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湘黔文学 查看内容

散文|故乡感怀 文/周玉清

2023-11-19 22:33| 发布者: cnxqw| 查看: 12370 |原作者: 周玉清|来自: 邵阳日报

摘要: 隆回县南岳庙镇塘现院子,那个雪峰山东南麓的普通山村,便是我一辈子魂牵梦绕的故乡。 塘现,即塘边之意。为什么取名塘现?因为村前有口百年古井,古井旁连着一大一小两口山塘。塘现村虽然地处湖湘偏隅,但民居栉 ...

       隆回县南岳庙镇塘现院子,那个雪峰山东南麓的普通山村,便是我一辈子魂牵梦绕的故乡。

        塘现,即塘边之意。为什么取名塘现?因为村前有口百年古井,古井旁连着一大一小两口山塘。塘现村虽然地处湖湘偏隅,但民居栉比,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溪流小桥,隐现于阡陌田畴之中。

       在我们那里,“坳”就是不太高的山。塘现村十个村民小组,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三坳(起石坳、浆泥坳、扫帚坳)夹两垅(塘现垅港、万里垅港),两溪穿垅过”的地理环境之中。两条溪流的源头,离资江支流西洋江,少说也有两公里。

      故乡的三座山,虽然说不上多么伟岸有气度,但山下的两个垅港,却被老天滋润得相当丰腴。记得20世纪五十年代,垅里的小鱼小虾,稠密得影响了禾苗生长。两个垅港的中央,分别都有一片古树林。古树林下,都建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文昌阁。古树林上,都有一群白鹭栖息。每到秋天,便常见“晴空群鹭排云上”的壮观景象。可惜,后来古树林被送进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土高炉”……

      村里最高最大的山是起石坳,奇特之处在于,四百米高的山顶上,斜矗着一块大约二十米高的巨石,气冲苍穹,甚为壮观。这座山的西北方向,连绵着植被茂密的一座又一座山林,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探寻过。

      我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就是在这座山的里外度过的。它既给予了我童年的快乐,也使我深深感受到生活的苦涩。1952年,我不满六岁,每天都要牵着将要使役的黄牛进山放牧。1953年,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家里新建了“三柱五挂”的小木房。按地方风俗的要求,我曾跟随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人,半夜上山“偷”早已瞄好的梁柱。与小伙伴上山爬树砍枝杈囤积柴火,是童年的必修课;每到春天的雨后,我们常常结伴进山采蘑菇,总会满载而归,晒干后贮存,作为平时待客的美味。每到夏天树莓成熟时节,红艳艳的树莓枝上,站满了叽叽喳喳寻食的小鸟。我们采摘树莓的小孩一到,小鸟们“轰”的一声冲散开来,漫天飞舞。特别难忘的是,我曾与大人一道,多次上山采摘“救命粮”之类的野果,剥“牛栏木”之类的树皮,挖能食的蕨类草根充饥……

       山下的村居里,常常能看到,村民做红白喜事时,演绎梅山文化的热闹场景。迎亲时,弯弯的山道上,一群人有的挑着彩礼货担,有的手持火铳、鞭炮。临近村口,多铳齐放,惊天动地;鞭炮齐鸣,震耳欲聋。亲人亡故,一般都会请一个或多个法事团队,几天几夜敲敲打打,寄托哀思。师公们装扮怪异,唱词凄美哀婉,催人泪下。我想,这也许是人世间最感人的悼亡文化。

      故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出发地。在塘现村,我如小草,顽强而又快乐地生长;如山花,默默而又灿烂地绽放。那时,故乡虽然偏僻、贫穷和落后,但她给我以生命的恩赐和文化的熏陶。岁月的长河汩汩流淌,离开故乡,至今已近六十年,但却从没有“他乡即故乡”的感觉。离开故乡以后的岁月,我行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也欣赏过世界许多地方的千姿百态,但回过头来,发现最美的风景,还是在故乡塘现村。

      2018年12月26日,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该铁路线上的拱桥铺隧道,从起石坳腹中穿过,并在出口处的塘现村,布局了“隆回西站(预留)”。自此,故乡塘现村连通了祖国的天南地北;自此,我对故乡的思念,从北京到隆回西,似乎有了更便捷的通途。

                            (周玉清,隆回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