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银杏尚黄。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11月上旬的一个下午,记者走进这座掩映在岳麓青山之中的传统庭院式建筑。书院内,书声依旧琅琅,同学少年三三两两从身边经过。即便是阴雨天气,游客照样熙来攘往。 书院大门前,悬挂着那副名闻天下的对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大门联)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宇翔撑着一把黑色雨伞,笔直地站在岳麓书院大门前,等着记者的到来。雨洗后的清俊山色与古朴厚重的门庭,衬得身影格外儒雅。 “来,与历史、与先贤、与未来对话!”站在庭院前,陈宇翔与记者一道,仰视这副穿越时空、名震天下的岳麓书院大门联。 朱张意气 毛蔡风神 此联撰于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矅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上下联分别集《左传》《论语》名句而成,不是“原创”。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成语“楚材晋用”的出处,袁名矅改“虽”为“惟”。 此处的“惟”不是“惟有”“只有”,而是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是作为语首助词引出主语“楚”。 下联“于斯为盛” 出自《论语·泰伯》: “唐虞之际, 于斯为盛” 。此处,“斯”是指“在这里”。 表面的意思,这副联可以理解为:楚地人才辈出,在这里尤其兴盛。 许多人认为这是湖南人狂妄自大的写照,也有许多湖南人因此陷入无尽的自我陶醉。 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副联? 在岳麓书院大门前,陈宇翔曾无数次向来访的客人讲解此联,面对记者的采访,陈宇翔依旧从最基础的典故讲起。期间,不断有游客围过来,与记者和专家一起探讨。 大门门厅处还有另外一副长联,由已故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马积高撰,著名书画家曾晓浒书,联云: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陈宇翔指着此联告诉记者,这未尝不可以看成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解释联。“以联解联,真是绝妙!”有游客接上话头。 ——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八个字,概括了“惟楚有材”的所有荣光。 (苍翠树林掩映中的岳麓书院,绿意盎然。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也就是公元1167年,9月8日这天,37岁的朱熹从湘江码头登岸。他此番是为了拜访34岁的岳麓书院主教张栻。接下来两个多月,朱张二人的聚会,把岳麓书院推向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岳麓书院讲堂最醒目之处置放着张栻所撰的《岳麓书院记》,他在其中提到,书院不是读书人群居扯淡之地,不是为了栽培科举利禄之徒,不是为了学习言语文辞之华巧,书院最重要的使命是“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何谓学校、何谓教育、何以成为真正的知识人,八百年前,张栻似早有先觉,已然草蛇灰线地埋下“惟楚有材”的伏笔。 钱基博在《湖南近代百年学风》一书中这样描述湖湘俊彦之气象:人杰地灵,大儒迭起;风气自创,能别出中原人文以独立;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 岳麓书院做到了! 你看,朱张意气,船山烛火,曾左烈业,毛蔡风神。晚清之中国,湖湘士子如井喷潮涌,代不乏人,在近代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们中的多数精英,都是从岳麓书院走出。从书院走出的这些“楚材”,哪个没受过斯人斯语的影响呢? 记者随着陈宇翔穿过大门,沿着中轴线一直向里走,来到讲堂前。这里有一块“实事求是”的牌匾。 这是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校训。1917年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时,校长宾步程将其悬于讲堂之上,意在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从实践入手,崇尚科学、探求真理。青年毛泽东和蔡和森都曾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深受“实事求是”学风熏陶,提倡“要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岳麓书院时就指出,岳麓书院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 记者发问:“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与“实事求是”又有何关联? 陈宇翔的回答言简意赅:对岳麓书院的师生而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关键是要培养或成为经国济世的栋梁之材。岳麓书院育才成才的核心理念是传道斯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则是始终必须遵循的思想方法和行事作风。 岳麓书院辈出的人才及其重大贡献,使“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名联,虽说霸气尽显,却也让人心悦诚服。 于斯为盛 时代气象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面对莘莘学子,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对岳麓书院,我是一直心有牵挂。” 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时,陈宇翔就在现场。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为记者解联。) 陈宇翔对总书记的一句话感受颇深。总书记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斯”,不仅是指这个地方,也是指这个时代!勉励同学们一定要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传统意义上,“惟楚有材”联多取其空间义,指楚地人才众多,而岳麓书院尤为兴盛,这是客观事实;而总书记的解联更多的是从时间义来理解,一是指我们这个时代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希望在新的时代,能培养和涌现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总书记的考察、调研,把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总书记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全新解读,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这副名联的内涵和外延,把岳麓书院的历史价值全面延展到了新时代。 “总书记的解联是对我们的期待和期许,更需要岳麓书院的老师和学生时时自省,”陈宇翔认为:“是时候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副对联了。” 他觉得,对内可分两个层面来理解:对老师而言,这是一种自省,每个在岳麓书院的老师都要站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联前拷问自己,有没有能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对学生而言,也应躬耕自审: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 对外而言,这是世人对岳麓书院、对湖南大学的更多期待和更高期许。诸多先贤在列,现在的岳麓书院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采访当日,岳麓书院正在准备一场为期一周的盛大的学术活动——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台湾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研讨周”。 查阅岳麓书院的“官微”,这样的学术活动一年到尾从不间断。 你看,这不就是“庭院深深高深气象,莘莘学子活泼天机”吗? 2017年,岳麓书院海外学术交流中心成立。这个中心与众多在汉学研究、东亚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国外一流高校,建立了实质性联系,互派师生交流人才与学术。目前,岳麓书院引进了14名外籍教师及海归博士,他们多是毕业于哈佛、牛津等世界知名高校。书院教师中,也大多有海内外名校访学或讲学的经历。 走出去、请进来,目的也是能继续“惟楚有材”。 今天的岳麓书院,把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这也是对社会期待的回答和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完全可以理解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可以而且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总书记的讲话和期待,也是对岳麓书院、对湖南大学乃至是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发出的灵魂拷问。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说到此处,陈宇翔很是激动。 采访完毕,走出岳麓书院大门,回首再次看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振聋发聩的对联。 记者再生叹谓:没有伟大的时代,没有恰当的机遇,任你再“人杰地灵”也无法成就丰功伟业。湖南人的独特性格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正如可以发生巨大化学反应的两种化学原料,缺一都不可有大变。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时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理应被当做一个期许,一种动力:希望优秀的人才降临湘楚大地、降临我们这个时代,并且越来越多。 (岳麓书院游人如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对联的头顶,是层林尽染的岳麓山,更上面,是广阔时空里灿烂的星河。 关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理解与诠释,正在进行,还在继续。 记者手记 孔孟之道不息 洙泗之水长流 朱玉文 季春谷雨,我和我的同事第一次走进岳麓书院,从“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的长联开始讲述湖湘经典楹联背后深厚的内涵;至孟冬时节,我们再次走进岳麓书院,一同仰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千古大联。 历时8个月,50位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穿行于全省14个市州的山川田畴,奉献出40余期的楹联大餐。 我们能感受到“才与福难兼,地因人始重”的思辨,感悟出“但到半途须努力,要登绝顶莫辞劳”的豪情,领悟到“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的中国式浪漫,体会出“天高地迥,心旷神怡”的辽阔……在对称成双、平仄有序的韵律里,体悟圣贤先哲在湖湘大地上留下的深邃哲思与厚重期许。 这一副副楹联,就是湖湘大地文脉深广、文气纵横、文运昌明的最好证明。 我们以楹联为切口,深刻理解着湖湘精神与湖湘文化:湖湘文化是“道南正脉”,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典范,有其独特的价值特质和精神品质。这是一种既源于地域又超越地域,既坚持道统又引领潮流的主流精神和文化。 我们以楹联解读的方式,更见证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绵延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承孔孟之道而不息,源洙泗之水而长流。 巍巍中华,大风泱泱。 探寻楹联文化,薪火相传,日月经天。 仰望历史星空,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以楹联之名,立民族之根,铸大国之魂,光耀复兴之路。 《楹联里的湖南》,2024再出发。 点评嘉宾:陈宇翔 陈宇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和研究的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湘文化等。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201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计划培养对象(2004);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2016年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周红泉 朱玉文 王华玉 撰文/朱玉文 朱晓华 刘乐 摄影/戴钺 童迪 辜鹏博 剪辑/戴钺 设计/李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