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男,福建漳州人,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曾任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2013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通用航空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被誉为人类第四次交通革命,也是踏入航空时代之梯,它蕴育着“万亿蓝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通用航空发展,专门成立了中央空管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将通航产业确定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成长性可培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用航空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释放出巨大产业潜能和消费空间,提升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通用航空重在形成产业生态,既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文化和航空教育“四位一体”全产业链生态。有“四个故事”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No1“北京面的”:发展通用航空一定要和生产工具结合起来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力发展汽车工业,1985年德国大众在上海建成第一条桑塔纳生产线。但一台桑塔纳轿车十几万甚至二十万,一般家庭买不起。所以,当时有人考虑要搞个五万块钱左右的汽车,中国一个家庭五口人,一车就拉下了。 经过对世界各国汽车业考察,最终决定引进改造日系面包车。这个任务,航空工业参加了打头阵,东北哈飞、汉中陕飞、景德镇昌河等航空制造企业,纷纷上马研制生产中小型面包车。 结果面包车出来后,并没有真正进入家庭,反而成了城市出租运营的工具。最典型的就是“北京面的”,北京人叫“黄虫”,北京城不下十几万元辆,满大街道跑,十块钱十公里,超过十公里再议价。直到1998年底,北京“面的”被请进首钢化铁炉,面的“出租”使命宣告结束。 这个故事给人们一个启示:先生产、后消费在我国还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要国人一下子就普遍使用通用飞机,或许会比较难。但是利用通航飞机把生产性业务发展起来则大有可为。 现在,我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在产业规划、布局,特别是通用航空飞行器研制生产方面,一定科学谋划,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 7月份,湖南省召开2021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主题是“通航引领美好生活”。的确,通航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空物流等,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是通航物流。比如,福建地处南海东海交界,渔民出海捕捞上来的海鲜,味道鲜美,但放到冰箱里之后就没那个味道了。如果有了通航物流配送,二三百公里的距离,早晨手机下单,中午就可以吃到活蹦乱跳的海鲜了。山珍、鲜果等也可这样航运。人们的生活条件越好,这个市场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而且通航物流的优势是:可以不依赖固定航线飞,只要空域不限制就可以到达,最终可以村村通飞机。这是发展通航物流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行业报告预测,未来全球城市空中物流规模达460亿美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中国占比有望达45%以上,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833.6亿件,连续7年稳居世界首位,人均使用量约59件。其中公路运输占大头,铁路吃不饱,航空是短板。 我国物流业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大部分靠快递小哥的人工作业,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过高、“尾大不掉”。而无人机物流配送,可以有效拿出解决方案。如果小区居民楼阳台安装了收货IP地址,无人机可以准确送达,这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内容。 航空物流,有望成为繁荣通航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No2“贷款修路”:发展通用航空首先要解决通航机场普及率问题 发展通用航空,首先要解决“飞起来”的问题。没有通航机场,飞起来就无从谈起。这就像“路和车”关系一样,要先有路,只要路修好了,四通八达,买车的人就会多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把它落实到通航事业上。 通航机场不同于民航机场,必须形成网状结构,达到一定的密度,才能发挥作用。美国现有通航机场19750个,如果加上停机坪、直升机起降点等,数量将超过5万个,而我国在册通航机场数量仅296座(截止2020年10月),差距巨大。 经测算,我国通航机场的基本密度,应为“两个县三个机场”,才能有效保障“飞得起来、落得下去”的航空作业和消费活动。随着通航产业的发展,今后“乡乡通航”将不再是梦想,就像现在的公路“村村通”一样。 通用机场建设投资规模大,每千米跑道约1亿元,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有较大的压力,这就要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可参照改革开放初期“货款修路”的模式进行建设。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是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出台的。这一政策打破了公路建设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资的机制束缚,形成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促进了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 据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公路网中有超过98%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和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成的。政府收费公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政府还贷收支缺口扩大,不过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现阶段,各地可设立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采取重大专项管理等超常措施,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通过政府增信、土地转换、发行债券、协同共建、运输机场增设通航设施等多种措施,全面加强通航机场建设,促进通航产业良性发展。 No3“雏鹰计划”:发展通用航空一定要从青少年教育培训抓起 “雏鹰计划(Young Eagles)”始于1992年,由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奥什科什的实践飞行协会发起,专门安排8至17岁的孩子学习航空知识,体验真实飞行。 该计划的最初的目标,是到2003年也就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00周年,吸引100万青少年参与飞行体验。到2003年,这个“遥不可及”的任务超额完成,年满17岁的飞行体验者2%拿到了驾照,不仅为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同时为美国空军“招飞”培养储备了大量人才。 这项计划现在推广到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培训人数已超过180多万人。 发展通用航空,离不开人才支撑,不论是造飞机的、开飞机的、修飞机的,还是指挥飞机、保障飞行的,都是专业的教育训练。 当前,我们通航产业人才不足、“青黄不接”问题突出。截止2021年4月,我国通用航空有效执照总数为71163本,不足美国的10%,私照数量与美国相差60多倍。 目前,我国批准的CCAR-141部合格证的飞行学校共77家(境内42家,境外35家),受疫情影响,境外培训任务向国内大大回流,今后几年国内141培训任务将处于饱和状态。另外,负责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的CCAR-147培训机构共58家,随着低空开放和通用航空发展,也将同步增长,前景看好。 通航人才培训应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从2020年起,教育部明确要求“中普比例”要达到平衡,实现普高和中职人数比例5:5。通航职业技术教育,今后迎来发展的春天。 现在通航职业教育的学历是大专,大专以后可以升本科,甚至已经可以读硕士。职业教育也可以通航证照培训结合起来,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缺口比较大。 通航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蓝领工匠”,需要有实训基地。要和当地航空骨干企业很好地加以组合,以骨干企业为支撑,让学生们在生产实践中长本事,增长才干。 No4“EAA飞来者大会”:发展通用航空要引导全民参与“玩起来”。 “只要你来EAA,你就会爱上它。” 始于1953年的美国EAA(试验飞机协会),每年7月最后一周在威斯康辛州奥什科什(OSHKOSH)组织“飞来者大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多元化、最激动人心的通用航空盛会,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航空爱好者、航空制造商参会参展。 2021的飞来者大会,7月22日至31日举行。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共有60.8万名观众参加,这次第三次观众人数超过60万人。 飞机总数: 一万多架。 总表演飞机: 3176架,包括创纪录的1420架老式飞机,1089架自制飞机,354架军用飞机,148架特技飞行飞机,112架水上飞机,33架超轻型飞机和27架旋翼飞机。 露营: 超过1.2万个飞机和汽车露营点。 志愿者: 超过5000人,贡献超过25万小时。 论坛、研讨会和演讲: 1055次。 媒体受众: 567名四大洲媒体代表到场。受众浏览信息超过1895万人,参与人数达到108万人,观看视频观348万次。 经济效益:1.7亿美元贡献给奥什科什地区的五个县(Winnebago, Outagamie, fondulac, Calumet和Brown)。 通用航空与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的最大区别,就是其“通用性”,就是要接地气、有人气,贴近生活,进入娱乐。 美国的通用航空发展是从“玩起来”开始的,到EAA表演的飞机,有航空爱好者收藏的老式飞机,也有航空迷“攒起来”的自制飞机,还有爱好相同的人组建的飞行表演队等,他们搭个帐篷就是飞行露营地,很多人参加EAA就是奔着“热闹”去的。 我国发展通用航空,也要注重培育和建立自己飞行品牌平台,比如珠海航展、西安的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武汉的世界飞行者大会、太原的通航发展大会,以及刚刚举办的湖南(国际)通航产业博博览会等,但这些航空会议普遍存在“重政府主导,轻市场引导”,“重产业制造、轻消费娱乐”,“重行业导入,轻全民参与”的现象,需要结合各地实际,突出特色,统筹规范,合理引导。 经验表明,通用航空的人气“旺起来”,就会带动通航市场“活起来”,进而推动通航产业“强起来”,促进航空飞机“飞起来”。 (整理:孟彦,中国航空学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