意防火安全”。在雷雨季节到来之际,她组织村民进行了几次预防地质灾害逃生演练,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避难防险意识,让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采取更有效的自救措施。 迈开步子,她大胆谋划攻难题 近年来,因县里的重大项目需要,该村80%的村民土地因建设需要已经被征收,大部分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另谋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她积极谋划,想办法、找对策,四处奔走,最终根据实际,她提出该村只有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捆绑发展模式,壮大原始发展力量,才能短时内带动群众起到效益。为筹集发展的启动资金,她四处想办法、打主意,她几乎把县里各单位的门槛都差不多踏平了。经过经多方协调、努力,帮助乌秀村争取到了1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支持乌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始启动资金,让乌秀村失地农民看到了希望、寻到了出路,让大家看到了共同踏上致富小康路的顺利曙光。如今的她依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在为村里的发展四处奔走、在前行,继续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默默的挥洒着汗水、奉献着青春,她的努力只是千万个在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的一个缩影,最后都会绽放出万丈光芒。她就是这样一个驻村干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