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武冈属于吴国,但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曾带兵来过湘黔一带,为征服湘黔边境的少数民族,曾七擒孟获,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建兴三年(225 年),诸葛亮一路南下到了城步,“筑土城巫江上”,后来城步人就把这座城称为“诸葛城”。武冈也曾在他的掌握之中,因而也留下了珍贵的文物。清朝末年,有人在资水岸边挖河沙时,竟挖出了一个诸葛亮使用过的“鸡鸣枕"。鸡鸣枕是陶器的,人疲倦了枕在上面就可以睡觉,天亮了人枕在上面就不舒服,催人早起,所以叫做鸡鸣枕。对于这样一件珍贵文物,谁知道获得者愚不可及,他以为这稀奇的陶器里面还有比这更值钱的珍宝,于是操起铁锤,三下五除二,将这个鸡鸣枕敲了个粉碎。正如清诗所言“惜哉俗客不相.识,少见多怪心惊惶,铁锤击破机关露,片片散裂随风翔”。这个故事以惊喜而开始,以遗憾而告终。还有一个更为惊喜而又令人遗憾的故事是,20年前,有人在武冈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颗金印,印很小,仅大拇指大,印下面的印文是“司马炎”,印上面的印文是“内宫”二字,金印装在印盒里,印盒里还有印泥,这印泥还没干,还能拓印,拓出来的印呈暗红色,很分明。这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史书上从没有他来武冈的记载,他的印怎么会到武冈来了呢,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这位司马炎尽管是开国皇帝,却一生作为不大,因而并不怎么出名。在武冈来说,他后世的一位臣子陶侃比他出名多了。陶侃是武冈史书上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地方长官,《武冈州志》上说, 他在武冈时,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其中一件是亲自勘察地形,修建学宫,即创建官办学校。并亲手在学宫前栽了两棵银杏,这两棵银杏经历近两千年的风雨,活到了现在。1965 年7月29日中午,风雨大作,傍西向的一棵银杏被雷击中,一劈两开,据目击者说,树刚一劈开后,几条像蜈蚣一样的虫子从里飞出,不知去向。不久,树枯死。另-棵也于1979年4月11日,遭雷击后被大风拦腰刮断,所幸枝干尚存,至今葱绿如故。《晋书》里有记载说,陶侃在武冈为县令时,因“与太守吕.岳有隙,去官”。人走了,业绩留了下来,武冈没有忘记他,《武冈州志》、《武冈乡土志》都留下了赞扬他的记载。武冈人民更没有忘记他,将他的名字作为开发区的一条街名,永久纪念他。 秦汉时期,连年战争,全国人口稀少,不足千万。武冈虽已有了侯国和县治的建制,但全县人口不多。汉承秦制,管理万户以上的县官称为“县令”, 管理万户以下的县官只能称为“县长”,1958 年长沙出土的那颗“武冈长印”,说明武冈当时人口尚不满万户。到了唐代,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之后,全国财富明显增加,人口也增加了不少,休养生息,老百姓得到一定的安定环境,可是后来的皇帝却加紧了对老百姓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盘剥,人民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起义。唐元和六年(811年),张佰靖率领湘黔边境的苗民起义,唐朝廷派御史中丞柳公绰派兵镇压,大获全胜。柳公绰的侄子、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撰《武冈铭》一文予以颂扬。为垂久远,两年后,将这篇铭文刻于同保岩。其后,这篇文章又被收入柳宗元的文集《柳河东集》。武冈苗民被镇压不久,镇守武冈的将领王国良反叛朝廷,曹成王李皋带兵将其镇压。因李皋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孙李明的玄孙,属堂堂的皇亲国戚,因而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吏部侍郎、与柳宗元在文学上同样享有盛名的韩愈,主动上前巴结,写出了一篇拍李皋马屁的文章《曹成王碑》,李皋不是武冈人,因而这块碑也就没有立在武冈了。 在唐代,还有一位官不大,诗的名气却很大的边塞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黔阳县)县尉时,也曾在两首诗里提到武冈,“冬夜离觞在五溪,青鱼雪落鲶橙齑,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中的沅水指的不是今天武冈市治的资水,因为资水流不到黔阳,只有城步的巫水才流经黔阳进入沅江。当时武冈县治在今天的城步,从行政管理的地域来说,王昌龄的诗是包含了今天的武冈的。 宋代时期,武冈县治几经迁徙,终于移到了今天这个地方,历八百年岁月,不再变迁,留下了许多人文佳话。著名的古典小说《警世通言》第三卷有一个“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其中有一大段说的就是武冈。有一天,大学士苏东坡和当朝宰相王安石在一起比学问,王安石指着自己书房里的许多书夸口说:这些书不但都读了,而且书里的每-句话都记得。苏东坡不信,就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沾满灰尘的书,翻开随便读了一句:“安乐君尚在否?”王安石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如何就不晓得?这是一桩小故事, 汉末灵帝时,长沙郡武冈山后有一狐穴深入数丈,内有九尾狐狸两.....”故事说完,直把那饱读诗书的苏学士惊了个目瞪口呆。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但是王安石对武冈情有独钟却是实实在在的。当年,他得知武冈同保山上溪流湍急,风光迷人,就提笔写下了“脉岩”两个大字,大字旁边落款留有“半山”两个小字,《警世通言》 里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里说,王安石“乃居于(南京)钟山之半,名其堂曰‘半山”。因此,以后他就以“半山”作为自己名字的代称了。这四个字在同保山至今尚存,除两个小字有点模糊以外,“脉岩”两个大字还清晰可辨。其后在武冈留下墨宝的还有著名文人、官至南宋参知政事的楼钥,他在法相岩朝阳洞留下“碧玉簪”三个大字。他是浙江四明人,故在落款处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写有“四明”二字。这些题刻历八百多.年风雨,至今清晰如初。 南宋初年,金兵大举南侵,中原沦陷,著名爱国诗人,后来曾被朝廷任命为南宋参知政事的陈与义,为避兵乱,从中原南下,辗转来到武冈,而且在武冈一住就是六年。他在武冈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被后人收入《陈与义集》的达20首,收入《武冈州志》的达35首,是外地在武冈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清代湖南著名学者、《宝庆府志》总编邓显鹤先生说:“ 自来诗人多浪漫湖湘间,如少陵(杜甫)、退之(韩愈)、柳州(柳宗元)及刘梦得(刘禹锡)、王龙标(王昌龄)辈,皆托迹沅、澧、湘、衡、永间,绝无有至吾郡(邵阳)者,有之,自简斋始。”这简斋就是陈与义,他字去非,自号简斋居士,故后人称他为简斋先生。武冈秀美的山水给了他心灵很大的慰藉,他用诗歌回报武冈的父老乡亲,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史料。他用诗歌吟咏武冈的名胜十景,用诗歌描写乡村的.农民生活,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去牧鹅,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了解到800年前的武冈先民曾有过栽桑养蚕的习俗,而且武冈至少在宋代就有了养鹅的记载。随着岁月的流逝,武冈栽桑养蚕的习俗至今已不存在了,然持竿牧鹅的习俗却一直流传下来,且发扬光大,成了今天的“铜鹅之乡”。“持竿牧鹅”是武冈养鹅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未完) (原载湖南人民出版社《武冈黄埔情----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纪念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