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红军长征在隆回,红二、六军团曾驻地芭蕉塘村罗氏祠堂

2023-11-23 16:11|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6222 |来自: 盛世湘黔网

摘要: 1935年11月,贺龙、萧克将军率二、六军团从洪湖出发,经桑植、安化、新化、隆回、武冈、绥宁、会同、黔阳,渡沅水,走芷江、新晃,进入贵州玉屏。从隆回金石桥、六都寨、荷香桥、渡辰河(老仙渡)石板进入武冈石江乡 ...
                   《红军长征在隆回》之红军路
                            
                     叔叔送公粮

      1935年,我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渡湘江、爬雪山、过草地,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与刘志丹会师,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领导全国人民浴血抗战日军。
      1935年11月,贺龙、萧克将军率二、六军团从洪湖出发,经桑植、安化、新化、隆回、武冈、绥宁、会同、黔阳,渡沅水,走芷江、新晃,进入贵州玉屏。从隆回金石桥、六都寨、荷香桥、渡辰河(老仙渡)石板进入武冈石江乡罗子团(今属隆回县横板桥镇),罗子团(边的)老屋场有座罗氏宗祠,红二、六军团在该地设临时驻地,军部文工团在祠堂戏台演革命戏,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宗旨和道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和帮助红军北上抗日。
     当时我们属于武冈县紫阳莫家团十五保,叔叔才二十多岁,保长把征集好的军粮装好,把他叫来对他说:“你去石江(乡)罗子团(路上的)罗氏宗祠给红军送交公粮,开好收据就算完成任务。”
      早饭后他挑着一百多斤粮食(大米)上路,莫家团十五保与罗子团相邻,只有十多里路程,走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当他交了军粮,准备回家。这时一个中年军人,漫步走到他身边。他身材的魁梧,精神焕发,艰苦朴素,一身灰色旧军装,腰捆牛皮带,灰色军裤膝盖补了双补钉,扎绑腿,穿草鞋,走到他身边,亲切而和谐地说:“小伙子,你是那里人,姓什么,家里有些什么人,多大年纪。”叔叔不好意思地说:“我姓邱,名俊山,二十二岁,武冈县紫阳乡莫家团十五保人,家父中药医生,姊妹三个,兄弟一人。”“好、好,独子在家侍奉父母”,说完,伸手给叔叔扣好风纪扣。
       这时,一个身挎盒子枪的红军战士急急跑来:“报告首长,祠堂失火。”“命令战士们全力抢救。”说完急急向祠堂跑去。“这个人是谁?”看到他远去的背影,叔叔忙问一位收粮的战士。他是我们红二六军团的军团长萧克将军。哎呀!红军军团长如此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亲切和蔼,与国民党的军政长官相比,乃天地之别矣!如果自己不是独子,还真想去当红军呢?无奈只好默默地往家走。
       罗氏宗祠地势较高,离水较远,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又是砖木结构,根本无法扑救。事后萧克将军只好带上军需处长亲自上门找族长及首士们赔礼道歉,协商善后事宜,用红军的长征军费照价赔偿。族长和首士们个个赞叹不已,红军乃仁义之师,是真正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军队,天下少有。

              
               
              攻打武冈

       红军休息几天后,从老屋场出发,经沙子坪、(蓄鱼塘、寨底下、洪木井、茅塘、许家)、渡(过)西洋江南岳庙石(板)桥,经石江、竹市,进驻古镇高沙,准备攻打武冈县城。高沙离武冈仅四十余里。因为武冈县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以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要想强攻,那是天方夜谭,所以就不能强攻,只能智取。萧克将军亲自化装侦察,并秘密派人与城内的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城里一位客栈唐老板是地下党员,他秘密出城与红军总部商量,由红军战士化装进城,里应外合,消灭县城保安团。
       红军进驻高沙,保安司令(团长)谢宝贤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忙命令手下严加防守,严格盘查进出城百姓,只要可疑,立即抓捕,格杀勿论。谢宝贤是武冈县黄桥(洞口)镇人,他胖得象猪,肥得流油。人称谢壮猪,他疑神疑鬼亲自带人盘查,红军战士化装进城,都是男子汉和陌生人,觉得情况不对,形势不妙,忙下令关闭城门,严加搜查盘问。我二十名红军战士被谢宝货杀害,并将头颅悬挂城门示众(当时我父亲撑船在武冈等货,看到了屠杀红车的现场),红军只好放弃攻打武冈,从高沙向西进入绥宁瓦屋,渡竹舟江进(入黔阳),后过草地与陕北中央红军会师。
      
     
     (备注说明:湖南隆回罗开礼家族原罗氏宗祠,位于原邵阳与武冈交界处的原老屋场村,现湖南省隆回县南岳庙镇(原属沙子坪乡)芭蕉塘村,在镇境东北部。北毗金星村,南邻寨建村,东接造端村,西连沙子坪村。县道在村东自南向北穿过,南面与北面多山形成峡谷,小溪从田垅中流淌着。古院落二口古井、十二口山塘散布其中。村居大都依山而建且隐在山坳之中。古时只有一古老院落,即芭蕉塘罗家老院子。随人口不断增多,人们陆续迁出,建立新居宅地,久而久之原宅地称之为“老屋场”,沿袭至今变为原村名。先后属于永州道、宝庆府、武冈州。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邵阳县析置隆回县,老屋场村分属隆回县。1995年,撤区并乡,南岳庙乡、沙子坪乡合并为南岳庙乡。2014年,撤乡改镇。2016年老屋场村与寨建村合并为芭蕉塘村。先后作为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和抗战国军74军51师153团、100军19师57团、74军暂6师芙蓉山阻击战驻扎地的老屋场芭蕉塘罗氏祠堂,曾经规模宏大,气势巍峨,远近闻名。相隔十年,历经两次火灾,为红军长征和国军雪峰山抗战胜利做出过积极贡献。

                    本文来源于隆回县党史办主任罗斌主编的《红军长征在隆回》(简本)

                                                                   一审:刘    银
                                                                   二审:肖    静
                                                                   三审:罗文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