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民族文化村寨掠影
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38_925258.jpg多彩生活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39_180717.jpg 服饰上读历史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40_729974.jpg 民歌飞扬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41_969530.jpg 欢快的苗族芦苼舞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42_317705.jpg 米酒敬嘉宾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44_994398.jpg 微笑似歌声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45_448334.jpg 青山铜鼓山夜郎遗址地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47_999362.jpg 音乐是生活的乐章
普安小打音乐的魅力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50_984325.jpg 迎宾曲http://www.gog.cn/pic/0/14/06/59/14065951_680237.jpg 多声部合唱 核心提示 普安寓“普天之下、平平安安”之意,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国土面积1453平方公里,33万人,聚居着汉、布依、苗、回、彝等民族。周秦时期,属古夜郎疆域。汉元鼎六年,属牂牁郡所辖之漏江县。唐时,称盘水县。宋复称漏江县。元封于矢部。明置普安卫。清置普安县。专家称,普安县还是古夜郎国遗迹。 大山深处的“多声部” 普安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浓郁。 居住在普安龙吟镇高阳村箐门口、石古村新寨和黄猫坪的苗族同胞大多不识汉字,但男女老少都懂得苗文,能识苗族文字谱、简谱,有的还识五线谱;他们远离现代都市,从未进过音乐教室,却能娴熟地演唱贝多芬的《欢乐颂》、福斯特的《故乡的亲人》等高难度名曲;他们用歌声感谢造物,用歌声愉悦身心,用歌声表达爱情,用歌声驱赶苦难;他们把苗家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礼仪化为歌声,存于心,动于情,传于世。因此,这三个苗寨被外界誉为“北盘江畔的音乐村”。 箐门口、新寨、黄猫坪坐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腰,而山脚就是那常年咆哮奔腾的北盘江。三个村寨约300多户800多人,上世纪60年代从水城、威宁、赫章等地迁徙而来,是龙吟镇较为集中的苗胞村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极为淳朴,颇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将服饰与音韵之美融为一体:男声部,上身穿麻织土布对襟褂,双腿绑缠布条,脚穿水麻毛草鞋;女声部,上身穿蜡染刺绣衣,下穿百褶裙,脚蹬土布鞋,数千年的迁徙史尽显在服饰纹理间。 龙吟苗胞的多声部唱法既高昂雄浑,又清澈亮丽,极具视觉和听觉冲击力,那发自肺腑的歌声,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感恩和祝福。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兆荣教授到普安考察期间,对当地苗胞的多声部合唱给予很高评价:“这支队伍完全可以参加世界级合唱大赛,并可能获奖。”贵州省旅游局原局长杨胜明到普安后非常感慨,用手机拍下合唱团的照片,以微信的形式发给她在世界各地的朋友。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张晓松表示要将箐门口、新寨、黄猫坪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学院的实习基地,从而带动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乌克兰姑娘卡佳博士选择在这里做田野调查,在博士论文里注入大量的普安苗族文化元素。 山歌与芦笙交织的欢乐 男:“郎在郎家不唱歌,来到妹乡才现学;心想和你唱两首,不知歌声合不合。” 女:“不会唱歌你莫来,不会划船你莫开;妹是杭州漂白布,剪刀不好你莫裁……” 如此生动传神的情歌对唱,是普安县喇叭苗青年男女以歌为媒以歌传情的真实场景。喇叭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源自古代湘西南的苗民,今天普安县丫口、龙吟、茅坪、石古等地的喇叭苗,就是这个直系的后裔。明洪武初年,云南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不肯归附明朝,朱元璋调兵30万驻征云南,队伍中就有湘西南的苗民。云南平定后,为开疆拓土、固守云贵,大明军队就地屯垦,从此留在了普安的土地上。喇叭苗的语言,略带湘南口音,服饰为“喇叭”样式。 喇叭苗山歌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以乡野为舞台,演唱形式为自由对唱和个人独唱,即兴抒发,现场编唱。演唱内容以青年人恋爱交友、反对包办婚姻、提倡男女平等、追求幸福生活为主。每首四句,每句七字。 在普安县北部的龙吟镇土坎子和白沙乡莲花山等地,居住着一群明末清初迁来的苗族。这支苗族成年妇女头上都插着一把木梳子,因而得名“歪梳苗”。据《普安县志》记载:歪梳苗是“三苗”的后裔,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迁徙中,歪梳苗同胞创造了独具个性的文化,苗族芦笙棒舞就是其中的代表。 苗族芦笙棒舞苗语称“惹捱德亘”,是歪梳苗世代相传的丧葬习俗舞蹈,由十余人或数十人分别吹着芦笙,挥舞木棒,在鼓点和芦笙音乐的伴奏下,激情舞动。在丧葬习俗中,芦笙棒舞严格按照“绞谷(吹芦笙)”、“索亘(狩猎)”、“高桩德亘(跳芦笙舞)”、“嘞干赤(上路)”等4个程序进行表演。舞蹈动作难度较大,粗犷热烈,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过门坎”、“猴子上树”、“叠罗汉”、“牛打架”、“斗鸡”等技巧极强的动作,步法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上世纪50年代后,芦笙棒舞逐渐被苗族同胞运用于喜庆丰收、逢年过节等节日庆典场合,后被挖掘搬上舞台,参加省、州、县组织的各种文艺调演,深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千年古韵隐藏生活密码 普安小打音乐,布依语中称为“斗弹达吟”,属布依族丝竹音乐器乐演奏形式,流传于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及窝沿乡尖岩、中寨等地。由布依族特有的月琴、竹箫、牛角琴、木叶、响碗等乐器组合而成,协同演奏时,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清幽、典雅、温婉,似林间清泉流淌,如晨曦炊烟袅袅,宛如天籁之音,恰似千年古韵。 小打音乐的乐器制作,选材极其考究,工艺非常特殊。制作材料均选自当地的动物、植物材质,如牛角、马尾、兽皮、竹木等,当地老艺人们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让小打音乐得以世代相传。 “斗弹达吟”演奏的内容,均来自布依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如婚嫁、建房、祝寿等。曲调兼有中原丝竹礼仪音乐和布依族音乐的特点,乐曲大多是徵调式和商调式,也有羽调式和宫调式。演奏手法有“翻”、“龙摆尾”、“龙打滚”、“金蝉脱壳”、“遍地播种”、“移情”等手法。目前流传于普安布依族地区的小打音乐曲调共20多种,300多曲,其中主要有《峰顶歌》、《木叶戏调》、《喜迎春》、《迎客调》、《送客调》、《一枝梅》、《一更里》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