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幽灵,一个湖湘文化的幽灵,在中国上空徘徊,不断催生出湖南历史文韬武略的辉煌。可是,在商品经济时代,她却变得有些明珠暗投般的落寞。
1——魏文彬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人吗? “面对新的省委省政府班子,湖南人应该明白些什么?” 伍继延那浑厚而具穿透力的男中音劈头一句这样的反问,让笔者一时楞了神。 “我回来了。” 伍继延只用自己的行踪给出答案:“1993年,我在长沙做了个房地产项目,1995年去美国的时候,就全部撤出来。没法做下去了。”湖南当年的经济发展环境曾让他伤透了脑筋。 这些年他又辗转去了很多地方。 2003年5月,“重庆湖南商会”在近百名老乡的掌声中诞生,作为会长的伍继延成为湖南在外地组建省级商会的先行者。 2006年4月20日,伍继延作为召集人,又是第一个在重庆成功发起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湖南商会联谊座谈会”的湖南人。会上达成共识,成立了“湖南商会协作联谊网”。 2007年1月,“全国湖南异地商会首届会长年会”在长沙成功召开,标志着湖湘子弟第一次以“湘商”新形象集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伍继延是本次大会的首倡者。 这位刚刚年过“不惑”,对“湖南商会”情有独钟的商人,最近一个头衔是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可是,说到这些“吃螃蟹”的经历,伍继延脸上表现的不是自豪而是悲壮。湖南和湖南人在商业领域的整体舒缓与迟钝,着实给了他太多的无奈和思索。 在伍继延看来,湖南人已经长期习惯了笼罩在“伟大”的光环中,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读书、参军、从政,也历来是湖湘子弟孜孜以求,改变人生,实现价值的铁板神律;而把“粪土当年万户侯”奉为慷慨人生、激扬情怀的崇高信条。殊不知,眼前这个世界,恰恰悄然设置了一个低智商的游戏,似乎不经意间,倒让一些毫无选择的人捡了大大的便宜。于是,给钻进书眼里和钻进官眼里的人们,制造了别有一番滋味的心理迷惘与失衡。 不过,伍继延很乐观。这当然不是因为自己的洒脱,而是为一代即将崛起的湘商。 眼下,面对满世界都在叫喊的电视湘军、文化湘军、出版湘军,他有些激愤地说:“这不都是湘商吗?” 在伍继延眼里这些“湘军”就是“湘商”的别称。 “魏文彬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湘商领头人吗? 一个地方电视台,在夹缝中求生存,年广告收入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光“超级女声”就赚了一个亿,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商业奇迹。 “欧阳常林更厉害,创办经济电视台的时候,就是把它当作商业行为来运行的。” 这样的商界巨擘,我们怎么还不能称他为电视湘商呢? 伍继延谈起了湖南电视台投资拍摄、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当年杨昌济先生‘欲栽大木拄长天’,收获了一大批经世救国的‘栋梁’”。伍继延没有明说自己投资湘商文化公司的“昌济”情怀,而事实上他正在大胆宣示着,要让以湖湘文化为底蕴的湘商旗帜高扬于世界的雄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风云今日,天下湘商星火燎原,敢为人先、经营天下,定当争取湖湘文化的第三次荣光!” 这是预言,更是信念。 他期待着天下湘商中涌现出一批像当年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刘少奇一样伟大的风云人物。 2——经世致用是湘商成长的理论支撑
伍继延这位当年弃理从文的少年才俊,历经商海的冲刷,今天对湖湘文化的内核将有一番怎样的感悟呢? “简单来讲湖湘文化本身就是由若干种文化融汇而成,它的真正的核心是经世致用”。伍继延侃侃而谈。 无论是发出《天问》的屈原,还是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理学宗师周敦颐,都在探究世界的本源,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超越意识,成就了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岳麓书院的兴起,标志着一个重农的文明,开启了一代代强盛的学风,使素有“蛮夷”之称的湖南多了一重“会读书”的美誉。 当历史翻到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一个叫曾国藩、一个叫左宗棠的两个湖南人,领导“湘军集团”横空出世。紧随其后才半个世纪,中国封建王朝覆灭。其间,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发动的所有起义,几乎都是湖南人黄兴在充当前敌总指挥。 毛泽东,刘少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湖湘子弟,祭起马列大旗,出生入死、南北转战,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政权。 安稳的日子里,湖南人是一把农耕的好手。 闲暇的间隙中,湖南人是一群读书的骄子。 战乱的困局下,湖南人是一批治世的能臣。 危亡的国难前,湖南人是一根顶天的梁柱。 “这,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湖南人经世致用的历史。”伍继延笑声朗朗,“再看看曾、左、毛、刘的著述,文韬武略到了如此了得的地步,你说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不能被湖南人‘搞掂’的吗?” 3——湖南人咋就不能称“湘商” ?
“湖南晚了20年!” 湖南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内陆,内陆的前沿”,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从商观念都远远落后于沿海省份。伍继延说的20年也许会被人质疑,甚至会拿邵东、涟源、攸县这些个案来证辩。 “湖南人真正下海经商,应该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 伍继延笑称,“邵东人就像温州人,他们本来没有岸可上”。他认为相当一部分官员、学者、机关工作人员的从商才具有代表性。 伍继延也谈到自己从商后这样一种心境:“从商以来,我透过钱眼看到了扭曲的人,而别人透过钱眼看到的也不是我,而是钱。当商人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我不清楚这究竟意味着进步还是堕落。” 湖南人的商业自信程度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一位在广东经商的湖南人这样抒发感慨:“湘商确实没有底气。改革开放30年黄金岁月里,不仅湖南本土经济发展平平,就是在外放手一搏的湖南商人,成大器者也寥若晨星。原因在湖湘文化中。湖南人义利不分,重义轻利,这是妨碍我们致富的最大‘硬伤’”。 这说明了什么呢? 真的是湖湘文化出了问题? 历史上的湖南人没有湘商,就像历史上也没有湘军一样。难道湘商就与湖南无缘? 伍继延不回避自己的弱点,更不隐讳思想锋芒:“正是大家一门心思跟着毛刘治国平天下去了,从而淡薄了对商道的摸索、追求。” 伍继延显然摈弃了外界(包括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湖南人)认为湖南历来商业氛围不浓,湖南人没有商业头脑等谬论,慷慨激昂道:“ 湘军之前,难道你能说湖南的军事氛围很强吗?那时有谁知道湖南人会打仗?重农的文明怎么会打仗呢?自古以来,打仗的事情不是农夫干的,只有游牧民族、海盗才干这种事情。” 历史是有惯性的。伍继延说:“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凝聚湖湘文化和湖南人心的新的方向”。 湖南人新的方向在哪里? “就在湘商的崛起!” 4——湘商,维系湖湘文化的兴衰存亡
谈到湖南人当下的尴尬,伍继延看在眼里,郁闷在心里:“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经济,是靠经济实力说话的。” 伍继延这位由为学,到从政,到经商,而且每次转折都合着时代节拍一起跳动的湖湘汉子,没有背负历史转嫁给这代人的某些羁绊,相反,却总是从经世致用出发,有着相当活跃的思维和敢为人先的品性。批评起当下滥用“湘军”的语境来,他可是没留一点余地。 “为什么硬要把一些经济现象用非经济的概念来图解呢?这样的拉郎配不是很滑稽搞怪吗?军是什么?商是什么?这完全是两个不能混合的概念嘛!现在都在讲和谐社会了,你湖南省动不动就是什么军呀军的,岂不是在全国人民面前唱反调,闹笑话吗?湖南人除了会说打仗就没别的了?” 这个学生时代的思辩高手,使用定义,也成了他的杀手锏:“军是靠杀戮,通过战争,用暴力、流血、掠夺的方式,征讨利益; 商是靠产业,通过市场,用和平、妥协、交易的方式,经营财富。” “所以我说,湘商发展,就是湖湘文化的振兴;湘商崛起,才有湖湘文化的辉煌!反之,就只有一条路——衰亡!” 5——湘商已在路上
“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其意义不亚于20年前邓小平提出商品经济。这实际上是中国继经济转型后的第二次转型,即社会转型。” 在商业上有着众多头衔的伍继延,还身兼湖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和清华大学重庆校友会副会长,这样的“组合”,使我们看到了他文人的知性和商人的敏锐。 “市场经济的浩荡大潮,已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权力意识不断提高,契约观念不断增强,民主诉求不断扩大。”因此,伍继延认准了,“商会的建设,就是民主诉求的具体实践。” 他坚持自己的主见:“中国的这一代商人,是最活跃、最有思想的群体。 活跃不用说了,那是市场本身决定的,他接触的是最活跃的社会环境,国内乃至国外最先进的事物,他们对自身利益关系关注更强烈,并更直接地感受到这个社会转型期中方方面面的利益。” “天下有大事,必有湖南人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我们会看到,必有一批优秀的湖南人站出来。” 伍继延把创办商会的理念做过这样归纳:“挣脱几千年封建主义独裁的精神枷锁”;“脱离近年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急功近利的低级趣味”;“超越‘一个湖南人是条龙、三个湖南人是条虫’的性格宿命”。他说,“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应该代表社会发展方向。要摈弃我国政治体制中那些固化的方式,谨慎行使公共权力。” 他在尝试着把商会的功能发挥到极至: ——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开展重阳敬老、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邓小平百年等系列活动。 ——沟通信息,互助合作。在内部沟通的同时,以商会面目出现参加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招商会,帮助会员找到若干商机。 ——社会救助,扶危济贫。比如,去年五月底,湖南省新邵县遭遇特大洪灾后,商会发动会员赈灾,为太芝庙乡中学捐款22180元等。 —— 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目前,重庆湖南商会跟当地的一个开发区合作建起了重庆湘商工业园,跟重庆商业银行协议成立了担保公司。 “重庆湖南商会当然只是湘商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缩影。”伍继延给记者介绍了目前全国各地商会的发展势头后这样说。 “一个现象是,2006 年我省引进的885亿元内资中,有来自全国各地商会引进的资金200亿元。” 伍继延这一番深刻的解读告诉人们:在中国,湘商的脚步已经响亮起来! 作者:刘湘杰 [来源:湘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