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多月内,贵阳市主要领导多次专门安排“强省会”的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工作。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是主线,营商环境是红线。要把加强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贯穿贵阳贵安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奋力实现产业大招商新突破,全力以赴把‘两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工商联在做好‘两商’工作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我们将继续按照‘六个一’即:组建一支队伍、建立一批‘根据地’、宣传一座城市、搭建一座桥梁、结交一帮朋友、优化一个环境的工作思路,善谋新招,创新精准招商模式,牵手商会、社团、机构和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两商’工作上台阶。”贵阳市招商专题会结束后的第三天,贵州省人大代表、贵阳市工商联主席施波一见到记者,就把对“两商”工作思考和行动计划一股脑儿地抛了出来。组队伍、建根据地、宣传一座城…… “以商邀商、以商引商、以商聚商,发挥商会和企业家在招商引资的联系和汇聚的作用,正是工商联的优势。”施波在谈到工商联招商引资工作时首先划了一个重点。 据了解,3年前,贵阳市工商联就成立了系统内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商工作方案,并努力形成市、县工商联联动、各商(协)会参与的高效运行机制。着力将异地商会打造成为招商“根据地”,将企业家培养成为招商“大使”,达到“一凤来栖,群凤相跟”的“群飞”效应。例如,2017年,借助贵阳市湖南隆回商会、江苏商会成立之机,邀请部分全国湖南隆回和江苏籍商人参会期间进行投资考察,实现招商签约项目3个、项目资金达12亿元。 近年来,这一“根据地”外延在不断扩大,贵阳市工商联先后同北京贵州商会、上海贵州商会、广州贵州商会、重庆贵州商会、安徽贵州商会、俄罗斯贵州商会等多家异地贵州商会签订招商合作协议,建立招商工作站。同时,先后成立了贵阳市第一家海外商会——中东阿联酋贵阳商会,第一家特别行政区商会——澳门贵阳商会等。 与此同时,以商会交流为途径,主动“走出去”开展“民间外交”,通过组织开展招商推荐会、交流会等形式“宣传一座城市”,先后赴北京、广州、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推介10余次,对上述地区的20余家赴筑考察团进行招商推介。并通过加强与全国工商联、全国性企业家组织和省外工商联的对接联系,搭建贵阳同省外商会和企业的联络桥梁,建立友好商会,不断扩大朋友圈,突出互动性、全面性,形成立体架构,不断聚集招商优势资源。近5年来,贵阳市工商联先后与长沙市、青岛市、秦皇岛市、梅州市等20余家省外工商联签订友好商会协议,结交企业家朋友2000余人,工商联“朋友圈”不断扩大。 “以商招商”是营商环境优化最有力的证明。想要“引得凤凰来”,就要沉下心来做优环境,“栽好梧桐树”。 按照《贵阳市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贵阳市工商联不断强化“贵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接地气讲真话的调研成果和重点提案;先后与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联合举办民营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培训班,培训民营经济管理人才200余人;协同相关部门共开展面向民营经济人士的专题培训班和讲座112期(次),共培训民营经济人士7400余人次。五年来,共推荐2万余人参加职称评审,其中参加初中级职称评审1.6万余人,参加高级职称评审4000余人。 贵阳市工商联先后与贵阳市工信、税务、人社、公安、法院、检察院、金融办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畅通企业与部门的沟通渠道,形成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贵阳市工商联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作用,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为25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免费法律顾问服务,编撰了《以案说法——贵阳市民营企业案例选编》和《贵阳市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对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开展法律风险防范等系列培训。与市检察院签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联系协作工作办法》,在市工商联首次设立检察联络站,定期接待来访企业。共同开展“两长座谈会”“检察开放日”等活动40余次,走访调研100余家民营企业,收集意见建议100余项,受理企业问题60余件。 在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的同时,招商引资工作已然在路上。据了解,贵阳市工商联将按照市委加快构建“大招商”格局的要求,通过狠抓“四个三”,即强化组织、人员和经费三个保障,夯实打基础;压实市工商联机关、区市县工商联和所属商会三方责任,明确分工抓落实;抓住区域、产业和企业三个重点,精准出击重实效;做好项目、联系和落地三个台账,精准对接重服务,全面开启工商联招商工作新征程。 相信随着组专班、压责任、盯重点、建台账等点滴工作的落实落细,将会为贵阳市工商联的招商工作再添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