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在近代的战争时期,曾经一度被割断。但是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候,也有令人动容的专家,巾帼不让须眉,她就是曾昭燏。 她这一生本应该是为文学而生,阴差阳错爱上了考古,从此一生都花在了上面。即便是在生命陨落之时,她心心念念的也依然还是考古。 一、 身世显赫,文采当代李清照 曾昭燏出生在一个非常显赫的家庭,她的曾祖父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举足轻重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后,当年的“曾家”也依然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 而作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的曾昭燏,她从小就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曾昭燏出生之时,西方思想在中国已经比较普遍了,女子上学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而曾昭燏自然是新式学堂中的一员。 一方面,曾家是以诗书传家,又有着非常良好的家风,曾昭燏从小就深受熏陶,在古典文化上颇有造诣。另一方面,这曾昭燏也是上过学堂的人,她的心中也有着西方的文化与思想。 1929年,曾昭燏进入当时中国最大的大学——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的是国文系和外文系。在古典文化方面,她师承胡小石,爱上了甲骨文、金文等比较古老的字体文化,另外由于从小的熏陶与她的勤奋好学,她的文章往往是辞藻美丽,寓意深远。 以至于在当时,曾昭燏有了一个外号——当代李清照。不过那时候的曾昭燏到底还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虽然在文学上有些造诣,也很有天分,但到底还是少了一些经历。 为了让自己多一些经历,也为了让自己更有深度,曾昭燏选择了出国留学,前往伦敦大学。而这一次,她选择的专业是考古学。 二、 游历各国,抗战时坚守国家 在曾昭燏选择考古学的时候,她的老师和同学都是相当惊讶的。这个诗一般的女子为何要选择考古学呢?晚年的曾昭燏给出了答案,因为中国缺乏,而她刚好可以为之奋斗。 虽然这个答案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的震撼,但是对于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子来说,已经是巾帼英雄了。 对于这个目标,曾昭燏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她一直在身体力行。在英国留学的过程中,她一直学习西方先进的考古方法。不得不说,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死者为大”的观念,考古的确是没有太多的经验和技术。 而在这方面,欧洲国家就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在外学习期间,曾昭燏并没有单独满足英国的学习,而是一有机会就在周边的国家游历,希望可以集各国考古方法,为中华文明服务。 几年之后,曾昭燏已经小有所成,而这时候中国也陷入了抗日战争之中。按照常人的思维,此时国内正在打仗,曾昭燏应该是继续在外学习为好。但是曾昭燏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了回国。 因为曾昭燏认为,此时正是国家的危亡时刻,自己不能够像个战士一样厮杀在抗日的前线,那最起码也要做个守护者尽自己所能保护好中国的文物。的确,在抗日战争的那些年,日军从中国发掘走了很多珍贵文物。 曾昭燏回国之后,加入了南京内迁的中央博物馆的工作中。她利用自己的知识,参加了多次的考古发掘,将许许多多的珍贵文物放入了博物馆,详实地记录这些文物开发时的情况。 很多时候,为了保护文物不被轰炸,曾昭燏经常会连夜工作,甚至是直接守护在古墓的文物身边。 三、 领军考古事业,撑起中国半边天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昭燏继续参与考古发掘。此时的她历经沧桑,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了。为了更好地工作,她直接将自己的宿舍放在了办公室旁边。 有人曾经笑着问曾昭燏:“你如此工作,日后有了家庭怎么办?” 曾昭燏只是回答了一句:“我早就已经把自己嫁给了考古,哪里还会有家庭。”考古成为了曾昭燏一生的追求,甚至是唯一的追求。 1950年,曾昭燏开发了南唐的唐二陵墓。她所带领的团队,每天几乎二十四小时都窝在野外生活,工作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损害到文物的一分一毫,不工作时也要守在古墓周围,以防有心人盗窃。 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曾昭燏无疑就是在用生命撑起中国考古的半边天,因此也有了“南曾北夏”的说法,而这“南曾”指的就是曾昭燏。 在平常的生活中,曾昭燏非常节俭,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她没有自己的家庭,省下来的钱最后也都捐给了身边有需要的同事和亲友。 每一次的重大博物馆展览,她都会亲自检查每一件文物的介绍,力求精准,因为她认为文物是中国文明的传承,容不得一点差错。 不过,可惜的是,曾昭燏晚年时候患上了抑郁症,在灵谷寺塔顶自上而下,跳了下来,结束了她的一生。但即便是在身患抑郁症的情况下,她也不忘为他人着想。 有人在她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