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1200年前长沙窑如何火遍全球?专家共话长沙彩瓷的“海丝”荣光

2023-8-28 23:2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15966 |原作者: 蔡娟|来自: 红网时刻

摘要: 8月27日,《彩瓷帆影》图书分享会在长沙图书馆举行。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记者 蔡娟)1200年前的长沙铜官窑火遍全球,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它有唐代盛行的诗歌,它也有异域风情的文化元素。而谁又知道 ...

微信图片_20230828105731_副本.jpg

8月27日,《彩瓷帆影》图书分享会在长沙图书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记者 蔡娟)1200年前的长沙铜官窑火遍全球,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它有唐代盛行的诗歌,它也有异域风情的文化元素。而谁又知道,被历史淹没的长沙窑在国外被视如珍宝,原来长沙窑从未被世人忘记。长沙铜官窑的“娘家人”、作家纪红建站在历史的第一现场,以寻访之旅记写,以《彩瓷帆影》一书揭秘长沙彩瓷的魅力,重拾读者心中的长沙窑。

8月27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市图书馆、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终身阅读者”项目主办的《彩瓷帆影》图书分享会在长沙图书馆举行。分享会以“国宝‘归来’:1200年前火遍全球的长沙窑”为主题,专家学者与读者市民汇聚一堂,共话长沙窑的前世今生。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建毛,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馆长瞿伟,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长沙窑研究会副秘书长林安,安禅茶器、湖南晓芳窑体验馆主理人孟金鸥,《彩瓷帆影》作者纪红建出席分享会并展开精彩对谈,带领读者亲历唐朝时长沙彩瓷的荣光与辉煌。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谭菁菁出席活动并致辞。

长沙彩瓷:鲜为人知的“国家宝藏”

2018年,来自湖南博物院的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登上央视文化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舞台。甫一露面,它的诗情画意便让观众折服,有人说它可以和《唐诗三百首》来媲美。

然而,长久以来,长沙窑的历史和价值却不为人所知。直到1998年,一艘名为“黑石号”沉船在印尼被打捞出水,人们从船上的67000多件文物中,发现了56500余件长沙窑烧出来的彩瓷。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原来,长沙彩瓷曾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凭借亮丽多彩的颜色,契合用户需求的艺术创新,担任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

微信图片_20230828105350.jpg

《彩瓷帆影》,纪红建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虽然,长沙彩瓷一度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当你重新审视它的时候,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惊讶和赞叹。纵观时空,长沙彩瓷在海外的影响力没有消失,它存在于各大博物馆,存在于世界艺术家的心中,存在于世界艺术画廊。在著名法国作家雨果的眼中,东方瓷器是极致幻想的产物。长沙彩瓷是毋庸置疑的东方瓷器的重要代表。

回望历史,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长沙彩瓷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分享会现场,主持人朗读了一封来自大英博物馆的信件,信中写道:“它们(长沙窑)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构成了中国长期以来与国际密切合作的叙述,长沙窑的技术突破代表着中国陶瓷生产的重大发展,长沙窑的出口更在全球范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彩瓷帆影》:一次重识彩瓷的文化之旅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纪红建是长沙望城人,他的家乡与长沙窑的唐代古窑址区只有一河之隔。分享会上,纪红建分享了《彩瓷帆影》创作的心路历程。

微信图片_20230828105756.jpg

纪红建分享《彩瓷帆影》创作心路。

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始终关注他所选择的创作题材的时代价值。他认为,虽然长沙彩瓷的辉煌距今已有千年之远,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底蕴具有超越时间的力量。“在多元文化并存、海外贸易兴盛的唐朝,长沙彩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是一个时代的骄傲,直至今日依旧能给今人以启迪。”纪红建说。

纪红建与长沙彩瓷有共同的故乡,他从小就听着父辈关于长沙窑的故事长大。然而,直到2017年,他才能够以作家的身份,真正进入和理解长沙彩瓷。怀着一种彩瓷“娘家人”的心情,他开始了艰辛而投入的写作。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长沙窑是怎样的一座文化宝藏。

在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瓷器上,长沙窑记录着1200多年前的历史,记录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中的开放、包容、创新……同时,还有凝固在瓷器上的书法、诗歌、绘画。总之,长沙彩瓷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想要把这些内容完整地介绍给读者,纪红建不得不花费比平常更多的努力。

在创作《彩瓷帆影》之前,纪红建从未想过,通过长沙彩瓷竟然会看到一条沧桑辉煌的人类发展和文明进程的道路。而随着了解的深入,纪红建却越来越感受到,长沙窑辉煌历史背后的汗水与苦难。长沙窑拥有的每一种工艺创新,长沙彩瓷的每一次出江入海,背后都有无数普通百姓的艰难尝试,甚至不乏命悬一线的生死较量。除此以外,千年之后研究、守护长沙窑的一代代学者、专家也令纪红建动容,他们甘守寂寞,为长沙彩瓷的传承发展前赴后继,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长沙彩瓷有多么的辉煌,就有多么的苦难。”纪红建说,真实的历史总会是胜利的喜悦与牺牲的悲壮并存,这也正是它感人至深的魅力所在。

穿越辉煌,领略长沙彩瓷的荣光与辉煌

沉寂千年,长沙窑能有今日的复兴,更加凸显它身上价值的可贵。它是华夏先民创新精神的凝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硕果,是时代的见证和记录者,更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世界贸易史、世界经济史、世界政治史、世界文化史和世界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30828105728_副本.jpg

嘉宾对谈环节。

在对谈环节,李建毛分享说,长沙彩瓷在中国瓷器史上是十分独特的存在。在中国古代,特别元代以前,瓷器审美的主流是看重瓷器的釉色,釉色以玉为美,瓷器的色泽越接近玉石便越受推崇。而长沙彩瓷却以彩色另辟蹊径,在“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中划出一道靓丽的色彩,与青瓷、白瓷形成“南青北白长沙彩”三足鼎立之势。

李建毛介绍,因为与主流审美不同,长沙窑烧制的彩瓷起初大都面向海外市场。但随着时间发展,原本用于外销瓷器的彩绘技术与中国的诗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形式创新。正是这种创新精神,让曾经不起眼的长沙彩瓷因它独特的设计而载入史册,在千余年后被视若奇珍。

目前,长沙彩瓷已经得到了许多陶瓷专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在收藏界亦小有名气。作为长沙铜官窑博物馆的“看门人”,瞿伟说,由于社会各界对长沙彩瓷的关注和保护,直至今日,在长沙湘江之畔的彩陶源村,人们烧制彩瓷的窑火仍未熄灭,在这里仍然能看到釉下彩绘、模印贴花的工艺传承,甚至有机会亲身参与模拟长沙彩瓷的整个制作流程。

微信图片_20230828105330.jpg

纪红建为读者签售。

瞿伟介绍,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位于彩陶源村,馆内设有“黑石号”文物专题展览,展示了162件(套)海外回归的“黑石号”出水瓷器,并采用1:1的比例还原“黑石号”沉船,再现了长沙铜官窑瓷器穿越惊涛骇浪外销远航的历史情景。

作为长沙窑收藏研究学者,林安曾参加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担任国宝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守护人。分享会上,林安为读者讲述了他和长沙窑的不解之缘 。“长沙窑在世界制瓷史上率先进入彩瓷时代,从此瓷器上出现了彩色。”林安表示,当长沙彩瓷沿湘江、长江,进入东海、南海、印度洋,去到波斯湾沿岸国家,最终进入红海来到埃及,在这条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上,长沙彩瓷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2/62/12995332.html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