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十四五”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2021-11-4 21:22|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5013 |来自: 红网

摘要: “十四五”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 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大湘西地区集秀丽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厚重人文底蕴于一体,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整合大湘西 ...

 

十四五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

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大湘西地区集秀丽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厚重人文底蕴于一体,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整合大湘西地区优势文旅资源,带动作用突出,富民效果显著,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支撑。为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进一步发挥其整合资源、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促进湘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基础

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精准扶贫、打造全域旅游基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15年,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和总体工作方案。近六年来,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建设标准,集中力量和资源,一年一个重点,稳步推进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产业链建设,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0余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0多亿元,提质升级86个乡村旅游景区,建成1096湘村客栈1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51个茶旅融合示范项目,建成一批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氛围景观等配套设施,成功创建一批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及高端民宿,开发了一批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和演艺节目,建设了游潇湘精品线路云平台,组织了5万人次线上培训和4400余人次线下人才培训,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实施了送客入村奖励,新增1000多万人次体验大湘西精品线路之旅,新增800多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辐射带动1000余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旅游产业风云榜,打造了神韵湘西旅游品牌,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思路,以大湘西地区现有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为基础,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廊,延廊成环,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丰富产品供给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宣传推介,提振文旅消费,推动特色村镇景区化、旅游景区精品化、新兴业态特色化、公共服务规范化、品牌营销网络化,全面提升精品线路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擦亮具有湖湘特色、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考虑旅游线路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保护,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坚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范生态、用地、债务风险,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立足区域特点、民俗风情和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对地域文化元素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创新驱动,品牌提升。深入挖掘大湘西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民俗风情,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创造性转化,打造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新消费,推动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带动就业创业,充分发挥精品线路产业链在惠民富民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资源整合、部门联动,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促进省内合作和省际联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交通、教育、科技、体育、林业、工业、健康、养老等领域深度链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投入精品线路建设。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惠民富民作用进一步凸显。一环两纵四横景观长廊全面建成,大湘西全景环线基本成型,跨省际旅游精品线路全面畅通,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初见成效。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向产业经济带转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成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三、实施线路布局优化行动

(四)丰富精品线路体系。以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为基础,立足现有精品线路走向,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成熟的区域,延伸带动一批新线路,支持具备条件的节点景区及景点集群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湘鄂渝黔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创建、提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推进酉水画廊等水上旅游线路建设。打造张吉怀、沪昆、渝长厦高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畅通联接武陵源-老司城--桂林世界遗产旅游走廊,构建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和大湘西精品旅游生态圈。支持精品线路跨省域协作,打造联通湖南、重庆、湖北的土家苗乡峰林峡谷观光线,联通湖南、贵州、广西的瑶鼓侗歌古城商道探秘线,形成精品旅游大环线。

(五)择优增补节点景区和景点集群(特色村镇)。按照影响大、带动强、基础好、易串接的原则,在现有节点景区周边,择优增补一批节点景区和景点集群(特色村镇)。新增的节点景区,原则上应属国家4A级以上(含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或具备同等核心吸引力、市场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新增的景点集群(特色村镇),应具备较好的自然风貌、民俗人文、特色产业等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已建好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市场前景好,游客量大,旅游产业链较成熟。

四、实施基础设施升级行动

(六)构建便捷舒适的体验性旅游交通网络。依托区域性交通干线和设施,完善多元化旅游出行接驳体系,合理规划各级旅游线路,构建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与各条线路中游客集散点之间便捷的联系通道,实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提质升级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支持旅游风景道、森林步道、滨水步道、文化步道、休闲步道、骑行绿道建设。支持自驾游、水上游、低空飞行线路建设和产品开发。

(七)推进景区景点环境整治和特色村镇旅游设施建设。支持精品线路串接的景区景点及特色村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防控噪音和扬尘污染,大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基本消除白色污染,加快乡村绿化美化,改善乡村风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精品线路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支持50个以上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按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提升景观质量、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重点支持旅游交通标志、游客服务中心、湘村客栈、生态停车场、旅游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厕所、环卫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度假、场景体验、民俗活动、研学旅游、餐饮美食、旅游购物等业态,打造一批美食村、民宿村、非遗村、影视村、艺术村、康养村、研学村等特色村镇品牌。

(八)完善旅游营地和旅游服务驿站。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节点景区和特色村镇,建设50家以上旅游营地,重点支持自驾车(房车)营地、飞行营地和露营基地建设,推进自驾游发展。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长征步道、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雪峰山(大梅山)旅游风景道沿线和南山国家公园风景道沿线,重点推进对接风景道的休闲徒步道和步道驿站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驿站配套设施。在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合理布局观景台、汽车营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若干旅游精品线路营销推广示范点和旅游购物示范店。

五、实施新兴业态壮大行动

(九)打造旅游景区精品工程。支持100个左右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辐射带动强的旅游景区,持续加强景区功能的配套完善与提质升级,不断丰富红色教育、山地度假、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研学活动、茶旅融合示范等旅游业态,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支持A级景区创建和提质升级,力争大湘西地区新增3A级以上景区50家。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工程,重点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为指引,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良好、文化突出、交通便利、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推动张家界市重点围绕民俗文化与生态资源,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支持雪峰山、黄岩、里耶-八面山、紫鹊界围绕地域文化和山地度假资源,创建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区。鼓励各地结合本地资源与市场条件,围绕精品线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山地运动型、生态康养型、温泉养生型、中医康养型、避暑度假型、滨水休闲型和文化体验型旅游度假区。

(十)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实现等级景区5G技术全覆盖,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旅游,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产品开发,加强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推广。全面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加快道路标识、旅游产品等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依托游潇湘精品线路云平台,建立大湘西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升级完善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旅游信息服务功能,推动节点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全覆盖。支持开展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试点,支持100个旅游景区、研学基地、湘村客栈和特色村镇打造互联网+旅游乡村振兴消费示范基地。

(十一)规范发展研学旅游基地。按照湖南省《研学旅游基地评价规范》标准,遴选一批主题鲜明、资源丰富、条件优越、产品多样的研学基地。支持30家以上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文化、自然生态等为主题的研学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研学基地品牌创建、主题打造、产品研发、课程设计等,鼓励有条件的基地申报国家级、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六、实施文旅消费促进行动

(十二)促进文旅商品开发和购物消费。围绕非遗商品、民俗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等,加强特色文旅文创产品研发,打造一批凸显湖湘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加强文创市场主体培育,围绕湖湘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科技创新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文创商品基地,促进文旅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研发文创产品、参加各类文创商品赛事,对获奖作品实施奖励。推动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实施自驾游后备箱工程,鼓励在特色村镇开展农夫集市文创集市等活动,提高游客参与度。加强旅游商品的市场推广,培育一批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打造快乐购湘品出湘旅游购物品牌。

(十三)推动民宿产业高品质集群发展。发挥现有湘村客栈辐射带动作用,推荐实施《两型精品民宿》等地方标准,推进旅游民宿品质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扶持武陵源、凤凰、山、雪峰山、紫鹊界等重点景区周边和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的民宿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其综合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一批品质高、服务优、口碑好的品牌民宿集聚区。

(十四)大力发展旅游夜经济鼓励实施50个左右夜间旅游项目,做好夜景、夜宵、夜游、夜购、夜演文章,打造凤凰古城、芙蓉镇、乾州古城、张家界大庸古城、武陵源溪布街、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等一批高品质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支持景区整合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有创意的夜间文旅项目和产品,提升各类演出场馆功能。大力发展夜游特色餐饮,依托老城区、老商埠区等开辟酒吧街、美食街、文创街,组织举办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大力发展夜间购物,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夜间购物街、文化旅游步行街。

(十五)推进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建设。支持省级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产镇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聚焦主导产业,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细分领域、放大特色、错位发展,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IP,讲好小镇故事,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街区、度假区。聚焦创新创业,借助互联网+文旅创新文旅业态,寓景观于产业场景,推出互动性、故事性强的沉浸式旅游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提高创新活力和文旅产品供给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整体风貌,科学规划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七、实施保障机制升级行动

(十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按照省统筹、市协调、县实施原则推进。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精品线路建设倾斜。精品线路沿线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整合资源要素,加强银企对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扎实推进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各市州和县市区发展改革、文化旅游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齐抓共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及时解决精品线路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建设质量。

(十七)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补助标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储备、项目对接、项目开发、项目实施。做好专家智库、项目储备库、精品线路云平台信息库、专业培训人才库、旅行社送客入村产品供应库等五库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省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投资补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投资开发精品线路建设项目,做到引进一批企业,落地一批项目,带火一批线路。

(十八)强化人才支撑。吸引、留住、用好文旅人才,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良环境。抓好人才培训,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和文旅企业联合共建人才实训基地。探索建设文旅创客平台,建设一批城乡创客基地示范项目,推进城乡文旅产业同频共振。实施乡村旅游人才计划,培训2000名以上乡村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乡村旅游能人、旅游专干等旅游人才。鼓励各市州办好导游讲解大赛、旅游住宿业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旅游行业湖湘工匠

(十九)加强宣传营销。用好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媒介,借助大数据做好精准营销,开拓旅游市场。继续开展送客入村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畅游大湘西精品线路,共享魅力湘西高质量发展成果。实施文旅节会行动计划,以相邀全世界玩转大湘西为主题,积极参与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中国湖南红色旅游节、湖南(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湖南四季乡村旅游节、民俗风情节、户外徒步节、山地度假节、森林旅游节、滨水休闲节、红色文化节、体育旅游节、乡村音乐节、山歌节、农民丰收节等多个特色品牌乡村节事节会,进一步提升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