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疫情下的新生代主播故事很励志,也充满逆袭。 譬如孙来春,一个上海化妆品品牌的创始人,说自己是“50岁的老男人”了,被疫情逼出人生第一场直播。2月14日那天,他在背景板、柔光灯和滤镜掩护下“豁了出去”。那场直播,6万人观看,带动近40万元销售。 孙来春的品牌在全国共设有337家直营店。受疫情影响,其中157家门店歇业。孙来春“每天睁眼就是100万元的支出,一个月要亏损3000万元。”为了“活下去”,他鼓励线下门店导购员上淘宝做直播。2月1日,他以“马甲”身份潜入直播间,当班主播是一名毫无线上导购经验的线下门店导购,那位女士坚持对着镜头自言自语,观看人数只有2。孙来春记得,当看到观看人数从1变为2时,女士立即振作精神、调整了坐姿。那一刻,孙来春眼眶湿润了,并决定亲自作战。而今,他与导购员们扑到直播一线,业务正迎来反弹。 这些半路出家、资历尚浅的主播们绝地反击的故事令人感慨。不同于年轻鲜活的“头部主播”,自称“十八线主播”的他们多已人到中年,没有网红脸,并非互联网原住民,更不擅长讲段子,对于直播中的规则、诀窍可谓由零起步。他们临时而仓促地切换战场,勇气可嘉。 但真的入局后,他们眼前倒也豁然开朗起来,无论观看数、加粉量还是带货值,成绩均可圈可点。为什么他们也能吃香?王宗楠研究过,成功主播往往集颜值、思想、知识于一身,但即便颜值不够,也可以用专业来凑。“你看那些老中医,不需要比李佳琦帅,还不照样天天排队?在专业性上,实体商业导购员无疑更具优势。”而来自消费者的看法是,“十八线主播”带来的直播,是人、货、场合一的互动,这往往令刚需用户更有安全感。 由是可观,“十八线主播”的集体崛起,或使“头部主播”的地位受到挑战。他们或带来主播行业、直播平台的洗牌,也因耳目一新、不走寻常路的表现,给消费者们呈现出更多元的购物体验。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