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 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图)

2015-7-4 19:26|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1214 |原作者: 李逢源|来自: 红网

摘要: (老司城遗址航拍图)(老司城遗址,这里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遗址卵石铺底,彰显土家族独特民族风情)(德国波恩39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场。摄影 陈远平)  “老司城遗址申遗成 ...

(老司城遗址航拍图)

(老司城遗址,这里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遗址卵石铺底,彰显土家族独特民族风情)

(德国波恩39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场。摄影 陈远平)

 

     “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了!”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

  此次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其中,老司城遗址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
  
  八百年土司王朝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湘西永顺县城以东灵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彭氏土司政权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年),鼎盛时期辖20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边区,止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历时818年,历经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城池遗址依三级台阶地形分为三区:居民区、衙署区、首领生活区,为“三纵五横”的棋盘式布局。有河街、左街、右街、正街、半坡街、五屯街、鱼肚街和东门街八条街道。街道全由红褐色花纹卵石砌成的图案,在图案组织上颇具民族特色,有三角形、菱形和直线直角形等各种几何图案。这些图案随地势而变,整齐匀称,古朴大方,表现出浓郁的土家民族风格和泥土气息。
  
  见证消失的文化
  
  “老司城遗址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湘西州副州长李平介绍说:“老司城具有十分重要的见证价值,完整地体现了迄今已消亡的土司文化传统,并完整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填补了中国土司制度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物化载体。”
  
  同时,老司城遗址还具有重要交流价值。它完整地见证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案例,为研究土家族传统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提供了实物例证,也为探讨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之道提供了难得物证。
  
  此外,老司城遗址与周边魅丽的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极具多元立体展示价值。
  
  文物专家一致认可
  
  永顺老司城遗址的重要性,也得到历史文物专家的一致认可。

  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介绍,老司城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完整地体现了迄今已消亡的土司文化传统,为研究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政治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土司文化提供了独特见证;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填补了中国土司制度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物化载体;完整地见证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案例,为研究土家族传统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提供了实物例证,为探讨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之道提供了难得物证。同时老司城遗址与周边魅丽的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极具多元立体展示价值。

  “深山之中的老司城遗址,竟然有1961年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有2010年度全国考古惊世大发现,确实令人震撼。”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感叹。
  
  “老司城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性的古文化遗存。老司城遗址及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中国土司制度及区域民族自治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从综合的角度来看,我们世界文化遗产还没有这种类型的,这是中国一个很有特色的类型。”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理事会理事长张忠培评价道。

(老司城遗址航拍图。)

(土司内宫遗址。)

(老司城祖师殿。)

(老司城古墓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