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雅医院“国家医疗队”在赴贵州扶贫期间,专程来到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的湘雅村,探访湘雅医学院抗日期间的办学旧址,缅怀先辈业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公开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继上海沦陷后,武汉、长沙也相继告急。为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时任湘雅医学院院长张孝骞力主将湘雅医院迁到安全的地方保存下来。经多方考察与讨论,最终学校决定搬迁至贵阳。 1938年10月,经过艰苦的跋涉,湘雅医学院的师生们初到贵阳,暂住在东山的大庙中。在张孝骞院长的努力下,经贵阳的湖南会馆帮助筹划,湘雅医学院在离贵阳城次南门外两公里的石洞坡长沙义园租用了一块土地修建校舍。在石洞坡的山腰上,学院先后建起了三栋两层的教学楼,以及两排平房作为厨房、宿舍,看上去就像一个规模不小的山村。1939年4月,学院建成后,张孝骞院长叫总务人员在医学院大门前挂上了一块木牌,上书“湘雅村”三个大字。 在“湘雅村”的近6年时间里,湘雅医学院坚持在战火中办学行医,湘雅学子继续在严苛的条件下完成学业。同时,也有不少湘雅先辈或投笔从戎,或救死扶伤,积极投身于抗日事业,给贵阳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抗日战争结束后,湘雅医学院迁回了长沙,但“湘雅”两个字却在贵阳这片土地上落户生根,成为了湘雅人抗日历史的见证。 如今的“湘雅村”成了一处公交站名,保留在了贵阳的交通服务系统上,虽然湘雅医学院的旧址已经不存,但“湘雅社区”、“湘雅派出所”等名称使得湘雅的印记在这里随处可见。国家医疗队的队员们表示:正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前来探访贵阳湘雅村,更具有一份特别的意义。湘雅先辈一边积极投身抗日,一边继续办学行医,让我们觉得非常自豪与感动。回顾历史,在当年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下,先辈们筚路蓝缕地创造了湘雅的辉煌;而现在是和平繁荣年代,特别是有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当代湘雅人应加倍努力,为了湘雅复兴贡献力量。 为此,副院长雷光华特意书写下了一副对联,以纪念抗日战争期间湘雅人不忘家国使命、奋斗前行的精神: 湘水北去难忘颠沛流离办学有继不坠抗日青云志; 雅气西来历经战火硝烟行医无辍难舍悬壶家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