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10月贵州进入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时期。7月13日,贵州省卫生健康部门发布提示: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因此,毒蘑菇中毒防控最好的措施就是不要随意采食和买卖野生蘑菇! 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野生毒蘑菇有400多种。由于毒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部分毒蘑菇与食用蘑菇极其相似,菌类专家都很难肉眼辨认,老百姓更是很难根据其形态来鉴别是否有毒,因此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因误采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发生。 鹅膏属的一些种类是最常见的剧毒蘑菇,他们的基本鉴别要点:长有“菌盖、菌环、菌托”。但其他很多毒蘑菇不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尤其不要采食“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靴(有菌托)”的野生蘑菇! 鹅膏菌的形态特征图 毒蘑菇中毒主要分为七种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敏性皮炎型。 在贵州引起中毒死亡的常见毒蘑菇类型 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一般进食后6小时至30小时发病,极少数在6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并有神经系统症状、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品种类型为鹅膏属的一些剧毒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的一些类型。 淡红鹅膏和假淡红鹅膏剧毒!致死率极高。含有鹅膏毒素,造成急性肝损伤,常出现假愈期。 淡红鹅膏(剧毒) 淡红鹅膏(剧毒) 假淡红鹅膏(剧毒) 假淡红鹅膏(剧毒) 灰花纹鹅膏和拟灰花纹鹅膏剧毒!致死率极高。含有鹅膏毒素,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常出现假愈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导致死亡的种类。 该菌与老百姓俗称的草鸡枞、茅草菌、芝麻菌、伞把菇等蘑菇外观非常相似,从外观形态上很难辨识。一旦将这些蘑菇混采食用,就会引起严重的毒蘑菇中毒事件。 灰花纹鹅膏(剧毒) 灰花纹鹅膏(剧毒) 拟灰花纹鹅膏(剧毒) 黄盖鹅膏剧毒!致死率极高。 黄盖鹅膏(剧毒) 裂皮鹅膏剧毒!致死率极高。 裂皮鹅膏(剧毒) 肉褐鳞环柄菇 剧毒!致死率极高。 肉褐鳞环柄菇(剧毒) 条盖盔孢菌 剧毒!致死率极高。 条盖盔孢菌(剧毒) 急性肾衰竭型蘑菇中毒:一般在进食6~24小时发病。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中毒性肾损伤,少数可伴有肝损害,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肝转氨酶升高等,严重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欧式鹅膏(剧毒) 假褐云斑鹅膏(剧毒) 横纹肌溶解型蘑菇中毒:主要是由亚稀褶红菇引起。一般在进食毒蘑菇15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全身无力明显、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伴全身疼痛、血尿或酱油色尿、肌肉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亚稀褶红菇剧毒!致死率极高。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老百姓都认为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他们区分开来。 亚稀褶红菇(剧毒) 亚稀褶红菇(剧毒) 稀褶红菇(可食用) 错误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毒蘑菇的民间鉴定方法一般都不靠谱!不能仅凭经验或传统的错误方法去辨别蘑菇的毒性。以下是错误的毒蘑菇识别方法,毫无科学依据。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错!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也有毒,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就为剧毒蘑菇;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却很美味可食。 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有毒?错! 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种类也生长在松树中。 蘑菇与银器、生姜、大蒜、生葱等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无毒?错! 因为蘑菇毒素与银器、生姜、大蒜等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产生颜色变化。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错! 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错! 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食用野生蘑菇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八个注意事项 食用野生蘑菇的三个基本原则: 没有吃过的不要吃; 不认识的不要吃; 没有把握的不要吃。 食用野生蘑菇的八个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采摘、买卖、进食自己不熟悉的菌类。 不吃过小的野生蘑菇,因为过于幼小特征不明显,无法识别。 不采食“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蘑菇,因为很可能它是致命的鹅膏。 炒熟煮透后再吃,不要用急火快炒,应翻炒时间长点,使其更好地受热均匀,一些微毒的毒素会在高温作用下分解,最大程度上降低中毒几率,但是剧毒蘑菇烹饪不会使毒素分解。 每餐最好只食用一种野生菌,避免杂菌中毒的可能。 不要吃太多。有些野生蘑菇一次吃太多,即便不中毒也会出现全身无力、头昏等轻度不适等现象。 食菌不喝酒,喝酒不吃菌。食菌不宜喝酒,饮酒能促进或加速毒素吸收,加重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不给小孩老人吃野生蘑菇。老人和小孩抗毒能力弱,发病致死率较高。 野生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催吐或导泻: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汤勺等)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程度。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 立即就医: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中毒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保留毒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最好将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携带进食的剩余蘑菇样品,以便专业人员鉴定蘑菇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记者:李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