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龙琪 来源:爱上邵阳)11月8日,一则《2019年新晋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邵阳占3个》的消息,经笔者在爱上邵阳新闻客户端转发后,刷爆了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大家为邵阳一次有3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感到由衷地高兴。当我打电话将这一特大喜讯告诉千里之外的王赤父母时,两位老人竟一无所知。在瞬间高兴之后,王赤院士的妈妈平静地向我介绍了他的一些情况。 王赤院士出生于1967年2月,祖籍是隆回县七江镇鸟树下村。他的父亲叫王满秋,是邵阳市水利局退休的一名处级干部,他的母亲也是邵阳市水利系统的退休职工。 王赤院士还有一位哥哥在日本留学读博士,现在日本工作。兄弟两个幼年时,因父母在大圳灌区麻林(新宁县一个偏避山区)搞水电工程,环境十分艰苦,王赤和哥哥便跟随父母在那里生活,并在那里启蒙读的小学。后转学到邵阳市三八亭小学读书,聪明的王赤进步很快,获得了班上第一名,从此令学校老师刮目相看。尔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邵阳市二中,1986年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0年本科毕业后,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晋升为研究科学家。2001年至今为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百人计划”入选者。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成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的总师,为建设国际先进的地基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王赤院士在太阳风大尺度结构和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发现了行星际强激波新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可靠证据。1998年至今发表在《自然》《美国地球物理学报》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论文80余篇,1篇论文被《美国地球物理快报》选为当期亮点文章。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宇航局收录在他们为纪念旅行者飞船而制作的CD光盘上,作为旅行者飞船25年来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目前,他担任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嫦娥四号工程副总师,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有效载荷负责人;曾先后担任空间科学(一期)先导专项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预先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总师、“萤火一号”应用系统总指挥。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美国宇航局(NASA)客座课题,创新团队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 2000年至今,王赤院士是中科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起担任中心副主任,并兼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12月起,担任中心主任。 2019年新晋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邵阳占3个! 2019年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背景公布,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植物生理学院士谢道昕为邵阳新邵人,地学部的大气科学院士戴永久为邵阳武冈人,地学部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院士王赤为邵阳人隆回人。 (注:本文图片及部分文字来源于中科院所属相关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