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新化杨梅都寄托着一个致富梦
杨梅,在六月骄阳的照射下,璀璨发光。
http://images.rednet.cn/articleimage/2016/06/06/1614014838.jpg新化的杨梅快熟啦!
http://images.rednet.cn/articleimage/2016/06/06/1614125846.jpg实竹村杨梅。 新化的杨梅快熟啦!这几天,娄底新化县油溪乡实竹村村民们满怀喜悦,奔走相告。今年14岁的伍苗每次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分享这个好消息。
种好杨梅,老乡们的钱袋子会鼓起来
油溪乡实竹村是娄底新化县柘溪水库移民集聚地,伍苗家在库区的山顶上种植了一大片杨梅树,杨梅熟了,卖出个好价钱,她和弟弟今年下半年的学费也就有了着落。在伍苗家的杨梅园里,每一粒杨梅都寄托着她和弟弟的上学梦,寄托着她父母的致富梦。这些杨梅,这些梦想,在六月骄阳的照射下,璀璨发光。
“伍苗家比较贫困,但聪明懂事,读书很用功。”果农伍国仁说。她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爷爷去世多年,姐弟俩在家照料年迈的奶奶,放学后常在杨梅园里除草、施肥。
事实上,伍国仁种植杨梅也有不少故事。他今年七十多岁了,两鬓斑白,却管理着实竹村1000多亩杨梅。1962年,柘溪水库移民,伍国仁一家人从新化移民到了邵阳城步县,为了养活6个子女,他做起了木材、煤炭生意。直到1976年11月,因为深厚的家乡情结,伍国仁又举家迁回了油溪乡实竹村。
从迁回家乡的那一刻起,伍国仁心里就有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他年轻时四处做生意,见多识广,深深感受到自己家乡太穷了,老乡们太苦了,他想用几年时间带领村民们建一个杨梅基地,不仅种植杨梅树,还要种植油茶树。他的目标是让实竹村1000多名村民每个人都种上15棵杨梅树和15棵油茶树,每人每年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只要这个目标实现了,老乡们的钱袋子就会鼓起来。”
从2009年起,伍国仁和妻子一个坑一个坑地开始种植杨梅树。7年时间里,有的杨梅树存活了,开花结果;有的杨梅树枯萎死去,他们不得不重新补苗。
如今,望着1000多亩杨梅树,伍国仁倍感自豪,他的杨梅树去年才大片结果,旺季时,好的杨梅最高能卖到30元一斤。“好多外地人来果园买,只差没有杨梅卖。”
伍国仁的6个子女现在都在城市有稳定工作,他本应在家颐养天年,却仍然一心扑在杨梅事业上,为村民们义务传授杨梅种植技术,跑销路。今年,因为雨水原因,他家可能只能采摘五六十吨杨梅,比去年少多了,但熟客们早已打来了预购电话。
“我一个老头子,能吃多少,能用多少?”伍国仁坦言,他如此拼搏,一方面是因为家乡情深,想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他想为擦亮“新化杨梅”品牌贡献微薄之力,不想辜负各级政府对新化杨梅产业的期望和支持。
“新化杨梅”走上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
新化,古称梅山,乃“王化之新地”,是一个有150多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有农村移民23多万人,是湖南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此地种植杨梅有上千年历史,但以前的杨梅颗小味酸。
“新化杨梅”今日的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成效来之不易!1993年,新化县移民局从浙江引进红梅、乌梅、东魁三个优良杨梅品种在上梅镇毛家垅村试种成功,杨梅颗大汁多味特甜,很快打开了“新化杨梅”的市场。2001年,全县30个乡镇中的16个库区移民开始大力种植杨梅,现已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受益果农年均增收1500多元。2016年,新化杨梅挂果2万多亩,产量预计达200万斤以上。
经过多年艰辛努力,新化县成立了52家杨梅合作社,并于2014年以新化县梅山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发起单位,依靠新化县移民局成立了新化县杨梅产业协会,1000亩以上杨梅的会员单位有7家,50亩以上的会员单位有135家,会员有675人,并建好了毛家垅、西江湾、新塘、小鹿、实竹、枫树、光义等杨梅基地。
走进上梅镇毛家垅村,只见今年58岁的兰友忠采摘杨梅忙得不亦乐乎。他从1993年开始种植杨梅,现在果园面积已达10多亩,虽然杨梅产量因为气候、土壤等因素每年都有变化,但这些杨梅每年都会给他带来几万元的收入。他说,杨梅比水稻要好卖,种植杨梅比以前种植水稻收入好多了。等今年杨梅卖完了,他还会和儿子一起外出打工,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在新化县,从小孩到老人,从政府到群众,“要致富,多种杨梅树”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杨梅,已成为该地区增收的重要途径,而“新化杨梅”这个品牌,也正以这片古老土地里绵长的厚重,以千百年延续的生命力,见证着脱贫致富的梦想和美好! 来源:红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