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科教 教育资讯 查看内容

【我家这十年】在欣欣向荣的大数据领域放手一搏

2022-10-11 01:02|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7759 |来自: 多彩贵州网

摘要: 编者按:  历史长河中,十年只是一瞬。而在贵州,十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十年,堪称贵州“黄金十年”: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居民人均纯收入增 ...

编者按:

  历史长河中,十年只是一瞬。而在贵州,十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十年,堪称贵州“黄金十年”: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小康,一头连着民族复兴的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个家庭、每个贵州人的小日子。吃、穿、住、行,网络、就医、教育,每个关键词背后,都有说不尽的美好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道不完的温馨故事。

  这是贵州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

  

  【人物档案】王旭,38岁,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大数据专家库专家、金工研究会理事长、贵州省大数据高级职称评审委员、贵阳市首批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

王旭

  2012年,我从牛津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我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恰逢我的家乡,贵州出台《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大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2012年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参加贵州省第一届人才博览会,贵州大学向我抛出橄榄枝。说实话,当时我还收到省外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跨国大公司的offer。

  作为一个贵州人,骨子里有很浓厚的故乡情结。

  “在哪发展都是发展,为何不为自己的家乡出份力?”带着这样的想法,2013年年初,作为引进人才,我成为贵州大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的副教授。

  2013年被视为中国大数据元年。彼时大数据产业在全球迅速兴起,中国也适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大数据。贵阳就在这一时期,最先嗅到发展机遇。

  贵阳牵手中关村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项目相继开工,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大数据中心纷纷落户贵阳。

王旭(左二)参加2017年数博会

  同年,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立,第二年更名并重新组建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令我没想到的是,学校让我任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

  看着这欣欣向荣的领域,我想,放手一搏的时机到了。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本科学院,从培养计划到教材内容都需从零开始。为此,长达4年的时间,学院教学委员会走访国内外20多所高校,翻阅不下千本相关教材,最后汇编成现在学院独有的教材和课程。

王旭的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开设专业以来,学院的录取分数一直保持高于一本线70分,最高的一年超620分,每年的报考人数却逐年增多。研究生培养方面,每年约有1000多人生报考,大部分来自省外,而录取名额只有百来人。

  每年开学后,我们会邀请至少10位企业导师和我们一起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省内外、国内外大大小小上百家大数据相关企业与我们都有各种类型的合作,华为、百度、惠普等知名企业和学生有直接的交流、学习与合作。

  毫不夸张地说,从我们学院毕业的学生,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大数据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复合型人才。我自己的研究团队虽然有很先进的设备,可因人才相对缺乏,最初的成果的产出率并不乐观。因此,十年来,团队一直在招贤纳士。

王旭和他的团队

  如今,研究团队发展成为有7位老师、30多位学生的大团队,致力于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从事面向未来能源发展的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等数个前沿方向的研究。

  相对于十年前,团队的门槛更高,也产出国际领先的高水平成果。我们探索出单根碳纳米管的分离方法,为新一代单光子源量子信息器件奠定试验和理论基础。我们摸索出一条合成传统的铁电材料加成在光伏材料上的方法,成果可用于新一代低成本高转换光伏器件的制造和生产。

  十年来,我们致力于提升专业质量,近三年贵州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排名稳定在全国前十左右,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省内从事大数据相关领域的工作,学校至今已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培育近1000位人才。

  我见证了贵州大数据发展的“黄金十年”。

  起初,各种数据中心的修建,留下一批数据维护的人才;五年前,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到贵州投资、办学,带来一批批IT人才和工程师;近年来,贵州开始让大数据从云上“落地”,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搭建平台,让贵州成为人才向往的就业地;今年贵阳成为“东数西算”8大枢纽之一,开始为东部沿海地区提供算力服务,吸引更多高端的人才。

  十年黄金路,我们走得很踏实。下一个十年,我相信,贵州还有更光明的未来。

  为什么我有这样的自信。因为我们科研平台越来越好,专业建设也越来越有吸引力,越来越多怀揣大数据梦想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来到贵州,在贵州立业扎根。希望他们都能在贵州,闯出一番天地。

自述:王 旭

整理:本网记者 张鸿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