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雪峰山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3-2035年)之二

2024-1-7 21:24|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1727 |来自: 湖南省文旅厅

摘要: (十三)旅游服务要素升级工程重点支持新宁崀山景区提质升级,支持洪江古商城、芷江“一园三馆”、大花瑶虎形山、云山、紫鹊界梯田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度挖掘雪峰山美食文化,打造花瑶美食、宝瑶美食、武 ...
    接前之一
(十三)旅游服务要素升级工程
重点支持新宁崀山景区提质升级,支持洪江古商城、芷江“一园三馆”、大花瑶虎形山、云山、紫鹊界梯田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深度挖掘雪峰山美食文化,打造花瑶美食、宝瑶美食、武冈味道、溆浦味道等“雪峰山味道”特色美食系列。
鼓励发展精品主题酒店、野奢度假酒店、房车营地、青年旅社、森林木屋、星空帐篷营地、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度假非标住宿设施。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民宿品牌,重点扶持崀山、紫鹊界、大花瑶虎形山、雪峰湖、洪江古商城等重点景区周边以及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的民宿集群发展。
打响“雪峰山礼物”文化旅游商品系列品牌,培育黔阳冰糖橙、会同魔芋、雪峰山鱼腥草、新化黄精、安化黑茶等国家地理标志商品,做大做强“千亿湘茶”“百亿黑茶”“湘品出湘”品牌。
丰富雪峰山传统演艺项目和新型业态的节庆活动,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演艺剧目,开发实景演艺、沉浸式剧本杀等特色化夜间文旅体验项目。提升《花瑶喜宴》、崀山瑶家非遗展演、《一代洪商》沉浸式演艺等文化旅游演艺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推出“雪峰山的年味”等节庆主题活动,丰富苗族四月八姑娘节、阳雀坡腊八节、花瑶讨僚皈、沅陵龙舟赛等特色节庆活动。
(十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工程
推动智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博场馆、4A级以上景区和旅游度假区高速通信网络全覆盖,完善智能化设备部署,远程监管、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AI旅游线路设计等智慧服务全覆盖。支持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乡村旅游点、智慧文旅小镇、智慧文化场馆等建设,探索开展文旅场馆及景区数字化转型试点。完善“无障碍旅游”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区域无障碍服务体系,引导区域无障碍旅游。提升旅游便利化服务能力,促进电子信息服务无障碍化,加强旅游服务“语言无障碍”功能建设。
(十五)文化和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工程
加强区域联动营销,推进雪峰山区域4市积极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以大会为平台和抓手,深化区域合作,跨区域培育文化旅游“黄金线”,推动4市16县市区文化旅游活动的共谋共建共享,推进旅游要素流动无障碍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区域营销一体化。高效运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开展旅游营销宣传推广,围绕“神韵雪峰”品牌形象,突出“雪峰山精神”,讲好“雪峰山故事”,打造多维度网络宣传矩阵。开发“高铁游雪峰山”“周末游雪峰山”“低空游雪峰山”等航旅产品,开展“自驾畅游雪峰山”等主题活动。实施文旅节会行动计划,重点策划举办雪峰山国际山地旅游节、雪峰山国际和平文化旅游节、雪峰山国际非遗文化艺术节、雪峰山国际乡村丰收节,策划自驾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节、花瑶文化艺术旅游节、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暨和平与发展论坛、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高峰论坛等高层次节事活动。
加强区域文旅交流合作,组建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联盟,着力推动张吉怀旅游共同体、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武陵山旅游联盟、湘桂旅游圈建设,形成区域营销联盟。大力推进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联盟与长株潭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黔桂滇、长三角城市群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展跨区域联合推广活动,实现区域资源共享,联合营销、融合营销、跨域营销。
(十六)雪峰山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雪峰山生态廊道促联保、生态环境促联治、生态补偿促联管,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促进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积极鼓励雪峰山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修复、水系廊道、组团绿廊、防护绿廊、节点公园建设工程,高标准构建雪峰山生态碳汇网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大力推进雪峰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协同推进武陵山、南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构建雪峰山生态涵养带。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实施开发空间管控,划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明确正面与负面清单,建立雪峰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目录,推动项目有序提质升级,为区域高质量留足发展空间。

四、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统筹协调
按照“省统筹、市协调、县实施”原则,建立健全雪峰山文化和旅游发展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机制,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雪峰山区域统筹发展、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加强湘西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领导,加强怀化、邵阳、娄底、益阳4市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加快推进规划实施,细化落实地方责任分工,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确保各项任务措施有效落实。
(十八)培育市场主体
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文旅产业体系。支持文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合作、品牌输出、转制上市等形式做优做强,拓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培育根植雪峰山的文旅骨干企业和大型集团。支持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洪江古商城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文旅龙头企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加快文旅企业创新创业,引导返乡入乡人员发展民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支持雪峰山文旅行业协会建设,在行业自律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标准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十九)健全发展机制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全面推行雪峰山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探索集团+景区、景区+经营权租赁、景区+合资股份制等多种改革创新模式,为雪峰山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完善雪峰山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制定文旅融合发展评价体系,建立重大文旅项目评价制度,加快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制度创新和经验复制。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加强雪峰山区域资源要素整合,促进省内合作和省际联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向雪峰山文旅资源优势的区域集聚。建立富民共享机制,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雪峰山当地群众合理分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经营收益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品质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二十)完善政策保障
创新用地政策。探索建立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机制,推动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将文旅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优化经营性旅游项目用地政策,研究出台乡村旅游“点状供地”政策,加强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用地政策保障。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文旅用地供应模式,建立土地收储机制,鼓励各类资源参与重点产业项目开发。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存量工业用地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加强规划管理与调控,提高集约利用水平,让失地农民享受文旅发展的好处与福利。
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各级产业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对文旅项目开发的支持,落实国家对文旅行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研究设立雪峰山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针对小微文旅企业以及兴办信息化和高新技术文旅企业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更优惠的减税免税政策,创新实施多元的投融资机制,因地制宜规范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双赢。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金融创新支持古村古镇保护,创新推出“古村古镇金融贷”开发模式,试点雪峰山区域古村落古镇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实现其生态和经济价值。
出台文旅消费政策。落实中央、省市促进文旅消费政策,鼓励各地制定相关补充政策,提高文旅消费质量。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力度,鼓励景区、乡村旅游区实行淡旺季票价、非周末促销价。落实文旅惠民政策,实施门票打折、对特殊人群免票等惠民举措,开发“湘人游湘”文旅产品。
落实办会政策。支持雪峰山市县(区)积极申办省级、市级旅游发展大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落实承办地专项资金和配套扶持政策,提振文旅行业信心,激活文化和旅游市场。
(二十一)推动区域协作
强化品牌共用、市场共建、政企合作、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和合作共赢发展理念,建立4市文旅协作发展机制,有效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区域文旅营销、文旅市场监管、旅游安全救援、智慧文旅服务、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做大做强“神韵雪峰”品牌。支持成立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联盟,搭建政企合作平台,助力雪峰山区域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十二)优化人才队伍
进一步优化文旅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的人才管理体制。组建人才智库,重点推动文旅消费集聚区域人才培养。建立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为雪峰山建设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
(二十三)聚力共同行动
健全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制,研究落实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启动雪峰山品牌宣传推广计划,共同打造“雪峰山国际山地旅游节”品牌、共同开发雪峰山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开展雪峰山旅游专项营销、共同探索非遗文化数字资产、共同成立“雪峰山古村古镇金融贷”平台、共同谋划“雪峰山领头人计划”、共同策划“雪峰山村企互助计划”等共同行动,打造雪峰山世界知名山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