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求圣道 行千里路得民情 因这首楹联 我们去寻访一位深沉的人 书本为他一生所爱 思考是他终身所行 1835年,一位42岁的哲人 在扬州新仓巷37号 叠石栽花、筑池养鱼 并将此居所命名为“絜园” 岁月沧桑 如今的絜园已不复昔日光景 斑驳的灰墙似乎还在诉说着 一百七八十年前的故事 那时,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刊刻问世,风行人间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声划破长空的呐喊 让世人记住了它的名字——《海国图志》 这本书的作者 就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魏源言论不下十次 这位被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点赞的古代人物 究竟留下了怎样的思想成就? 公元1794年,魏源出生于湖南邵阳 饮辰河之水长大 在金潭老人们的口传中,魏源迷恋读书 九岁应童子试时 县令随口出一联:杯中含太极 魏源应声曰:腹内孕乾坤 乾坤者,家国也 魏源心忧天下,20岁时,便从家乡启程 赴京求学,去实现一个振兴家国的梦想 苦读经年,魏源却未能在科举中顺利折桂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 魏源举家迁居江苏,并定居于此 在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 两江总督陶澍做幕宾佐政期间 魏源通经致用 参与到漕粮海运改革、盐政改革中 在南京与扬州两地生活期间 正是魏源的思想成就大放异彩之时 他不辍笔墨,完成了许多皇皇巨著 其中一本名叫《默觚》的哲学著作 不乏见地高远的哲思之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 引用了《默觚》中的言论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引用魏源言论 是在2013年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 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 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引用魏源的话语 旨在阐述知人善任的道理 魏源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社会各层面进行革新 《默觚》中不乏重视人才 团结协作、改革弊政等思想 这其中还有一些哲言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 如“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已被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引用 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 用这句哲言阐明了 “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 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论断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最新资讯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