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盛世湘黔 湘黔头条 查看内容

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沿江产业怎样协调发展

2015-6-24 00:52|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0648 |来自: 湖南日报

摘要: 6月3日,江西省九江市艾美特九江小家电产业园内,工人在生产电风扇。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5月27日,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长安汽车总装车间。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5月29日,湖北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讯方舟科技( ...

 

6月3日,江西省九江市艾美特九江小家电产业园内,工人在生产电风扇。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5月27日,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长安汽车总装车间。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5月29日,湖北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讯方舟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加工移动通信设备。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邓晶琎

   长江流域,素称“九州粮仓”。洋务运动,近代工业蹒跚起步。

   今天的长江流域,已崛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走廊。

   回望沧桑变化,当初“求强”、“求富”的梦想,犹如长江的波涛,激荡在耳。

   后危机时代,放眼全球竞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正由沿海向沿江内陆开放。

   建设长江经济带,构筑中国经济新支撑,其时已至。

   按国家的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协调发展。

   有专家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最大的难点就是产业。

   目前,沿江产业布局欠合理、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压力大,制约了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

   重化工业:绿色发展才有出路

   重化工业,一度是沿江省市的骄傲。如今的长江两岸,钢铁、石化、造船等企业密布,“重兵”屯集。

   全国九大钢铁中心,就有上钢、武钢、重钢、攀枝花、马鞍山五大钢铁基地,“锚”定长江两岸;上海、南京、武汉、九江、岳阳等大炼油厂和石化基地,滨江而建;湖北宜化、武汉葛化、九江的香港理文造纸、江苏新世纪造船……依水而生。

   长江,已然是一条重化工业带。除了知名大企业,还有数以万计的小企业,重化工业成为长江主要的污染源。

   “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减少对重化工业的依赖。”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伍新木称,莱茵河治污的代价与教训,当引以为鉴。

   重化工业“扎堆”所引发的忧患意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学者层面。

   上海市政府明确,上海产业转型升级,重化工业企业要以“绿色”来决定其生死;南京市决定,10年内搬迁市内四大重化工业片区,为先进的新兴生产力腾出容量;武汉中心城区的武重、武车、武锅等重工业已相继搬迁;重庆对重化工业已设立严苛的门槛。

   随着发达地区“腾笼换鸟”,各主要城市提高门槛,重化工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加快。

   “重化工业的梯度转移,应该转移的是产品,而不是污染。”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李敬呼吁。重化工业转移,应伴随技术升级;无论布局在哪里,都应绿色发展。

   沿江的重化工业,如何绿色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重化工业离不开大水量、大运量、大能量。长江沿线当前的经济体量,也需要重化工业支撑。

   湖北宜化集团相关负责人称,“针对‘散、小、乱’的现状,政府要提高门槛,引导重化工业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同时,企业也要有自觉,不是‘绿’,就是‘死’。”

   围绕“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湖北宜化去年投巨资再造生产流程,把煤化工、盐化工的副产物全部利用,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去年,湖北宜化实现销售额800亿元,与上年持平。对此,集团深感满意:虽然没有增长,但其中“质变”蕴藏绿意。

   沿江产业:分工协作渐成主流

   最近,相关各省已陆续公布了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意见。从各地沿江产业规划看,对重化工业充满依赖,汽车、电子、新能源等产业趋同,制造业依然是沿江布局的主体。

   “站在各自的利益,规划编制难免雷同。”伍新木教授坦言,一些地方的规划缺少“分工协作”的思维。

   实际上,企业、产业、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已涌现不少典型,必将成为主流。

   长江流域汽车生产遍地开花,但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溯江而上,分别布阵武汉、长沙。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程建新处长称,生产基地内移,研发总部留在上海,将推动产业升级。

   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与武钢牵手,则在合作中共赢。双方合建80万辆轿车钢材配送中心、共建高端车钢研发实验室,奇瑞车钢加工成本下降一半,武钢产品则以销定产。

   重庆笔记本电脑、武汉光电子产业,采取 “研发、制造、零部件配套”分工协作模式,崛起产业集群。

   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背后是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的背后是城市和城市群,这是一个“串联成环”的过程。

   纵观长江上中下游,存在明显产业落差,具备产业转移的强大势能。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称,“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各地要立足比较优势,差异化分工、协同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叶青分析,长三角作为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应该成为高科技研发中心、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端产业、总部经济的集聚地;长江中游地区有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且区位条件好,交通四通八达,应将其打造成全国的制造业中心和物流中心;上游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应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只有上中下游优势互见,长江经济带方显整体竞争优势。“而从各地的规划来看,立足全流域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尚未进入状态。”

   长江流域是全国的“大粮仓”。“布局现代农业基地,打造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带,同样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江中游地区特别适宜发展精品农业与特色农业,可以把吃的物产做到极致。”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说。

   生态环保:让一江清水向东流

   5月25日至6月4日,“奔向长江”采访组在沿线8市采访期间,几乎不见蓝天白云。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深有感触:“长江经济带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或达到上限。”

   经济与生态、产业与环境如何迈向协调发展?

   “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水资源,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国家对此明确要求。

   控污,首先堵住增量。沿江省市在协调经济与生态发展过程中,都试图在产业布局、制度设计上,对污染企业说“不”。记者在九江市了解到,不久前,一个投资超10亿元的皮革项目想在当地沿江落户,由于环评不过关,被拒之门外。

   治污,还需削减存量。湖北梁子湖周边,先后关停22家排污企业,减少工业年产值3.5亿元。梁子湖打造成“千湖之省”的生态名片。

   虽然各地都在行动,但新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梁子湖作为武汉市的应急水源,实现了“去工业化”,但生态旅游红火还有待时日,急需生态补偿。长江流域的上下游之间,目前还没有可操作的生态补偿模式。

   太湖流域截断污染源,治污初显成效。从2008年开始,太湖流域改造升级工业企业2000余家,关闭化工企业4300余家,关停不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仅镇江市,近年就对485家化工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累计减排COD2342吨、氨氮97吨、总磷15.8吨。

   但江苏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在前不久的一次会上直陈问题:“太湖治理,亟待走出疲惫期”。2014年,太湖治理过程中,相关单位在列入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少数项目未能按期完成。

   太湖是苏、浙、沪最重要的水源,跨区域协调治理难度不小。特别是下游上海对上游江苏、浙江的生态补偿难以到位。“行政区划的刚性切割,是导致区域生态治理困境最根本原因。”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认为。

   湖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蒋大国为此呼吁,统筹规划和制定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由国家出面组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统一协调机构实属必要。

   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李跃龙,也在期待跨区域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他认为,湘鄂两省应尽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环洞庭湖区产业、生态、环保等问题,确保一湖清水入长江。

    记者手记

   多一些“全域意识”

   尚武

   推进国家大战略,融入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沿江各地积极展开了部署。但从已发布的规划看,一些地方对沿江产业的布局,仍缺少“分工协作”思维。

   各省争上汽车、电子等项目,产业趋同;多个省开通抵达欧洲的货运列车,普遍亏损;港口物流“各行其道”,有形无形的壁垒尚存……多位专家呼吁: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各地还需多一些“全域意识”。

   长江流域自东向西汇集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具备产业转移的强大势能。只有区域内形成错位竞争,各省市之间有效协同,长江经济带才能崛起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各地发展什么产业、承接什么产业,都要根据自身的禀赋条件、产业基础,放眼全域加以衡量,而不是盲目上马,光图眼前的局部利益。

   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不再是单兵作战。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产业链的分工协作。站在全域的高度,各地对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专业化生产,加快集群发展、优化升级;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则利用发达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实施产业转移,从而在全流域形成差异化分工格局,迈向互补发展,提升整体竞争优势。

   长江经济带建设,好比一出舞台大戏,只有各自分工协作,才能演绎出最精彩的篇章。

   芜湖奇迹的背后

   湖南日报记者 秦慧英 孙振华

   芜湖发展经济可说无任何比较优势可言。没有沿海沿边、毗邻特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没有能源、矿产资源优势,也没有自贸区、保税区的政策优势,而近10年却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经济总量由安徽第六七位跃居第二位;企业活力充沛,仅上市公司就有11家,大名鼎鼎的海螺水泥、奇瑞汽车都诞生于此;汽车、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形成集群,机器人、新型显示器、轻型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现代农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势喜人。芜湖与合肥,成为安徽发展“双核”。

   “没有区位与资源优势,就要解放思想,创造发展新优势!”芜湖市经信委经济运行科童飞介绍,芜湖因营商环境优良,大批“高大上”企业纷纷来此安家落户:年销售收入过30亿的“同福碗粥”,中国球磨铸管行业龙头——“新兴铸管”,亚洲最大高科技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与上海港合作经营的“皖江物流”,美的电器全国最大生产基地,格力电器华东生产基地……

   “芜湖善于做‘无中生有’文章。”芜湖市发改委高新技术和产业协调科胡晓宇介绍,芜湖白马山水泥厂改制时,3个亿卖给了宁国水泥厂(海螺水泥发祥地),条件是将海螺水泥集团总部落户芜湖。目前,海螺水泥已成为全球单一品牌水泥最大的供应商,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

   芜湖市将出售白马山水泥厂所得的3个亿用来发展汽车产业。没有产业基础,人才缺乏,凭着一股子干劲与闯劲,芜湖将奇瑞汽车打造成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近年,奇瑞汽车向中高端迈进同时,销售逆市而上,今年头4个月增长30%。目前,芜湖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达287家。

   “芜湖机器人更是‘无中生有’杰作。”胡晓宇介绍,芜湖机器人脱胎于奇瑞汽车内部的机器人研制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所生产的机器人原只供应奇瑞汽车公司。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机遇,芜湖与马鞍山、合肥携手,成功申报国家机器人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芜湖规划了5000亩机器人产业园,并建立了投融资、产业政策、人才、应用推广、检验检测、研发等6大产业支撑系统;同时利用国家机器人试点这个“金字招牌”招商引资,全国相关企业闻风而至,形成机器人完整产业链,芜湖一跃成为中国领先的机器人自主研制基地,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年产1万台机器人产业园今年底将投产,预计2017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

   临江产业如何迈向循环经济

   武汉青山风景独好

   湖南日报记者 王为薇 张尚武

   武汉市青山区,长江中游重化工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聚集了武钢、武汉石化、青山热电厂等大块头国企。现在,这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走在探索循环经济的道路上。

   戴家湖又回来了

   6月4日,“奔向长江”采访组抵达江城武汉。车行三环线与和平大道交界处,满眼绿色迎面而来。这是今年五一节才开园的戴家湖公园。

   公园占地50公顷,其中湖面4.7公顷,是目前武汉中心城区最大的公园。青山区园林局的同志介绍,解放初期的戴家湖,拥有近千亩水面。上世纪50年代,为武钢配套的武汉热电厂兴建,戴家湖划归为热电厂。当时电厂每年产生的数十万吨粉煤灰,源源不断注入戴家湖,逐渐堆成了高出地面十几米的“戴家山”。一到刮风下雨,粉煤灰成了当地环保的“老大难”。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一些企业在戴家湖的粉煤灰堆上发现了商机——制成红砖和耐火材料。随着粉煤灰被利用,武汉市提出拯救戴家湖,财政共拿出3亿多元,新建市民公园。

   戴家湖公园内,废渣制成的砖铺筑道路和凳子,废管作为公园的景观元素,废弃的机械零部件组合成墙,讲述历史。在公园里,记者看到了一块生态纪念碑。碑文写道:“戴家湖被吆来喝去‘让湖便湖、叫山便山’的命运,画上了句号。”

   构建循环产业链

   戴家湖公园就像一个标记,标示长江岸边的青山区重化工业正向循环经济转型升级。

   副产煤气用来发电,中水回用让废水变活水……在武钢,企业内部节能减排,为其构建内部循环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以副产煤气发电为例,2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每年的发电量在20亿千瓦时以上,可节约标煤7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约190万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约10亿标准立方米。

   4年前,武钢与相邻的武汉石化开创了青山区产业间的循环链接,实现园区企业间的原料互供、废弃物资源共享。青山区发改委副主任刘军介绍,武汉石化每年需氮气2500万立方米,通过利用武钢氧气公司的副产氮气,每年可为武钢增效366万元。而武汉石化用上了现成的氮气,通过停用生产氮气的空分装置,每年减少电力消耗2000万千瓦时,降低成本450万元。

   变废为宝,青山区实现了青山常在,长江得以绿水长流。区发改委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5%,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量分别下降49%、12%和27%。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