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毫 图由受访者提供 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回乡祭扫,以此缅怀逝去的祖先。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祭拜英烈先贤,用自己的方式铭记贵州历史。 今年清明节,来自贵阳、遵义、黔南、黔东南等地的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一行27人,不远千里前往湖南,与衡阳市义工协会志愿者一道,冒着蒙蒙细雨,抵达湖南省衡阳南岳忠烈祠,用手中的黄菊敬献逝去的英烈们,祭奠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在听了当地文史研究者对当时先烈们抗战事迹的介绍后,大家更是深感震撼。 志愿者之一、省文史研究专家梁茂林向记者介绍,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方,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这里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一共供奉着中华300多万抗日英雄。而其中,就有不少是贵州子弟兵的英魂。 活动当日,志愿者们还参拜了罗启疆将军墓和陆军140师(黔军)阵亡纪念牌。梁茂林告诉记者,罗啟疆为贵州省松桃县人,是国民党第八十二师师长,1940年在长沙会战中病逝于阵地,年仅37岁。陆军140师(黔军)阵亡纪念牌,则是贵州草鞋兵国民革命军第140师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下埋葬了900多位为国捐躯的贵州子弟。 期间,志愿者们还前往武汉会战的最后一仗——曾发生在黄石市西塞山之战的战场悼念。当时,同为松桃县人的曾元三将军与所在的部队——国民革命军82师将士与日军作殊死战斗,死死拖住日军进攻速度,为武汉大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惨烈的战斗中,曾将军负伤,大批贵州籍子弟兵也在这场战役中不幸遇难。部队撤退后,当地人民冒着危险掩埋了阵亡将士的遗体。因为不知道烈士们的名字,只能在每个碑上刻下了遗骸数字。2014年,黄石市某民营企业出资为烈士们修缮了墓地,并修建了杨武山抗日将士纪念碑。而现在所发现的,仅是一小部分阵亡将士的遗骸。 志愿者中,曾达敏就是当时抗日英雄曾元三将军的后人。在致这家企业的感谢词中,他激动地写道:“感谢您们为七十多年前在黄石为国捐躯的贵州子弟,也是我们的叔叔伯伯修建的纪念碑,感谢七十多年以来黄石的父老乡亲对这些烈士遗骨的照料和祭奠……” “大家通过参加活动,深刻认识到黔籍军人在抗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史实。因为这些史实过去鲜为人知,现在了解后都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弄清史实,铭记历史,铭记这些为夺取抗战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梁茂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