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红军烈士墓,张克祥都要清理一下周围的环境。 张克祥带着县人武部官兵祭扫红军烈士墓。 位于芭蕉寨的红二、六军团临时战地医院旧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夏玲 徐小平 怀化报道 “祖父冒着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头的危险,带着张贻荣、张贻俊两兄弟将烈士埋葬在屋后的山上,对外宣称葬的是自家的远房亲戚。”怀化市溆浦县龙泉山村芭蕉寨的老党员张克祥(又名张玉龙)讲述起家中祖孙五代人守护红军墓的故事,记忆清晰,娓娓道来,根本不像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 溆浦县是革命老区,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便在溆浦开展农民运动,让这里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坚实的群众基础。1935年12月初,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兵分三路在溆浦会师。在溆浦的27天时间里,红军扩红3000余人,让溆浦成为红军在湖南扩红最多的县之一。 张克祥讲述的故事,就是从红军在溆浦时开始的。当时,刚刚转移到溆浦的红军主动发起深子湖战斗,反击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军队。位于芭蕉村(龙泉山村当时叫岗东乡芭蕉村)的芭蕉学堂因地理位置优越被选中为临时战地医院所在地。战斗期间,一位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被送到医院抢救。由于伤势太严重,加之医疗条件太差,几天后,医护人员用尽全力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我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这名牺牲红军的名字叫范春生。”张克祥说,祖父张贻瑞(又名张吉山)时任岗东乡农会副会长。在战地医院撤离前,有红军干部特地找到张贻瑞,将这位红军烈士的遗体交给他,希望能帮忙好生安葬烈士,并留下一斗五升米作为报酬。在红二军团(湘鄂西、黔东苏区)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中记载,范春生是“红二军团6师17团团长,牺牲于1935年12月3日,在湖南溆浦作战牺牲”。然而,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已经无法确认张贻瑞所说的范春生与史料中记载的是同一人。 张贻瑞在张贻荣、张贻俊的协助下,将烈士遗体安葬在自家屋后的山上,为了防止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对外宣称是自己家的一名远房亲戚。 张贻瑞当时的谨慎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红二、六军团撤离溆浦后,反动派下达了“清乡肃匪”令,实施砍头威慑镇压。据不完全统计,这场“清乡剿赤”大屠杀,全县前后被屠杀的红军和红属大约有1700人左右。 从1935年底开始,红军烈士墓成了整个张家保守的最大秘密。张克祥告诉记者,祖父的这一次接手,成了张家一代又一代人的承诺,守护这座烈士墓也成了张家人坚持大半个世纪的信念。 “祖父去世前特地交代家人,红军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牺牲的,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这座红军墓。” 张贻瑞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在志(张克祥伯伯)、张在义(张克祥父亲)生前一直遵从父亲的嘱咐,每年清明坚持给红军烈士扫墓,平时也会过来除草、培土。1989年,张在义去世后,曾经参军服役八年的张克祥接替父亲继续守护红军墓。他不仅将红军墓的故事告诉儿孙辈听,还领着在外地上学或者工作的晚辈一起整理红军墓的周围环境。由于年事已高,张克祥将守护红军墓的责任交给侄子张新春,如今,这份沉甸甸的担子落在了第五代守护人、张克祥的侄孙张英忠身上。 “红军的故事,张家人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2008年,张克祥带领张家人为红军烈士墓立了一块石碑,“尽管有些简陋,但刻在碑上的字会告诉后人,这里安葬的是谁。” 现任龙泉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张英忠告诉记者,全村人都知道红军墓的故事,保护好这座红军墓,成为了全体村民的责任。 “前几年,由于年代久远,红军墓和旁边的环境已经有些荒凉。村里人决定一起凑钱修整,得知要修红军墓,一些在外经商的乡亲们主动捐款,让人非常感动。毕竟红色溆浦的底色从来没变过啊!” 当溆浦县文体局文物管理所得知消息后,也拨付了一万元用于修缮红军烈士墓。记者在现场见到,红军烈士墓和周围经过修缮,宽阔的石头步道和两旁的翠柏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溆浦县人武部政委陈枢告诉记者,如今芭蕉寨红军烈士墓已经成为当地党政机关、学校和驻军部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每年前来凭吊烈士的学生和群众络绎不绝。张克祥老人多次应邀担任义务讲解员,一遍又一遍讲述着红军烈士的故事。 青山不老,军魂常在。 数代人接力守护一座红军墓的故事,还会在这片红军战斗牺牲的土地上继续演绎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夏玲 徐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