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还有两位名人与武冈很有关系,一位是著名理学家朱熹,他曾给朝廷上书说:“邵州边防,全无指划,以致瑶人侵犯,则峒苗之为武攸(隋代称武冈为武攸),患非一日矣。”寥寥数语,说明了他对武冈的民风民情是十分了解的。还有一位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30岁那年,武冈地方长官唐日宣扩建了官办学校武冈军学,军学扩建后,又改建了军学校门奎文阁。改建后,唐长官请湖南提刑王亚夫题写了“奎文阁”的匾额,文天祥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高兴,主动写了一篇题记《武冈军学奎文阁记》,“都梁称伟观矣”。这就是文天祥在这篇题记里对军学建筑的赞扬。除这几位名人,宋代还有两位级别最高的人物与武冈结下了一段渊源。这就是朱徽宗和朱理宗。宋徽宗为武冈云山留下了“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幻”的赞美词句,宋理宗为武冈著名的十景之一宣风楼御笔题写了“宣风雪霁”的匾额,只是这宣风楼清代以前修建在济川门的东边,称“宣风阁”,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坐落在济川门的上面。顺便说一句,还有一位皇帝也到过武冈,这就是明代的神宗皇帝,也就是万历皇帝,他是路过武冈时,被武冈的山水所吸引,特意拐个弯到云山去了一趟。也许是他不喜欢张扬吧,他在武冈没有留下任何题词,撰于清末的《武冈州志》里也没有一个字的记载。 2001年云山胜力寺修复时,承蒙云山脱孽和尚细心,从地下挖出的一截残碑里,才看到有关万历帝的这一记载。 以上说的都是外地的名人,再说一位元代武冈土生土长的名人,这就是李道纯(生卒年不详)。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他是我国道教界有名的道士,他写了许多关于道教理论方面的书,仅在《道教》一书里,就有8部19卷,这些书至今被道教界奉为经典。有趣的是,他精通诗词,他用诗词来阐述他的教义,至今能找到的就有53首之多。他的诗写得通俗易懂,有点文化的人都能看懂,这就.是很难得的了。因为他后来迁居江苏仪征县的长生观,并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将他的籍贯错成江苏仪真。墙内开花.墙外香,直到今天,武冈知道李道纯的人已经不多了。 到了明代,永乐皇帝朱棣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将他的叔叔、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王朱緶,迁居武冈,朱岷王这一大家子在武冈一住就住了14代共252年,留下了许多有关朱王的传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南方周末》、《湘声报》等多种报纸所载,当代曾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为武冈朱岷王第六代康王誉荣的后裔。因为武冈成了王府的所在地,中央政府到这里来的官吏就更多了,吏部右侍郎张元汴,( 张居正的曾孙)到武冈出差,游玩了法相岩和同保岩后,写下了一-篇游记《游法相仙院二岩记》,游记不但真实地记载了法相岩和同保岩奇特的风光,而且还留下了一个至今解不开的谜。他说,曾有人上午从法相岩进去,在洞里转了大半天,出来的时候竟到了十里外的同保岩了,所以他说:“乃知二山之石并空洞潜相通也。”但至今人们并没有找到这相通之处。 明朝末年,清兵人关,明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皇室后裔朱由榔于1647年在广东肇庆登基称帝,年号永历。第二年四月,朱由榔在刘承胤的挟持下,从广西全州迁来武冈。这时,只能号令东南一隅的朱由榔并没有认为自己势单力孤,而是认为自己“奉天承运”,理所当然是当皇帝的料子。因此,他来到武冈,就将武冈改名为“奉天府”,武冈城变成了皇城。可是这样做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8月,清兵压境,他仓皇出逃,连自己的妃子和儿子也来不及一起带走。刘承胤为保全自己搜括来的家财,屈膝降清,反被清兵所杀。兵部尚书傅作霖坚守武冈孤城,终因兵微将寡,不能抵敌而被敌所俘,不屈而死,死后葬武冈城东门外花塔下。朱由榔逃离了武冈后,在外地继续做着他的皇帝梦。明清两朝的军队在武冈进行了六次拉锯战,处在其中的老百姓深受其害。清顺治四年(1657 年)和顺治十年,清朝十万大军,两次攻下武冈后,采取“牧马行为”,即不给打了胜仗的士兵发奖赏,而是让他们去民间烧杀抢掠,而不受任何军纪约束。“牧马”之中,武冈及其周边几个县镇,“千里人烟绝,吞声历险阻"。老百姓“半死乱刃下,半生就俘虏”。迨“三藩”乱起,吴三桂兵败衡阳,军队散作土匪,又在武冈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烧杀,民众又一次遭到荼毒,“惨烈到婴孩,注槊相戏乐,腐肉几千堆,鸣啄团鸟鹊”。当时-个名叫许国焕的人,写下了不少纪事诗,以.上所引的,只是其中的几句。兵灾以外,水灾、旱灾接连而至,老百姓全无-点活路。《武冈州志》里亦有“自武冈以来,未有如此之惨也”的记载,可见其惨烈的程度。 300年后,经过休养生息的武冈人民,再遇兵燹。清朝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为保存实力,从江西出发,进人湖南,欲图宝庆,特遣部将赖裕新从新宁良山出发,直指武冈,四月十八日,抵达武冈城下,当天深夜,太平军乘云梯攻城,遭到城内清兵的顽强抵抗,围城七天七夜,竟无法攻入,终于折戟城下。第二年十月初七日,石达开的另一名部将朱衣点又兵临武冈城下,又是连续围攻七天七夜而无法踏上武冈城头,只得再次撤围而去。城没有攻下,武冈的清廷官员却吓破了胆,为防止太平军再杀回马枪,武冈知州谢廷荣征集银两,在城的正北面修大炮台一座, 在东北面修小炮台52座,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这是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武冈城进行维修。自此,“天下传其式, 图之”。民谚“宝庆狮子东安塔,武冈城墙迈(迈,超越之意)天下”,也就是从这时候被人们流传开了。 20世纪20年代初,广西军阀沈鸿英也曾率土匪部队攻打过武冈城,三天三夜,也因城墙坚固和民众的顽强抵抗而未能攻人。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进军江西,途经武冈,攻打武冈城三天三夜,牺牲将士二百多人,团长何莽乘夜渡河,亲临城下侦察,中弹牺牲。红七军还是因城墙坚固而受挫城下。 清朝末年,有三位文人是值得在武冈的历史上大书一笔的。这就是誉满湖湘的“ 湘中五子”中的三人,一位是王闾运,另两位是武冈大甸人邓弥之、邓葆之兄弟。出身湘潭的王阊运,是国学大师,也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老师。邓弥之年轻时就以文显世,后投军从戎,任职军营,屡败屡战。壮志难酬,遂退出军界,从事教育和研究学问。先后在观澜、峡江、衡山等书院任教,还担任过南京金陵书院的山长(即院长)。他一生著书颇多,成就颇大,他的一些著作被编人今天的大学教材,还有不少学者专门研究他的作品。邓葆之也学问极深,人称“通儒”。他所著的《惊士铎言》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誉为“教学指南”,他所写的《云山读书记》52 卷,至今被武冈图书馆珍藏。他们三人相互信任,相互倾慕,不但结为知己,而且还结为儿女亲家。邓弥之终生无儿,取邓葆之的儿子邓幼弥为继子。幼弥6岁时,王闾运来到大甸邓家拜访,见幼弥和两个小朋友在玩,王顺口说:“三人成众。”幼弥想也没想,立即以王的姓对出下联:“一土为王。”王见幼弥才思这么敏捷,非常喜爱,遂主动移驾南来,担任幼弥的家庭教师,在邓家一住就是6年。幼弥长大以后,王又将自己的女儿王无非嫁给幼弥为妻。王在武冈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已成为武冈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光绪十九年(1893年)邓弥之去世,王为他题写墓志铭,并撰联以挽:“富贵春梦婆,同辈几人紫金阁;乐府秋胡妇,诗名终古白香亭。” 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世风大变,武冈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民国初年,武冈籍学生欧阳东在省城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与同班同学毛泽东过从甚密,1918 年他毕业时,毛泽东介绍他去一师附小任教。毛泽东-直与武冈籍的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在长沙办了个文化书社,其武冈分社在今四牌路。据说毛泽东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还随一位姓李的同学来到武冈安心观,在同学家里住了二十来天。20 世纪50年代,武冈县委书记吕尚志到北京开会,当时他是全国最年轻的县委书记,毛泽东接见了他们,毛泽东与吕尚志握手时问他:“你是哪里的?”吕尚志回答:“我是武冈的。”毛泽东说:“呵,武冈是个好地方。” 40年代就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世界著名教育家、“现代具有革命性的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的晏阳初,为武冈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晏阳初1893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县,1936年他创办了衡山乡村师范,1941年2月,衡师迁来武冈,许多全国知名教师也随校前来,其中有著名诗人艾青。1953年10月,学校更名为“ 湖南省立武冈师范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1987 年7月,94岁高龄的晏阳初先生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的邀请,飞越重洋,回国访问时,不顾繁忙,接见了武冈政协和武冈师范的领导,听取汇报达三个多小时;并应邀题词:“民为邦本,本固邦荣。” 为武冈教育同样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李明灏将军。1938年秋,时任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主任的李明灏中将,奉令将学校迁来武冈,为了为武冈培养更多的人才,李将军创办了洞庭中学,并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崇高威望,从湖南各地高薪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校任教,其中有曾教过胡耀邦的浏阳籍教师喻科盈。李将军手握重权,办学本不是件难事,极难得的是将军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军来武冈后,其弟全家也随同而来,当时其弟全家六人无一人有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其侄儿向将军请求,去洞庭中学当一名打钟的工友,赚点钱养家。将军不许,斩钉截铁地回答:“ 没有资历的人一个也不准进去,包括你在内。”断然拒绝了侄儿的请求。为了维持弟弟家的生活,将军拿出了六件珍藏多年的文物送给侄儿,让他拿去变卖养家。先生的言行,对学校师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的杰出人才,如灿烂繁星,遍布海内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古风流,至当代为最,限于篇幅,只好就此打住。(完结) (原载湖南人民出版社《武冈黄埔情----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纪念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