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罗城遗址:楚文化入湘最早的切入点之一

2021-1-10 01:4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1138 |来自: 华声在线

摘要: 华声在线1月9日讯(文/图记者 吴岱霞)9日罗子国遗址(罗城遗址)考古发掘及专家现场会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举行。根据考古发掘成果,来自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 ...

华声在线1月9日讯(文/图记者 吴岱霞)9日罗子国遗址(罗城遗址)考古发掘及专家现场会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举行。根据考古发掘成果,来自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的专家认为:罗城遗址是目前所知典型楚文化进入湖南最早的地点之一。

(罗城遗址。)

春秋时期罗国移民的安置地

罗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是湖南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主要由城址区及外围的聚落组成。城址区现大体可见长方形的城垣,东 西长约 620 米、南北宽约 320 米,面积约为 20 万平方米。城垣的东、北、西三面挖有壕沟,南面为李家河。在罗城城垣的外围,还分布有小洲罗、小洲熊、鸡公滩、马头曹等东周时期的遗址,从而构成了一处面积近百万平米的大型聚落。

(罗城遗址一角。)

罗子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盛伟介绍,2020 年,因罗子国城遗址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城遗址外的小洲罗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小洲罗位于罗城城址的北部,东、北两面临近汨罗江,南距罗城北城垣约 250 米。

(罗城遗址外小洲罗考古发掘工地。)

此次发掘共布 10 米×10 米的探方 30 个,实际发掘面积约 2500 平米。通过本次考古工作,发现了一批可能与制陶、制石等手 工业活动相关的取土坑、陶窑和建筑等遗迹以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灰 坑、水井等遗迹,并出土了一大批年代集中于春秋中晚期阶段的陶器、 石器等遗物。

(罗城遗址外小洲罗考古发掘工地。)

这些陶器与湖北江汉平原西部地区春秋时期的陶器几乎完全一样,而与湘江下游发现的以临湘大畈等遗址为代表的本地同时期文化遗存有较大差别,这说明此时罗城遗址的居民并非本地居民, 而可能是一批来自于江汉平原西部地区楚文化系统的移民。

楚文化大规模进入湖南的最早一处地点

据《汉 书·地理志》应劭注 和《水经注·湘水》等文献记载,楚文王时将罗子国自枝江迁徙到罗县一带。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在今汨罗城关的高泉山一带,曾发现过一批春秋时期较高等级的铜器墓。

这些发现表明文献记载的楚人迁罗事件可能并非空穴来风,罗城遗址可能就是楚国安置罗国遗民之地。

这是目前国内仅见的能够实证罗国史迹的唯一一处遗址。遗址出土的大量春秋中期甚至更早时期的遗存, 属于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批典型楚文化遗存,是楚文化大规模进入湖南的最早一处地点,可谓湖南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治理 体系的起点所在。

盛伟介绍,小洲罗出土日用陶器与湖北省襄宜平原地区春秋时期陶器基本相似,由此可将罗城遗址的年代上限明确推至春秋中期前后。

(小洲罗出土日用陶器与湖北省襄宜平原地区春秋时期陶器基本相似。)

小洲罗位于罗城遗址的北部边缘,临近汨罗江,从整体看并不会是遗址的中心区域,但其主要的遗存集中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陶器群的面貌亦相当接近于楚国核心区。由此看来,罗城遗址很可能是春秋时期楚文化入湘后建设的区域中心聚落,为研究春秋时期罗城遗址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罗城遗址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南方重镇

战国时期,楚人加大了对南方的开发力度。从包山楚简记载有罗县来看,楚国设置罗县的时间至少在公元前 316 年之前。

2015 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城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工作。通过对罗城东城墙断面的清理,判断罗城城墙修筑的时代应在春秋晚期之后。

此外,通过在城内布方发掘,发现其早期遗存也主要集中于战国时期。由此证明罗城城垣的修筑时代应不会早到春秋时期,而应为战国时期。由于遗址的主要文化面貌表现出典型楚文化的特征,其性质应当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境内的一座县城。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战国时期罗县城是在春秋时期罗国遗民聚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罗县是楚国南方的重镇,战国晚期更是成为楚国的战略大后方。根据在汨罗山、归州山 等地发掘的墓葬来看,战国晚期时罗县的人口出现井喷式地增长。

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就是在罗县度过的。在汨罗山墓地发现了许多至今保存高大封土的高等级墓葬,当地民间称为 “屈原十二疑冢”,经过我们勘探证实应是一批战国时期高等级的楚 国大墓。考虑到当时郢都已被秦人占领的情况,不能排除其中存在屈原墓的可能性。

秦汉以降地方城市发展的代表

盛伟介绍,罗城遗址在春秋时期因楚国移民初步形成遗址,战国时期楚国在此设县建城,此后罗城一直沿用至隋朝才废除。

在 2015 年度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员还在罗城城址的东南角发现了一 座建于六朝时期的小城,其由东西并列的两个方形城圈组成,其东墙 和南墙分别沿用了原战国城城墙,北墙、西墙则为六朝时期修筑。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汨罗山、归州山等地还发掘出一批秦汉至南朝时期的墓葬。

结合《水经注·湘 水》、《汉书·地理志》、《通典》等文献记载来看,均明确记载秦汉时期的罗县城在汨水以西。《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更指出:“罗县...... 秦置县。汉、晋皆属长沙郡,宋、齐因之,梁置罗州,陈罢为罗郡, 属南荆州,郡寻罢。隋初,属玉州,寻属岳州。大业中,属巴陵郡。 唐武德六年,废入湘阴县,亦谓之罗川”。

由此看,罗城遗址与文献记载的秦汉以来的罗县高度吻合,因此罗城遗址同时也应当 是秦汉至六朝时期的罗县。 从城市考古的角度来看,由于城市功能的变化,南方地区战国、 秦汉、六朝时期县城有一个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

总之,罗城遗址的发展历程是湖南是湖南华夏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对研究江南的开发、湖南的早期历史以及湖湘文化的源头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