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湘黔文学 查看内容

熊夫木:血与诗:湖湘大地的底色和灵魂——读罗长江《大地血殇》

2022-4-4 00:0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6971 |原作者: 熊夫木|来自: 望云峰

摘要: 《大地血殇》是一部反映湖湘抗战题材的“长篇叙事散文诗” ,全书20余万字。本书开篇,作者将抗战这一宏大叙事,设置在一场为湖湘抗战阵亡将士招魂的民间祭祀仪式上,并以贯穿始终的《九歌》 作道具,穿越历史时空, ...

《大地血殇》是一部反映湖湘抗战题材的“长篇叙事散文诗” ,全书20余万字。本书开篇,作者将抗战这一宏大叙事,设置在一场为湖湘抗战阵亡将士招魂的民间祭祀仪式上,并以贯穿始终的《九歌》 作道具,穿越历史时空,以协奏曲一般的结构反复铺陈、吟哦,时而写实时而抒情,时而紧凑时而散漫,波谲云诡,高潮迭起,惨烈的战争画面以及湘人的血性,无不在这本书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更令人称道的是,作品运用诗性化的笔触,交互使用纪实文学、民歌、戏剧、散文、小说等文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一段沉甸甸的史实寓于娴熟的叙述技巧中,让读者跟随文字的游走,丰富了想象,激起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地血殇》 带给人们的不单是浸润于湘天楚地的血与诗,也不尽然是家国情怀与浪漫主义的有机融合,而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越“抗战”这一主题。在跳跃、灵巧的文本表现形式之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才是根植于这片沃土上的魂灵。是的,《大地血殇》 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作者对湖湘抗战殉难者的敬重,每一句话都流露出对湖湘文化的挚爱,每一段每一章都在展示着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赤子情怀,并从中窥见作者浪漫的诗情和沉郁的哲理思辨,以及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

湘西会战,是中国八年抗战史上值得大书特 书的中日巅峰对决。这场战役发生在1945年春夏 之交,中国军队依托七百里“雪峰天险” ,在驻 守于芷江机场“飞虎队”的支援下,顽强抵制着 日本人的战略扩张,历时两月战胜对手,并迫使 敌人于此战结束三个月后,与中方在芷江县七里 桥签订投降书。《大地血殇》 正是以这次会战作 为叙事主线,笔下所描述的战争场面是残酷而惊 心动魄的,比如,着墨较多的几次大战,依稀能 够看出这场中日决战的轮廓。在绥宁县梅口阻击 战中,中日两军反复争夺珠玉山制高点,作者用 “霜冷、尸寒、土腥、烟浓”八个字来反映战地 的凄清与血腥。同样在绥宁县武阳争夺战中,面 对强敌,阵地多次易手,战至最后一人的守军连 长拉响了绑在身上的七枚手榴弹,“震得头顶的 天空金星四冒,不住的摇晃” , 日军在这块弹丸 之地接连冲杀了七天七夜,但“浑身上下血迹斑 斑”的中国军人依然坚守武阳街头。在武冈保卫 战中,守军阵地弹雨纷飞,“武冈城如同汪洋中 的一块舢板,在炮火中颠簸、起伏、塌陷、摇 晃” ,可守城军民顽强抵抗,“裹着硝烟的旗帜 依然在城头哗哗飘扬” 。在溆浦县龙潭司,围绕 鹰形山而展开的20多天的拉锯战,敌我双方反复 绞杀,“土壤吸血达到饱和,血、水已经渗不进 去了。浇灌了太多太多人血的土壤,红得格外瘆 人。”而在隆回县芙蓉山那场惊心动魄的夜战, “惨白的月光照耀下,尸体横七竖八,像雨水泡 烂的一地红薯。尸体上的血窟窿,咕噜咕噜冒着 热气或者倒灌着凉气。”……书中这样的战例还 有很多,有些描述甚至有点瘆心,但作者直面血 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地,以独特的视角,真实 还原了中国军人抵御日军的悲壮与豪迈。

《大地血殇》 写战争,也写战争带给人类的 戕害,向读者娓娓道来那段永远不能遗忘的历 史。战争的对垒,主要是由敌我双方的军人来执 行,因而,在作者笔下,每一个生命都是立体而鲜活的, 每一组充满血性的英雄群像栩栩如生。广 袤的雪峰山下, 面对地图运筹帷幄的司令官, 他把 读地图比作下围棋,抑或演奏交响乐: “地图上 的一道道山脉、河流、道路、边界、海拔以及图 纸上所有标识如同五线谱,听命于一根无形的指 挥棒。”寥寥数语,一位凝思运神的指挥官形象 呼之欲出。那位身披薜荔的中国士兵,虽然是作 者衍生、幻化的人物,“原本是山林世界的一棵 树,一阵风、一片云 …… 当战火点燃宁静的家 园,他便成了手持刀枪的战神; ”这名战士寄寓 着作者的诗人情节和英雄崇拜,本是世居于此、 怡然自得的“山鬼” ,当战争来临,他紧握枪杆 上了前线,成为山魂、军魂、国魂的化身。迎着 枪林弹雨吹冲锋号的壮士,原是雪峰山里的一名 唢呐客,只因新婚妻子被日本兵蹂躏,便投军当 了号兵,战场上被敌方弹片削去脑袋而屹立不 倒……”类似这种坚韧不拔、勇猛顽强的人物, 还体现在营长高崇仁、代排长宋持钧身上,他们 以身许国,视死如归,忠实捍卫着中国军人的英 武形象。除此之外,作者对深处战争中的寻常百 姓也多有着墨,私塾先生刘忠臣面对日军小队长 的威逼,从容不迫的写下“灭尔倭寇,还我河 山”的对联,还有“排佬六指”等一伙人,被日 本兵截住搭乘木排,驶到深水滩头,将木排打 横,使七八个日本伤兵翻落水中……这样的书写 枚不胜举,如,小学生丁先英,晚晴进士郑家 慨,艺妓小桃红,杀猪匠吴二等等,这些有血有 肉、栩栩如生的凡人壮举,极大充实了这部战争 史诗的质地。

抗战期间,在湖湘大地上发起的重大战役还 有长沙、常德、衡阳三次会战,其中长沙会战历 时二年半。这三次重大战略行动,重创了日军, 加快了日本侵略者灭亡的步伐。在《大地血殇》 中,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描写这三次会战,但运用 了链接、镜头、画外音等手法对其作了艺术呈 现。如在长沙第三次会战胜局已定之际,作者巧 妙地设计了“天心阁群英会”这一剧目,国军战 区司令官薛岳把酒临风,祭奠忠魂,他穿越时空,与曾经在这座阁楼上征战过的历史人物岳 飞、辛弃疾、李芾畅谈湖湘英雄志,共话当年。 写到常德会战,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的英雄气 概扑面而来,这次战役共有三位师长殉国,衡阳 会战中的第10军军长方先觉,抱着必死信念困守 孤城47天。除了一众高级将领,对不少中下层官 兵的书写仍让人血脉偾张,长沙会战中的守军史 恩华、曹克仁等与阵地共存亡,壮烈殉职。常德 会战中的十几个炮兵兄弟,在炮弹打光后,不忍 心将大炮落入敌手 ,安装炸药与大炮同归于 尽……全书运用蒙太奇式的艺术技巧,穿插了大 量古今英雄人物和战场画面,从多层次多角度展 开从容的叙述,看似散乱,实则线条清晰流畅, 没有一点紊乱杂芜之感。另外,本书对敌方人物 的描写,也跳出了许多抗战题材格式化的窠臼, 日军的冷酷残暴不容置喙,既有小笠原、永里堰 彦、川崎茂等一帮杀人屠夫,但再阴暗的恶匪也 是血肉之躯,在某些情感上还是有共性的,如那 个找刘忠臣索字的日军小队长,在接到对方两行 咒语式的墨迹时,出于对文人义士的怜惜而刀下 留人。还有战后日本老兵多贺正文等重返衡阳战 地,与昔日的对手握手言和,并以忏悔的心情反 思这场不义之战。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公允的立场 和开明的心境。

《大地血殇》 在对湘西会战进行全景式描写 的同时,还以较大的篇幅表达作者追求和平,反 对战争的理想。作者游走于湖湘大地,在溆浦县 的招屈亭邂逅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芷江受降 坊张扬凛然血性,在南岳忠烈祠哀叹英魂、拷问 历史的遗忘……为深入解构反战理念,全书五次 出现第一人称“我” ,每一个“我”围绕一个主 题展开,本书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化厚度也体现于 此。作者向世界反复宣示: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 难是惨重而深远的。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大行其 道,战争并不遥远,战争的形态也在发生根本变 化,地球村的人们要规避战火,像一家人一样友 好相处。作者安插了大量的设问、反问,诘问等 句式,不断的嫁接、移植各种自然风物和历史事件,与历代先贤对话,与社会众生对话,与山川生灵对话,讴歌抗战英烈,为死难同胞扼腕叹息,对纷乱复杂的国际局势忧心忡忡,既有重游战地的步步惊心 ,也有直抒胸臆式的情绪渲泄……一问一答,妙语连珠、金句迭出。凡此等等,无不折射出作者的悲悯情怀以及深邃睿智的哲学思辨。可以说,凡是有“我”出现的篇章,正是全书出彩和精髓所在。

《大地血殇》另一大亮点,是作者在写作本书所作的文本实验。就文体而言,通篇使用的是散文诗的笔调,诗性或者说抒情手法是本书的主基调。但全书以湘西会战的发轫与结束为起落,所展现的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有人物有故事,也有完整的叙述结构,从内容上完全具备小说的框架。同时,本书以一场民间祭祀仪式为线索,具有写实与新闻报道的特质,当读者翻开书本,仿佛置身于一场大型民间祭奠活动中,其中引用辞令民谚、情歌、傩戏段子、抬丧号子等,植入歌舞、跳丧、跳殇、招魂、引渡等民俗,形成一幕幕色彩纷呈、气势恢宏的声像世界。各种文体交织,看上去像大杂烩,实际蕴含着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精心布局。如在许多民俗描写中,载歌载舞的白衣侠士与红衣女巫,翩跹而至的云中君,虚拟化的山鬼、林妖,富有灵性的山鹰、白马、野牛等,任由作者信手拈来,为其所用,眼花缭乱但不失精当、壮观。毫无溢美地说,罗长江先生在《大地血殇》 中所作的文本实验是卓有成效的,可以预见,这位流淌着楚人血脉,荡漾着屈子诗情的作家,独辟蹊径,勇于创新,在传播湖湘文化的旅途中,必将走出一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新路。

来源:《望云峰》2021年第三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