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华罗氏贵州之渊源
一.解读贵州简称之“黔”字 宋代以前曾在贵州一带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与“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时才正式命名为贵州。明朝时改设贵州布政使司。清代时才正式设贵州。 贵州因此取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贵山,故简称“贵”。事实上,就连贵州人至今也不知道贵山在哪里。 但贵州又简称为贵州简称“黔”,“黔”字怎么念?拼音:qián。 “黔”字又作如何解释? 贵州辖区东北部要秦代时属黔中郡,唐朝时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 “黔”字作形容词形声字:从黑,从今,今亦声。“黑”是指“黑色头巾”,“今”意为“当面的”。“黑”与“今”结合起来解释,表示“带黑头巾出门见人”,意即以黑头巾作为正式行头。“黔”字本义也就是戴黑头巾出门。 “黔”字引申义为:黑色。 “黔”字同引申义:黎。周朝时用来称谓“黎民”。秦朝时称老百姓为民,即“黔首”,谓黑发也。“黔”字指百姓的用词不少,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细(黔首和细民的别称);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无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当代常用的词为:“黎民百姓”。 “黔”字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丑(污黑丑陋)。作名词时,有贵州省的简称;还有黔江,也就是乌江。作动词时,有三种表述:(1)晒黑,染黑,熏黑。如《庄子·天运》云:“乌不日黔而黑。” (2)又如:黔突(本指烟囱熏黑,也用以称烟囱);黔突暖席(烟囱变黑,坐席变为温暖)。 (3)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黔”组合的常用词组也不少,如:黔剧 qiánjù贵州地方戏曲剧种,由曲艺“文琴”(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发展而成,原来叫“文琴戏”。黔黎 qiánlí百姓。潘岳《西征赋》有句:“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黔驴技穷 qiánlǘ-jìqióng比喻人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也说“黔驴之技”。黔驴之技 qiánlǘzhījì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黔首 qiánshǒu指平民;百姓。“黔”字也作姓。如:“黔羸”,亦作“黔雷”,是神名。《礼·檀弓》中则有“黔敖”;《前汉·古今人表》作“禽敖”。二.罗姓在贵州有特殊的历史渊源 罗姓在贵州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夜郎国、罗甸、大罗山等都与罗氏有关,贵阳黔灵山弘福寺也是罗氏资助所建。历史上罗氏先后形成五个郡望,即豫章、长沙、襄阳、齐郡(济南)、河东(太原)。罗国曾是商、周时期的古国。罗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罗氏家族又是如何与贵州结缘的?还得从罗姓之起源说起。 “罗”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字型就象一个人拿着鸟罟在捕鸟。“罗”就是张罗以捕鸟的罗网。成语“天罗地网”也由此而出。可见华夏族在很古的时候,就已发明用罗来捕鸟,创造了狩猎的一种工具。以后,善于制造罗网,并用来罗捕飞鸟的部落,便称为罗。 这个罗部落是荆楚的祖先穴熊分支出来的。大概当穴熊分支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三十五里)的时候,罗人便活动于熊山南二百八十里的罗山。隋代因此以罗山名县,亦谓之 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今为河南罗山县。也有人认为罗山是古罗汭,说明为古罗人之地。所谓罗汭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入淮水。大小罗山正位于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捕鸟最优越的地方。 据罗姓的源流考据,在唐·贞观年间,左骁卫将军、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罗君副墓志铭:“升龙之族,有熊之胤”,明证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罗氏即奉黄帝为始祖。 罗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认同原则,可追溯至黄帝。其世系如下:黄帝——昌意一一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季连(芈)——附沮——穴熊——鬻熊——罗
罗氏历代世系 一、远祖黄帝源流(6代)第一世: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姓公孙,号有熊氏,少典之子。母符宝氏於祁野感电光绕斗,怀孕二十四月,生帝於轩辕之寿坵,因名轩辕。即今河南新郑县。生出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长居姬水,改姓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以土德王,即神农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黄,故日黄帝。初都有熊国,因号有熊氏。迁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寿一百一十七岁。崩荆山之阳,葬於桥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生三子玄嚣、昌意、龙苗;次妃方累氏女,生子四:青阳、节、休、清;三妃彤渔氏女,生子三挥、夷皷、彭;四妃嫫母氏女,生子二苍林、禺阳;众妾共生十四子:祁、己、滕、箴、任、荀、嬉、佶、儇、依、夷、姬、大酉、细酉。第二世:昌意:昌意,黄帝次子。降居若水为诸侯。若水即江水,古之江国也,皆在四川之蜀地。娶蜀山氏之女,名昌樸,又曰女枢,生子一乾荒。第三世:乾荒:乾荒,昌意之子。娶河女淖子,又名女枢,于蜀四川之若水,感瑶光如蜺贯月正白之祥,在幽房之宫,生子一颛顼。第四世:颛顼:颛顼,高阳氏,乾荒之子。姓姬,生有圣德,首戴干戈,能专正天人之道,故号颛顼。山东濮州旧有陵碑尚存,言颛顼十五岁佐少昊为政,二十岁师事绿图。少昊氏崩,遂即位。自穷桑迁都于帝坵,即河南大明府清县东北七十里。以水德王,而有天下。复国都高阳,称高阳氏,即开封府杞县。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崩。葬东郡濮阳顿坵,即今东昌府城门外广阳里中。娶邹屠氏,生子:骆明、苍舒、贵阝敼、祷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配滕隍氏,生子称、孺帝;庶子二:穷蝉、祷杌。第五世:称公:称公,亦作伯称,颛顼之子,生子一卷章第六世:卷章:卷章,字老童,称公之子。娶根水氏女,谓之骄福,生子二重黎(祝融)、吴回(祝融)。 二、开宗始祖祝融公源流(60代)第1世:祝融 祝融公,讳重黎,卷章公长子,居火正之官,殁封南方火神,有祝融城在山西汾州府,殁葬直隶永平昌黎县,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六子,长曰宸佐,奉公祀,有祭田五亩在直隶。第2世:宸佐,袭父爵,居有妘,号有妘氏,娶若水氏女,生任。第3世:任公,为共正,娶伊祈氏女,生正。第4世:正公,为木正,娶穷桑氏女,生宣朝。第5世:宣朝,为鸟正,娶曲阜女,生荣居。第6世:荣居,为鸟正,加御史,巡阅州郡,娶伊祈氏女,生弼后。第7世: 弼厚,食禄千钟,为上大夫,娶姒氏女,生立德。第8世: 立德,娶涂山氏女,生振。第9世: 振公,娶蜀山氏女,生纲。第10世: 纲公,娶姒氏女,生廷。第11世: 廷公,娶公山氏女,生升。第12世: 升公,娶仲氏女,生桂。第13世: 桂公,仕夏,为中大夫,娶姒氏女,生选。第14世: 选公,仕夏,为上大夫,娶湛氏女,生孟。第15世: 孟公,字益元,官共正,娶胤侯氏女,生周。第16世: 周公,娶奄国女,生思仁。第17世: 思仁,官谏议大夫,娶羲氏,生信。第18世: 信公,娶慕容氏,生瑞。第19世: 瑞公,娶姒氏,生金梧。第20世: 金梧,官下大夫,娶犬戎氏女,生知足。第21世: 知足,官下大夫,娶郧氏女,生运。第22世: 运公,富盖巨都,施牛田乡曲,娶靡白氏女,生大德。第23世: 大德,娶姚氏,生礼荣。第24世: 礼荣,娶斟郭氏,生南峰。第25世:南峰,娶□氏,生兖。第26世:兖公,娶黎侯氏女,生伦。第27世:伦公,官上大夫,娶臧氏女,生佐。第28世:佐公,官上大夫,娶奄侯女,生辅。第29世:辅公,娶颉氏女,生日盛。第30世:日盛,娶子氏女,生章。第31世:章公,仕商,于徐州大光清廉,娶吕氏,生明。第32世: 明公,娶胤侯氏女,生忠。第33世: 忠公,娶伊祈氏女,生和。第34世: 和公,官上大夫,娶靡白氏女,生志。第35世: 志公,官工正,娶姒氏,生元。第36世: 元公,官上大夫,娶犬戎女,生镇。第37世: 镇公,官宗伯,娶子氏,生常。第38世: 常公,官谏议大夫,娶西冉氏,生安。第39世: 安公,娶雍州女,生秉文。第40世: 秉文,应州托沙哈和番,娶黎侯氏,生城。第41世: 城公,教子一劳,娶孟氏,生立名。第42世: 立名,娶冉氏,生纪。第43世: 纪公,娶陈国女,生万。第44世: 万公,娶端木氏,生鹏。第45世: 鹏公,娶吕氏,生冲。第46世: 冲公,娶邾氏,生凤召。第47世: 凤召,娶国女,生承。第48世: 承公,娶薛女,生贯。第49世: 贯公,娶颜氏,生富。第50世: 富公,施谷千石,娶姒氏,生恩。第51世: 恩公,中相去思,河阳蔽芾,娶颛孙女,生权。第52世: 权公,娶冉氏,生百发。第53世: 百发,娶姜戎女,生通。第54世: 通公,娶子氏,生祚。第55世: 祚公,娶仉氏,生觉。第56世: 觉公,娶荆佳氏女,生奎。第57世: 奎公,娶姜氏,生旭。第58世: 旭公,娶颛孙氏,生炳。第59世: 炳公,娶奄侯女,生源。第60世: 源公,仕周,为中谋参将,娶吕氏,生匡正、匡越。 三、建国始祖匡正源流(匡系41代)祝系61世、匡系第1世:郐公郐公,讳匡正,源公长子。原籍陕西巩昌府陇西县零阳东乡。商纣受辛甲寅生。周武王三年,因镇宜城有功,敕封宜城侯,食采宜城地方百里。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为罗。公镇守罗国,追赠安南王,在湖北襄阳府宜城房州隔界处,今南漳县东南八十里,旧有罗国城是也。公追念远祖祝融,居火正,光融天下,取火字之义,又号曰逼阳。事详宜城县志。葬襄阳谷邓地太和山,坐北向南。其后卜士兆姓,指国为氏,实始于此也。原配江氏,次娶殷氏,二妣合葬襄阳谷邓地鹿溪山。江氏生子三昌允、昌兰、昌祚。祝系61世、匡系第2世:昌允昌允,讳宣,号奕芳,郐公长子。商纣受辛戊辰生。荫袭为都司。原配叶氏,次娶郝氏。生子三祯、祥、禧。祝系63世、匡系第3世:祥公祥公,讳祥德,昌允次子。周成王已亥生。荫袭卫守府推官。原配刘氏,次娶章氏,三娶梅氏。生子甲应、中应。祝系64世、匡系第4世:甲应甲应,讳隆,祥公长子。周康王甲子生。荫袭仕江南扬州刺史。原配周氏,次娶孟氏,三娶毛氏。生子三文波、文海、文沧。祝系65世、匡系第5世:文波文波,甲应长子。周康王丁亥生。世袭子爵。原配东方湛氏,次配周氏。生四子德、善、安、隆。祝系66世、匡系第6世:德公德公,讳象贤,号德智,文波长子。周昭王庚戌生。原配南宫氏,次配邱氏,三配伏氏。生子二凝蝟、凝蝠。祝系67世、匡系第7世:凝蝟凝蝟,讳操,德公长子。昭王乙亥生。世袭爵侯。原配王氏,次配胥氏,三配李氏。生子三进贤、进贵、进贡。祝系68世、匡系第8世:进贤进贤,讳真,凝蝟公长子。周穆王乙亥生。世袭祖爵。原配王氏,次配颛孙氏。生子三宏、容、宜。祝系69世、匡系第9世:宏公宏公,讳顺,号慎之,进贤长子。周穆王乙丑生。世袭祖爵。原配卜氏,次配张氏,三配陕氏。生子二璇、施。祝系70世、匡系第10世:璇公璇公,讳严,字琢先,宏公长子。周懿王庚寅生。世袭祖爵。原配程氏,次配莫氏,三配汪氏。生子一辇。祝系70世、匡系第11世:辇公辇公,号日通,璇公之子。周孝王丙辰生。世袭祖爵。原配李氏,次配鲁氏。生子二赞、舜。祝系72世、匡系第12世:赞公赞公,字胜,辇公长子。周夷王戊寅生。世袭祖爵。原配卜氏,次配李氏,三配韦氏。生子三静、仲、晏。祝系73世、匡系第13世:静公静公,号善,赞公长子。周厉王乙已生。世袭祖爵。原配汤氏,次配卜氏,三配张氏。生子四洪统、洪美、洪吉、洪彦。祝系74世、匡系第14世:洪统洪统,讳郁,字岩,静公长子。周厉王丙寅生。世袭祖爵。辛未年平王即位东迁,王室渐衰,号令不行,列国干戈烟起。公仍守城坚固。原配彭氏,次配端木氏。生子一彦一。祝系75世、匡系第15世:彦一彦一,讳和,洪统之子。周宣王甲申(公元前817)生。世袭祖爵。固守城廓。配陆氏。生子二班、瑶。祝系76世、匡系第16世:班公班公,讳煌,号怀沙,彦一长子。周宣王庚子(公元前801)生。世袭祖爵。周平王东迁后,桓王十三年甲戌,楚庄王督假道伐郧、绞二国,战于蒲骚,胜之。遂虎视汉东,因此起意并吞罗国。使屈瑕、斗廉领兵伐罗。屈瑕狃于蒲骚之役,恃勇自用,轻视罗为小国,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设备。于是罗师郭伯嘉与班公商议,会南蛮卢戎国之军于鄢水,合兵攻击。遂至大败楚师。屈瑕羞归楚国,逃到荒谷林中自缢而亡。时人赋诗云日:“胆略骁勇楚屈瑕,征郧伐绞智堪夸,奈何不慎罗侯戟,空使功名丧谷崖。”事见春秋传并宜城县志。原配田氏,次配黄氏,三配夏氏。生子三震、雯、零。祝系77世、匡系第17世:震公震公,讳广英,班公长子。周宣王丙辰(公元前785)生。世袭祖爵。以鄱水胜楚。原配张氏,次配颜氏,三配乔氏。生子三博吉、博告、博古。祝系78世、匡系第18世:博吉愽吉,讳宣溥,号先博,震公长子。周幽王庚午(公元前771)生。世袭祖爵。以鄱水胜楚。原配淳氏,次配郭氏。生子二乾、坤。祝系79世、匡系第19世:乾公乾公,讳尊太,博吉长子。周平王戊戌(公743元前)生。原配蒋氏,次配郭氏。生子四晖、旺、畦、暄。祝系80世、匡系第20世:晖公晖公,讳焕彩,乾公长子。周桓王乙丑(公元前716)生。世袭祖爵,国势渐衰,被楚吞税。原配傅氏,次配韩氏,三配曹氏。生子二缙、绅。祝系81世、匡系第21世:缙公缙公,晖公长子。庄王癸已(公元前688)生。后游于鲁国授学,创办罗氏学馆,曰“儒林堂”。晚年撰《儒林罗氏源流记》。有鬲氏生敬、敦。世袭祖爵,渐衰,被楚并吞贡税。原配饶氏,次配姚氏,三配张氏。生子二敬、敦。祝系82世、匡系第22世:敬公敬公,缙公长子。惠王壬子(公元前669)生。世袭祖爵,国势渐衰。被楚吞税。原配程氏,次配姬氏。生子一家斯。祝系83世、匡系第23世:家斯家斯公,敬公长子。惠王已巳(公元前652)生。世袭祖爵。国势尽衰,被楚吞税。原配惠氏,次配戚氏,三配宦氏。生子三万忠、万通、万严。祝系84世、匡系第24世:万通万通公,字思晦,家斯次子。襄王辛卯(公元前630)生。定王乙丑,楚报荒谷之耻,侵占罗国。公遂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墟,山野草林居焉。公薨于蓼宗室,国人逃奔散处。娶骆门茅氏。生子二芳噩(长子逃蜀,合家十九口被楚杀)、苍噩。祝系85世、匡系第25世:苍噩苍噩公,讳仓,万通次子。定王丙辰(公元前605)生。随父逃难襄阳黄龙洞金瓜墟,山林草野居焉。原配姬氏,次配李氏,三配逢氏。生子二砧、研。祝系86世、匡系第26世:砧公砧公,苍噩长子。原配巢氏,次配史氏。生子二礼延、元延。研公 讳虬,号守良,苍噩次子。简王戊寅(公元前583)生。楚併国,父子逃难黄龙洞山中居焉。原配李氏,次配巢氏。生子三利超、利远、利达。祝系87世、匡系第27世:利达讳闻韶,研公三子。灵王癸丑(公元前548)生。国亡家弱,逃散川上。配关山叶氏。生子一秀扬。祝系88世、匡系第28世:秀扬秀扬公,讳世正,号瑞杨,利达之子。景王庚辰(公元前533)生。隐居衡州铁炉门。原配单氏,次配刘氏。生子五、明、学、步、涯、圃。祝系89世、匡系第29世:学公学公,讳国柱,号学文,秀扬次子。敬王庚戌(公元前491)生。国被吞灭,隐逸黄龙洞金瓜墟山林茅屋居焉。原配吴氏,次配彭氏,三配张氏。生子一程政。祝系90世、匡系第30世:程政程政公,讳亿,学公之子。周贞定王乙亥(公元前466)生。斯时王室微衰,各国诸侯多僭。公窥天下无道,不求闻达,逸居楚南洪洞,自称洪洞高士。故今尚存罗洪洞。原配周氏,次配陈氏。生子二秉、乘。祝系91世、匡系第31世:乘公乘公。讳凌甫,号益,程政次子。周考王甲辰(公元前 437)生。周烈王闻,初为狠守。公晚年,显王时佐秦有功,受封益伯侯,复兴罗国。都于南郡之枝江,今楚南荆州府枝江县旧有罗国城,即公所迁之处也。传曰:“周末徙枝江。”指公之南迁事。公复国后,追寻源流,取祝融火正徵字之韵,切匡正陇西之音,从郡叶音日“陇西郡”,以国为氏,自此而起也。周显王庚辰殁,寿九十七。葬枝江城北,坐北向南。事载枝江县志。原配孙氏,次配袁氏,三配姬氏,四配董氏。生子二图南、圆南。祝系92世、匡系第32世:图南图南公,讳萄,乘公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二世孙。威烈王辛酉(公元前420)生。荫袭父爵。任中军大夫,从陇西郡。原配陈氏,次配白氏,三配羊氏。生子三守陇、守风、守凰。 祝系93世、匡系第33世:守陇守陇公,讳宣,号连捷,图南长子。威烈王己卯(公元前402)生。荫袭祖爵。周慎觏王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迁于岳州府平江县居焉。其后因居潭州,即今之长沙也。自古传日:“罗氏起脉,望出长沙。”即今湖南长沙府浏阳、善化二县是也。公于周赧王丙辰年八月初十日殁,寿九十八。葬长沙城内天心角,今墓迹犹存。原配吕氏,次配张氏,三配苏氏。生子二茂峻、茂岫。祝系94世、匡系第34世:茂峻茂峻公,讳忠,号中真,守陇长子。居任职陇西而居焉。原配江氏,次配姜氏。生子二宗光、宗邝。茂岫讳直,守陇次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四世孙。周安王己亥(公元前382)十二月十六日寅时生。配韩氏,从陇西郡。生子三宗誉、宗觉、宗举。祝系95世、匡系第35世:宗誉宗誉公,讳弘,茂岫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五世孙。周显王庚申(公元前361)十月望日生。从陇西郡。原配夏氏,次配魏氏。生子二科屏、科呈。祝系96世、匡系第36世:科屏科屏公,讳庶,号愉山,宗誉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六世孙。周显王庚辰(公元前341)生。周赧王壬子年仕泰皋都守,历官御史中丞。原配曹氏,次配魏氏。生子四廷荣、廷华、廷升、廷高。祝系97世、匡系第37世:廷荣廷荣公,讳裒,科屏长子。建国始祖三十七世孙。慎靓王壬寅(公元前319)生。秦始皇癸亥仕四川成都太守,转拜御史中丞。原配徐氏,次配狄氏。生子三复任、复仁、复位。祝系98世、匡系第38世: 復任復任公,讳嗣薇,廷荣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八世孙。周赧王辛酉(公元前300)生。仕秦为江南徐州太守,秦二世胡亥间为参军,升光禄大夫,拜进爵舍人。解组归田,仍居湖广长沙。殁,葬长沙天心角守陇公墓侧。原配宋氏,次配李氏,三配陈氏。生子三维翰、维怀、维垣。祝系99世、匡系第39世: 维翰维翰公,讳明文,字维汉,复任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九世孙。周赧王己卯(公元前282)生。从陇西郡。秦二世时,职掌九卿,因号曰“九卿公”。配王氏生天朝、天富、天贵、天爵、天禄。祝系100世、匡系第40世: 天朝天朝公,维翰公长子。仕秦,为长沙郡太守。马氏,生君用、君同、君章三子。天富、天贵、天爵、天禄兄弟四人共辅父兄事政。祝系101世、匡系第41世: 君用君用公,讳均,字天朝,号道和,维翰长子,为建国始祖四十世孙。周赧王丙申(公元前265)生。文艺超群,道德全备,忠君爱国。秦始皇末,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令,督运官铁使,由洞庭城陵经过,被矶石覆舟,溺死洞庭。其女孝烈偕弟珍寻父不获,号泣投水死。其孝义感动天神。三日溯洄至南津港,抱父尸浮出水面,颜色如生。乡人感其孝义,将尸同葬南津港,并立碑表彰。迨宋理宗间,长沙司院为表其义感云天功绩,上奏朝廷。追封其女为孝烈灵妃,至今呼日“灵妃娘娘”;并封其弟珍为孝感侯。事载湖南长沙志。并在潭州立庙塑像祀之.即今长沙善化县小西门外河街,庙配祀麻痘娘、送子娘三尊合座。公原配郭氏,次配黄氏,三配路氏。郭氏生子珠;黄氏生子珍,女珏。君章袭兄职继任武陵县令,更名君赞,后仕罗县(今湖南汨罗市)县令。四、豫章罗氏珠公世系(33)珠系1世:罗珠 珠公,字怀汉,乃秦朝时期武陵令君用公之子也。公生于秦始皇丙辰二年(公元前245年)四月十四日寅时,幼而岐嶷,长而好学,敦品行,通经术,汉朝高帝时(公元前206-195年),为治粟内史,即大农令职也。出守江西九江,佐灌侯婴筑城有功,因家豫章。殁于汉景帝丙戌二年(公元前155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葬于江西新建县太平乡西山大岭山巅飞天龙公形,未山丑向。明堂左水到右,四季长流不息。数年来高冢隆然,丰碑屹立,诚可敬也。墓碑为东汉永兴二年甲午年(公元154年) 正月十五日, 八世孙太尉叶公,字立成,立碑。娶张氏,封许国夫人;傅氏,封萱国夫人。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正、抵德、成通。
罗,出自妘姓,相传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 祝融,名黎。黎即黔,黎民也就是黔民。黔为今之贵州简称。祝融为帝喾时的火官,负责掌管民事。后人尊祝融为火神,因其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熊姓及妘姓是罗子国姓氏的主要来源,如今中国有1000多万罗氏,主要来源于罗子国遗民的后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改姓,还有不同时期兄弟姓氏及带“罗”字复姓改罗氏。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为图腾的芈(音:米)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是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据有关专家考证:“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鸟类,而称罗族”。 其中罗氏早期来源之一的“大罗氏”最早见史载,其主要活动区域: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的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地带。直至近代,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罗氏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即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而罗氏部落是楚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属楚文化的一部分。商朝初期,楚氏和罗氏部落逐渐发展。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部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氏先民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楚水叶,部落改称荆楚;罗氏先民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罗水。罗水,在正宁县南,西南流入宁州界。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和水都以罗为名,罗川之上还有叫罗川务的地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十巫中有巫罗,当系罗部落的首领,又是巫师,与巫彭相近,巫彭亦在西方,今彭水(甘肃庆阳县南古彭阳县)一带。商朝末,荆楚及以狩猎为主、英勇善战的罗氏先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部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到了周武王灭商时,有罗氏子孙在宜城被封子爵(今湖北省宜城县),“罗子国”正式成为周的属国。“罗子国”的“子”,即为“子爵”。罗子国在宜城西的罗川城(罗子国遗址在今之湖北襄樊市南漳县内)。宜城之“罗子国”是正式见载史册及罗氏族谱的罗氏故国。公元前699年,罗子国曾有过“弱罗胜强楚”的战例,《左传》予以记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吞并罗国,于原地另置鄢国。但在罗国亡后,罗氏子孙便由熊姓改为罗姓。国亡,以国名为姓,这些都是周、秦时期,亡国、失邑之君主、大夫的子孙,所惯行的通例。长期以来,罗氏后裔有强烈的“复国情结”,《罗氏族谱》中有不少复国的描述。最早见著典籍的、唯一的罗子国大臣是伯嘉,湖南有的罗氏支系至今奉伯嘉为始祖。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卫国罗御与孔子学生子路参与宫廷斗争的记载。罗御亦是罗子国并入楚国后,第一位见著史册的、以国为氏的罗姓人。楚武王灭亡了罗子国之后,为了在北进时,防止可能遭到罗中遗民的干扰,于是便把罗的遗民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其目的与役使罗人修筑丹阳城有密切联系,罗国这时已成为楚的附庸国。罗氏的一个分支后又再向东走出山林,迁至汉水之滨的宜城县西二十里的罗川城,这时砰原沃野,是罗人发展农业的优越环境。此处为现今湖北宜城县的罗川城。罗人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山与罗田,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麇集的优良的地方,所以也成了罗人田猎鸟兽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到了楚文王时,罗氏一支由丹阳迁都于郢,因罗氏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楚文王又将罗氏遗民迁到今日湖南汨罗江流域。周朝末年在长沙郡形成了不少以“罗”命名的县。罗子国城遗址尚留有城垣和护城河遗迹。1957年出土的“罗县城遗址”,当地以“罗子国城遗址”定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罗国故址在汨罗江南岸,今汨罗县西北八里的屈原农场蚕桑场。由于罗人的关系,把一条无名溪江改为罗水,罗水流入湘江处叫罗渊,因位于罗水与罗国故地,才叫罗县。在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湖南湘阴罗县以北是麋氏族的活动范围,在周朝末年,罗、麋等附庸楚而聚居的姓氏县,都统辖于黔中郡。有趣的是罗子国并入楚国后,失国、得姓之臣民及其后裔,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全国各地留下许多以“罗”命名的山、水、村庄。以“罗”为姓氏,还有一种说法,“罗”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罗氏。“罗氏”是两周时期的一种官职,专职掌管天下鸟、禽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在典籍《周礼·夏官·罗氏》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在诸侯国中,亦设置有罗氏之官职。春秋时期“好鹤亡国”的卫懿公姬赤特别喜欢仙鹤,他在宫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山西长垣鹤寨)等处均大养仙鹤,就由罗氏照料。卫懿公还给他饲养的仙鹤冠有官位品级俸禄:上等竟食大夫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时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其时,专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饲养员就是罗氏。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方翟狄族人趁卫懿公荒淫奢侈、国人多怨的机会,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进攻卫国,攻击到荥泽时(今河南郑州广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黄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带地区),卫懿公慌忙发兵抵抗,征召将帅时手下大夫们都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征兵),国人们也都说:“叫鹤去抵抗敌人吧,它们高官厚禄,我们那里比得上它们能打仗呢!”卫懿公无奈,只得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后来宋恒公子御说连夜出兵,才将狄族人的进攻阻止住,并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在曹邑(今河南滑县)另立姬申为新卫国君主,是为卫戴公。在为卫懿公饲养和照料仙鹤的罗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都称罗氏,世代相传至今。 秦汉时,颛顼末裔,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罗二姓,一直到宋、明代,豫章罗氏都是大姓。湖南潇水支流有一条罗水,当系一支罗人南迁于此而得名。壮族语称田为罗,即山间田之意,说明罗人有一部分南迁至两广与骆越相融合,因而保留了很多以罗为名的地方罗子国遗民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平江湘阴汩罗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支又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与罗子国后裔有关,《罗氏族谱》中留有汉代“罗霄”的名讳。再后来,有一支罗氏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形成罗甸国和罗番。元时设罗博县,后改为罗甸县。贵州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省城,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侗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土家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罗氏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二百三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77%左右。因为罗姓还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因此彝族、土家族、苗族、瑶族、布衣族、仡佬族、侗族、东乡族、拉祜族、京族、哈尼族、白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羌族、布朗族、俄罗斯族、仫佬族、佤族、蒙古族、满族、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及台湾高山族中,均有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 在贵州少数民族中,罗姓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罗氏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大姓。罗姓布依族人是出自春秋时期古罗子国后裔,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罗子国被楚武王熊赀强行迁到今湖南汨罗地区,国人便以原国名为姓氏,称罗氏。罗氏在汨罗地区那里定居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达了江西地区。后来,这支罗子国族人又从江西辗转迁徙到广西地区,成为今天的布依族。唐朝时期,西原蛮首领就姓罗,当时的西原地区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 彝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也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彝族罗氏,据文献《贵州府志》记载:贵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济火,本姓罗氏”。据今贵州彝族当地人说,其先为烈显族源的苏纳、义陇家支,后世子孙由于分迁五个不同的地区,而有了五个姓氏,其中有一支迁到大方城东瓜林而冠汉姓为罗氏。另外,又有彝族俄母氏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为罗氏。土家族则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楚武王熊通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灭罗国时,有一部分罗国人不愿臣服于楚国,便和卢国、庸国之遗民一起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阆中地区,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板楣蛮为古代巴人的一支,因曾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得名。东晋著名学者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汉高祖“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在史籍《后汉书》中,也记载了板楯蛮因为汉高祖刘邦建国立有汗马功劳,而被免去租赋之事。土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土族罗氏,源出古鲜卑吐谷浑部罗古尔氏,后逐渐成为土族,以地名称罗古尔·孔(种油菜籽的人)。罗古尔出产油菜籽,后来就成为“油菜地”的称谓。 出自明朝时期西南地区的苗族,属于汉族融入苗族化为氏。清雍正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记载:“苗子有九种,黔省最多,正滇则宣威,镇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罗、陈、蔡四姓”;清乾隆时期撰著的《贵州通志》说:“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升平越防御千户所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及清平,所属有谢、马、何、罗、卢、雷等姓”。这在清朝学者李宗防的《黔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清朝学者刘人熙在《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中记录泸溪县的苗瑶族情况时说:“士人蟠林菁者,为吴、龙、廖、石、麻五大强族,外有彭、罗二姓亦强”;民国时期的学者刘锡藩在《岭表纪蛮》中,根据滇、黔省志记载,称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杨、韦、陈、罗、田”等十六姓为最多;当代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记载,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罗氏在内的二十一个大姓人数最多。显然,原本是汉族的罗氏族人在历史上融入了苗族,后成为苗族大姓罗氏一族。 瑶族,出自广西西部背篓瑶,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居住在广西西部一带的背篓瑶族人,认为密洛陀是他们的始祖女神。在他们中流传着这样的《创世歌》(《勒俄特依》):“密洛陀让他们走,密洛陀叫他们结婚。兰和罗成双,韦和蒙结对……”这就是背篓瑶兰、罗、韦、蒙四大姓的起源。据说,瑶族罗氏的始祖叫罗得元。在瑶族蒙姓中还有大蒙、小蒙的区别,据说大蒙的始祖生了七个儿子,分别姓蒙、兰、韦、罗、潘、袁、卢七姓,是瑶族罗氏的另一个来源。另外,瑶族勒的楼氏,汉姓也为罗氏。宋朝时期郴州有一位著名的黑风峒瑶首领罗世传,于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农历2月在桂阳黑风峒起兵反抗官府,不久即投降,宋朝廷授以承节郎。后罗世传再次起义,率领起义军经常于边境一带活动,还杀死了宋军的大将飞虎统制边宁,江西、湖南等地的官府闻讯皆惊恐不安。不久罗世传再次被朝廷招安。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农历2月,罗世传与兄罗世禄再次起事,到农历9月为部下所杀。如今,瑶族罗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巴马、东兰、田东、都安、南丹县大瑶寨等地区。 京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京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四百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今京族共有包括罗氏在内的三十一个姓氏,罗氏京族居住在漓尾。拉祜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拉祜族人到清嘉庆年间开始出现姓氏,但当时只有李、石、张三姓。后采,由于拉祜族与汉族和临近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他们的姓也增加了,如今拉祜族中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个姓氏。哈尼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明朝初期,云南临安知府赐给滇南土官李、赵、陈、钱等汉姓,是哈尼族使用汉姓的开始,后来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一些哈尼族人也开始使用汉姓了。如今哈尼族中使用的汉姓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种姓氏。 白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明、清两朝时期,云南兰州(今云南兰坪)白族土知州、土舍官在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今白族中有许多罗氏族人。罗古尔人以擅长种油菜而闻名于远近,故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取罗古尔氏第一个字罗为自己的汉姓,世代相传至今。黎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琼州属县生黎峒首罗显、许志广、陈宗等三十三人来朝”,说明在明朝时黎族中便有了罗氏。如今罗氏黎族人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的乐东县。罗姓不仅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很多,而且还融入了西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 有一种说法,“罗”姓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鲜卑族拓跋部落灭北凉建立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叱罗氏改姓罗,在史籍《魏书》、《广韵》、《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献中均有相同的记载,“叱罗氏后改为罗氏”。据史籍《文苑英华》记载:夫人讳某,恒州代郡太平县人。祖某,父协,周大将军,南阳郡公。按史籍《周书》中的记载:叱罗·协在唐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被赐爵南阳郡公,那位长孙夫人罗氏,就是叱罗·协之女,代郡罗氏就是复姓叱罗氏所改。 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罗可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都记载有唐朝时“斛瑟罗氏,改为罗氏”的记载。在斛瑟罗的后裔子孙中,后逐渐汉化者,取先祖名字为罗氏,这就是西域罗氏的由来。在中国东北,更有一种说法,“罗”姓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或汉化为氏。在隋朝、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中,均有帝王对有功或归附的臣子赐以罗氏,其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罗姓,也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稗类钞》中记载:满族波罗军氏,亦称博尔津氏,满语为Borj1n Hala,汉义“波浪”,满族姓氏,世居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所冠汉姓待考。满族博和罗氏,满语为Boholo Hala,世居萨哈禄(今黑龙江沿岸),所冠汉姓罗氏。满族郭尔罗氏,亦称郭啰啰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以地为氏,满语为Gorolo Hala,汉义“钩、躬身、放纵”,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所冠汉姓为罗氏、郭氏、高氏、国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满族鄂木绰氏,满语为Emuco Hala,亦称鄂穆绰氏,瓦尔喀女真,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佛讷赫村(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罗氏、鄂氏。满族罗察氏,源出清康熙年间俄罗斯战俘内附入满洲八旗者,讹为鄂温克姓氏,以族为氏,满语为Loca Hala,定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满族罗佳氏,满语为L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 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西克屯(今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西克林,为萨满聚居的地方)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后多冠汉姓为罗氏。满族罗岳氏,满语为Loy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 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罗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等。满族觉罗禅氏,出自清朝宗室与人私生子的专称姓氏,不得入皇家玉牒,皆被赐姓为觉罗禅氏,满语为Giolocan Hala,以明确其族皆非正支,后有冠汉姓为罗氏者。 据考证, 历史上罗姓的分布与迁徙,在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后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一直到宋朝,罗姓在江西发展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随后罗姓从湖南和江西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罗姓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罗姓大约有34万人,排在全国第52位。江西为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3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四省,占罗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广西四省,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以赣皖湘、四川为中心的两个罗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罗姓大约有70万人,为明朝第24位姓氏。在宋元明600年间,罗姓在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00多万,为全国前2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罗姓在云贵、川渝大部、粤桂、湘赣大部、福建西端,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1.4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3%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63%的罗姓人群。罗姓在海南、台湾、闽浙大部、湘赣北部、川渝北端、安徽南部、河南东南角、陕宁南部、甘肃、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和北端、黑龙江西北角,分布比例在0.48%一1.4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6%,居住了大约23%的罗姓人群。值得一说的是,有一支罗人从滇东、滇南迁入湄公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后来并吞了暹国,便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的罗姓名人有罗姓始祖罗珠,称大农令,他是黄帝108世孙,寿91,葬南昌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山。还有隋唐故事中的隋唐好汉罗成,罗春与罗松都是罗成的兄弟。唐代罗姓名人则有战将罗士信、军事家罗通、文学家罗隐和诗人罗邺;宋代则有理学家罗从彦、画家罗存、政治家罗点;罗贯中则是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罗聘是清代著名画家,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罗允绍、罗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网络综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