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趟成永恒 ——家乡人民眼中的成思危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因病于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成思危祖籍湘乡虞唐镇白石峰村。惊悉成思危逝世,家乡人民无比悲痛。他留在家乡的身影和亲切话语成为乡亲们心中永恒的怀念。 7月13日,记者分别采访了跟成思危有过接触的几个湘乡人,听他们追忆他们眼中的这位老乡。 成时云:他是一位重视教育的好领导 2008年10月31日,成思危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退下来不久,就回到湘乡老家视察。这是他平生唯一一次回老家。 他首先来到东山学校了解发展情况。他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指出,东山学校拥有100多年历史,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母校,要切实保护好这所历史名校,有关部门要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努力把百年名校建设得更好。随后,他又马不停蹄,来到了家乡的苏坡中学,这里以前是成氏私塾。 “当时,听说成思危要回老家的消息,我们都感到非常欣喜。”苏坡中学原校长成时云说起成思危来苏坡中学的那天仍历历在目。 “在交谈中感觉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成时云告诉记者,当天成思危一下车,他便迎上前去想跟成思危握手。工作人员挡住了他。但是,成思危跟工作人员说,“没关系,回家了,我要好好问候我的乡亲们。” “虽然他并没有在我们学校就读,但是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关心的。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经济只能管今天,科技可以管明天,只有教育才能管好后天。因此,再困难也要把教育搞好。’”成时云说,临走之前,成思危还殷殷嘱托:一定要将家乡的教育办好。当得知当年是湘大建校50周年,他当天还来到湘潭大学,向全校3万多名师生员工表示祝贺并致以亲切问候。 陈丹凤: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首长 “之前只在报纸和网络上见过他的照片,从未见过他本人,想不到我结婚时跟成老还一起合了影,真是太幸福了。”民建湘潭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陈丹凤说。 陈丹凤说,“2013年5月8日,成老来到湘潭盘龙山庄大酒店作‘智慧城市建设助推城镇化’专题报告,巧合的是那天正好是我的婚礼。”陈丹凤说,婚宴散席后,正好看到成思危一行人向她迎面走来。见状,她立马从包里拿出婚礼簿,希望能够求得他的题字。 成思危说,中央有规定不能题字。听到这句话后,陈丹凤心里有点小小失落。当成思危听说,陈丹凤是民建的会员,又是湘乡老乡,并且今天是她的大喜之日,主动地对陈丹凤说:“今天是你们的大喜之日,是主角。来,你们夫妇俩站中间。” “早就耳闻,成老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那天一见果不其然。”陈丹凤对记者说,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首长。 成燕瑞:他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好叔叔 “我总共跟叔叔见过3次面。见面次数不多,但是从一些细小的事情可以反映出他是一位勤俭节约的人。”今年75岁高龄的成燕瑞是成思危的堂侄。1999年5月7日,成思危和夫人舒允宜给成燕瑞写了一封信,委托他帮家中的曾祖父母修葺坟墓,并嘱托坟墓一定不要修得太过奢华,跟周边的墓地规格一样。说着,成老给记者发来了一张成思危亲笔信的照片。 信中,成思危提出了6点建议,其中包括:修建祖坟必须要向城建部门反映情况,了解该地区的远景发展规划,以免再次迁坟;墓要修建得实用,不要太高出当地水平,要注意政治影响;政府号召办丧事从简,我们理应带头响应,而非反其道而行之;征地费和购棺木的费用尚可节约,其他费用也应相对减少…… “我也听亲戚们说,他在北京家里也是非常节俭的。”成燕瑞说。 王填:他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好老师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谈起与成老相识的点点滴滴,话语中多了几分凝重。 2004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填敲开了成思危办公室的大门。成思危热情接待了他。当听说王填也是湘乡人,心中的那份乡情顿时油然而生,不断说要回家看看,看看湘潭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回老家去给自己的祖辈扫墓等。 王填清楚地记得成老跟他说的几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自古以来湖湘之地不缺能文能武之人,但是缺的就是有名的商贾,希望步步高能够再接再厉,为湖湘文化增光添彩,要有产业报国的远大抱负,为推动湖南商业力量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基因。” “这些话也成为了我这些年来不断努力奋斗的动力。”王填说,很多人把成老当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老师,不断给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想办法、出点子。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股市和投资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是值得敬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