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金黔文化 查看内容

984,“三不要”政策广纳有识之士

2014-10-1 15:51|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6010 |原作者: 郭坤|来自: 六盘水日报

摘要: □乌蒙新报记者郭坤1984年,从黔北黔南到滇东滇西,从巴山蜀水到三湘八桂,一大批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带着理想与憧憬,带着梦想与希望来到六盘水,参与了六盘水的改革与实践、开发与建设。有识有志之士的到来,大大 ...

  □乌蒙新报记者 郭坤

    1984年,从黔北黔南到滇东滇西,从巴山蜀水到三湘八桂,一大批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带着理想与憧憬,带着梦想与希望来到六盘水,参与了六盘水的改革与实践、开发与建设。有识有志之士的到来,大大改善了六盘水的人才结构,为六盘水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一年,六盘水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决定采取立足本地、背靠西南、面向全国的方针,以及不要户口、不要粮本、不要档案的“三不要”优惠政策,面向全国招聘人才,引进资金、设备,大力发展六盘水经济。当年共引进各类人才1233人,其中省内806人,省外427人。这次敢为人先的招聘,开创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先例。

    一群来自四川重庆的热血青年

    30年后的2014年8月,四川省委党校的袁立培教授依然清晰地记得:“行云流水,闻君欲买舟东下,喜甚!喜甚!”这是30年前,一位名叫阳航斌的同学为他发来的电报。电报如同密电码,旁边的人谁也看不懂。

    那时,袁立培刚刚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委党校还不久。接到阳航斌的电报后,他把锅碗瓢盆等全部家当送给了朋友,只带上两箱子书,搭乘一辆军车从拉萨赶赴成都,再从成都换乘火车赶赴六盘水。

    这就是30年前六盘水“三不要”政策广纳有识之士的一个缩影。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袁立培又回到西藏自治区委党校,再后来便调回老家四川。

    虽然只在六盘水工作过几个月,但袁立培至今仍然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尤其听说六盘水已经华丽转身为景观靓丽、气候舒爽的中国凉都后,更加表示一定要来看一看玩一玩。

    这里提到的袁立培、阳航斌,其实并不是最先来六盘水应聘的四川(那时川渝尚未分家,重庆还属于四川)有识青年。他们的引路人是袁国中。

    现任六盘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六盘水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的袁国中先生,是1984年底获得六盘水招聘人才信息后就开始设计未来行程的。

    回忆起1984年的六盘水之行,老家为重庆市长寿县的袁国中认为是命运使然。他说,在他就读西南师范大学期间,贵州师范大学、贵州中医学院和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均到西南师范大学招聘过教师。当时,立志毕业后从事大学教育的他就动过念头要来贵州任教,但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强烈反对,原因是老父亲当时对贵州缺乏了解。父亲对他说,想到大学任教,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在重庆也能实现梦想。

    就这样,他与贵州失之交臂。

    1984年夏天,21岁的袁国中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如愿到重庆市区的大学任教,而是被分配到江北师范学校当了一名中师教师。这样的结果令他有些沮丧。

    1984年底的某一天,阳光依然像往常一样照耀着江北师范的校园。袁国中从朋友处获知六盘水正面向全国各地招聘人才,于是便有了改行的想法,萌生了离开自己工作过一个学期的校园的去意。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当即给六盘水市委宣传部写了一封激情洋溢自荐信,表达了自己想来六盘水工作的愿望。一个月后,他收到了回信,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不但同意了他的自荐申请,还随信寄回了招聘书。

    就这样,在双方还未谋面的情况下,一位重庆青年成了六盘水的准公民。

    1985年元旦,怀揣梦想的袁国中只身前往六盘水一探究竟。从重庆到贵阳,再从贵阳转车到六盘水,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颠簸,他终于踏上了六盘水的土地。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六盘水正在下着大雪,天气异常寒冷。但想着即将踏上全新的岗位,他心里头还是充满了浓浓的暖意。

    火车刚驶进六盘水东站,第一次来到六盘水的袁国中以为目的地已到,便急忙跟在乘客的身后跳下车。出站之后一打听,才知道还有一个小站的车程。

    从六盘水东站附近的水城场坝挤上公交,到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所在地黄土坡,袁国中又花了一角钱的车费。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人民路还不叫人民路,叫振兴路,是将一条过境公路改造成的城市道路,但由于刚开工建设,整个路面被挖得坑洼不平。从场坝到黄土坡,公共汽车走走停停,将近耗费一个小时。

    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袁国中仔细打量着窗外这个即将要与之同行的城市。透过车窗,他看到的全是低矮破旧的房屋,找不到一点市级城市的感觉。看着这个梦寐以求的城市与自己想象中的并不相符,袁国中开始怀疑自己来六盘水的选择,但这种怀疑随着汽车的行进很快便被打消了。

    当公共汽车行驶至七十三(小地名)时,映入袁国中眼帘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在破土新建工程,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就是这种大力建设的场景,让他打消了之前的顾虑,他决定长期扎根六盘水,为这个新兴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待工作安排妥当之后,袁国中返回当时所任教的重庆江北师范,毅然递交了辞职信,校长、同事多次出面挽留,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那时候,电话还未普及,书信几乎成为六盘水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讯工具。在书信往来中,袁国中不仅向重庆的同学和朋友传递当时六盘水面向全国招聘各类人才的信息,还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在六盘水的工作情况以及六盘水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他的影响和感染下,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80级的同班同学共9人先后来到了六盘水,除了前面所说的阳航斌、袁立培两位未能留下来,其余7人至今都还在六盘水的各个岗位上任职,为六盘水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位来自湖南邵阳的追梦者

    如今已经退休的魏维也是当时来六盘水的众多招聘人员之一。

    在来六盘水之前,魏维也是一位人民教师,在湖南邵阳乡下的一所中学任教。读高中时就梦想当编辑做记者的魏维,毕业后却因差阳错当了一名教师。但是,教书期间,魏维并没有放弃做记者和编辑的梦想,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时常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文艺创作,不断给当地的报纸和杂志投稿,他的名字也不断地出现在各类报纸和杂志上。看着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魏维想当记者和编辑的愿望更为强烈。

    1984年秋天,六盘水“不要户口、不要粮本、不要档案”政策面向全国招聘人才的消息传到了魏维当时所执教的中学。

    获知这个消息后,魏维异常兴奋,便悄悄把自己之前发表的几个剧本和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作品邮寄给了当时在六盘水工作的老乡,并请他帮忙联系新闻单位。没过多久,他这位朋友便回信了,信中说,已经帮他联系好了水城特区报社。

    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带有“特区”字眼的地方自然很具有诱惑力。在魏维的想象中,水城特区应该和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相差无几,发展前途无可限量,更何况是去从事自己的梦想——新闻事业。就这样,魏维抱着改行当记者做编辑、实现全家农转非的目的,毅然辞掉了在家乡的教书工作,千里迢迢来到了六盘水。

    前往六盘水的当天,魏维异常兴奋,并没有因为要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而感到惆怅。踏上开往六盘水的列车,魏维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构思着六盘水尤其是水城特区的美好形象。从湖南过来,列车途经贵阳进入六盘水地界之后,铁路两旁崇山峻岭,车行好长一段时间看不见一户人家,一幅“鬼都能打死人”的萧条景象。心中无数次构思的美好景象开始在魏维心中大打折扣。

    来到六盘水后,魏维才发现,眼前的水城特区,与心目中的相差甚远。所谓的水城特区不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三线”建设中特设的产煤区域。市政府和水城特区机关坐落在一座方圆不过两平方公里的黄土坡上,整个城市找不到一栋漂亮的楼房,城区道路虽为水泥路面,但由于长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整个市区唯一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便是黄土坡钟山大道两旁高大的梧桐树。除此之外,整个市区给魏维的感觉还没有他湖南老家的那个县城繁华。

    六盘水当时的荒凉景象让和他一起来的朋友们望而却步,其中不少人纷纷打道回府。魏维没有被眼前的萧条景象所吓退,他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坚定地留了下来。

    直到今天,谈起那段经历,魏维依然没有为当时的选择而感动丝毫后悔。当然,如今的六盘水与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三不要”政策揽才,是胆识也是壮举

    如今,30年过去,六盘水市区一片繁荣,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崭新的现代都市形象,而成就它的,除了勤劳宽厚的原著居民,外来的有识之士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开拓者。当然,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他们都已经与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变成了新一代或新新一代六盘水人。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六盘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移民浪潮。“三线建设”时期,为了开发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党中央、国务院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成建制调集了十万建设大军开赴六盘水,拉开了六盘水开发的序幕,正是这一代人,奠定了六盘水发展的基础,至今,他们的子孙后代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上世纪八十年代,建市之初的六盘水百业待兴,求贤若渴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招聘人才的先例,现在,这批人才已经成了建设六盘水的重要力量,不少人还走上各自领域的领导岗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六盘水又迎来了第三次移民浪潮,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投资者,纷纷携带资金、携带信息、携带技术、携带市场,携家带口涌入六盘水,如今,在获得投资回报的同时,这批人已经成为六盘水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纵观六盘水三次移民浪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三线建设”时期是一次规模更大的人才聚集,但那不是地方引进,而是通过国家层面成建制地调入;西部大开发以后的人才涌入,是资本逐利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一次历史性选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984年这一次人才招聘,正处于改革开发咋暖还寒的时期,作为当时比较落后内陆山城,六盘水用“三不要”政策揽才,不能不说是一种胆识,不能不说是一种壮举。

    今天,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不断升级,六盘水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同时,随着中国凉都城市品牌的不断提升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六盘水仍将是创业者实现梦想的热土。

2014-09-10 09:43 来源:中国六盘水网--六盘水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