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xqw 发表于 2016-11-17 14:29:06

百岁老裁缝80年来只用手工做旗袍,国家元首夫人都成他的粉

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099/00302009997_eed751e1.jpg  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  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0_6e590792.jpg


  旗袍,代表了无数人对老上海的记忆,  它对于女性美的独特展现,  一度成为东方女性美的象征,  成为一个时代的服饰印记。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099/00302009999_515537c0.jpg  时光荏苒,如今爱旗袍的人依旧很多,  但用传统技法做旗袍的手艺人却越来越少了。  在上海滩,有一位接近百岁的老裁缝,  坚持纯手工的传统技法做旗袍,一做就是80年,  他,被称为“上海最后的裁缝”。  他,就是褚宏生。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099/00302009998_17e24da8.jpg  褚老如今已98岁高龄,但是仍然坐镇旗袍店,  继续将美丽的故事一针一线地缝制进旗袍,  任时光荏苒,芳华犹存。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7_650b2af1.jpg


  16岁那年,父母送他到“朱顺兴裁缝店”学艺。  “刚开始的时候我特别的不服气,  师傅不让我干活,只让我抓紧时间练手艺。”  几年后,褚宏生才明白了师傅的苦心,  原来,师傅是看他聪明要着力培养这个徒弟。  又过了两年,褚宏生终于出师,  老板派他负责给客人量尺寸。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6_cdd361d5.gif  量尺寸是个最考验人的活计,  一件旗袍要量取三十六个点,  制作一个小小的盘扣,就要三个小时。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5_a04345aa.gif  时令、年龄不同,旗袍上搭配的盘扣也不同。  就连如今看似朴素的裙摆滚边,  在传统的技法里也要滚上三四道,极尽繁复。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4_e41b2d3d.gif  学三年,帮三年,真正要出师,没个六年不行。  学徒时,褚宏生把缝纫、盘扣、量体、打样,  统统学习了一遍,踏踏实实学了6年。  自从师傅把一条皮尺搭在褚宏生的脖子上,  这一挂就是80年,80年来,他只做旗袍。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3_2005ae2c.jpg  /因为常年做手工,手上已经满是针痕和老茧/  近一个世纪,他是全上海滩名媛背后的男人  出师后,由于做旗袍的一手好手艺,  褚宏生成为上海滩名人家里的座上宾。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2_dc956296.jpg  初出茅庐仅仅18岁的褚宏生,  用那个年代最时尚的蕾丝面料,  为当红黑白片影后胡蝶  制作第一件“魔都上海?蕾丝旗袍”,  此后名震上海滩,  也开始了褚先生百年上海旗袍的传奇人生……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1_658609b5.jpg  /这件旗袍是上世纪30年代为“电影皇后”胡蝶特别定制的/  “那两件旗袍用的是法国蕾丝,蕾丝是镂空的,  把它改造成中国旗袍,由最红的电影明星穿着,  在当时迅速形成了一股风潮,  也成为今天非常时尚的记忆。”  褚老先回忆道。  褚宏生第一次见到胡蝶,  是在她刚刚演完《歌女红牡丹》的时候,  那时的胡蝶正大红大紫,刚刚当选电影皇后。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9_a0a00520.jpg


  “她总是冲人笑,说话也很和蔼,  根本没有明星架子。”褚宏生说,  “她十分喜欢复古式的花边,或者稍微有点滚镶。  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自己设计”。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8_95934d5c.jpg  /电影皇后胡蝶,曾出演《歌女红牡丹》/  刘少奇夫人王光美  曾穿着他设计的旗袍出访  上世纪60年代,  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出访东南亚某国,临行前到了趟上海,住在上海市政府礼堂,当时外事办就介绍褚宏生为她做旗袍。从那之后,许多外使夫人便纷纷慕名而来。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7_a1df5cf9.jpg  /身穿旗袍的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  除了“旗袍名媛”,褚宏生还接待过不少名人。  有一次褚宏生去给一位特殊的客人量尺寸,  听说是一位大官。  没想到这位大官就是大将军粟裕,  粟裕将军微笑着打招呼,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后来还经常邀请褚宏生去他家里拿布料做衣服。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6_0e1e042c.jpg  演艺界和文化界的名人也经常来找褚宏生。  成龙的父亲是他们店里的常客,  整个店面的人都有龙爸爸的签名。  潘虹也很喜欢这里,她还把陈道明介绍来过。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5_7dec3529.jpg  “量体裁衣”80余年,  褚宏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巩俐曾找他做旗袍。  人不能到,助理拿了张照片过来。  不能量尺寸,错一点,  整个旗袍就可能气质尽失。  这对裁缝,是个很大的挑战。  但褚宏生拿起照片,细作端详,  根据巩俐的气质,  愣是做出一件让她满意的旗袍。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4_f1f0d0ee.jpg  接触到权势,  很多人会选择抓住机会往上爬。  但他没有。  明明已是一代宗师,却拒绝“旗袍大师”的称呼。  他简单地说:“我就是个做旗袍的。”  他一辈子给别人打工,连自己的店都没开。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3_b97c1518.jpg  上海长乐路221号,如果你路过这里,  还可以看见这个可爱的百岁老人,  每天早上10点半,  老人定会准时出现翰艺旗袍店。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2_84241288.jpg  瘦小精干的身材,纹丝不乱的银发,  合身的绸子衬衫,一口老上海话,  典型的上海裁缝形象。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1_7ca2e131.jpg  没有客人的时候,  他常腰板笔直地坐在一把木椅上一言不发,  有时也耷拉着脑袋打个小盹。  可只要有客人进门,笑呵呵地迎上前“侬好啊”,  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10_4b6ef6ee.jpg  旗袍最讲究“可身”,  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窄。  做一件旗袍,要量衣长、袖长、  前腰节、后腰节等20多个尺寸,  褚宏生眼不花,手不抖,  皮尺在客人身上上下翻飞,  不一会儿,整套数据全有了。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9_96f8d29f.jpg  他眯着眼睛,脑海里已勾画出成衣的模样。  这看似简单,却是旗袍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也是褚宏生一辈子练就的手艺。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08_4578243b.jpg  要做到“手到眼到、眼到心到”,  快速准确地弄清客人的尺寸和特征,  绝非一日之功。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2_a86b08c6.jpg


  他的合作伙伴,忘年之交周朱光评价他:  是一位神人,不用量就能说出客人的三围,  他非常纯粹,好像脑子里只有旗袍,为旗袍而生。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6_4726fea0.jpg


  褚宏生平日里节俭地很。  跟着徒弟们吃食堂,  一顿饭吃不了就留到下一顿。  一壶茶叶,可以喝三四天。  一把年纪,出行总是坐地铁。  他这一生对奢侈生活没有什么向往。  “我就是喜欢旗袍。”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5_fbf11863.jpg  如今已是98岁高龄的褚宏生,  最常说的话就是:“我就是个做旗袍的。  我不辛苦、不忐忑、不亏欠我的这么多年,  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状态。”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4_b155fb4c.jpg  退休后的褚宏生没有回吴江老家,  虽然膝下早已是儿孙成群,  家里住的都是一幢幢的独立小楼,  可老人就是愿意一个人住在上海。  因为上海人穿的旗袍里,  存着他所有珍贵的记忆。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3_f666389e.jpg  上世纪70年代,  许多店铺开始用缝纫机给客人做旗袍,  制作的时间大大加快。  但是,褚宏生却手工制作,他说  “机器踩出来的衣服硬梆梆的,  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  人手才能缝出圆润的感觉。
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9_64787cb9.jpg


  这是一个手艺人近乎笨拙和执拗地坚持,  也是做人的讲究,不失格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8_edc134a0.jpg  褚宏生,是最懂旗袍的男人。  在这个成衣泛滥的年代,  依然保护着一针一线的温度。  难怪京剧大师程砚秋这样说:  “褚宏生这辈子就是为做旗袍而来的。”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27_331d9c7c.jpg  2015年4月11日晚,  褚老带着“瀚艺”新作,  办了自己的第一个旗袍高级定制秀。  这是褚宏生80余年来用针脚谱写的花样年华。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30_16f1fb87.jpg

http://culture.gog.cn/pic/003/020/100/00302010031_aa4fae77.jpg




  匠人之心不喧哗自有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岁老裁缝80年来只用手工做旗袍,国家元首夫人都成他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