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科教 教育资讯 查看内容

邹联克:奋起“职”追 出彩“黔”途—— 贵州职业教育10年奋进路

2024-1-16 22:21| 发布者: cnxqw| 查看: 69410 |原作者: 邹联克|来自: 贵州日报

摘要: 提要:全省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确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冲刺”的攻坚原则,以“六双”策略路径为引领,全力以赴强支撑、明晰思路促改革、持之以恒走新路。贵州职业教育以全新姿态汇入提质 ...

提要:全省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确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冲刺”的攻坚原则,以“六双”策略路径为引领,全力以赴强支撑、明晰思路促改革、持之以恒走新路。贵州职业教育以全新姿态汇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洪流,书写了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的贵州奋进之笔,探索发现欠发达地区办特色大职教的发展方向。

 

水110002.jpg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一等奖,这是该校连续三次获得“国赛”一等奖(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清镇职教城时强调:“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职业教育的特殊关爱和殷切嘱托。全省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确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冲刺”的攻坚原则,以“六双”策略路径为引领,全力以赴强支撑、明晰思路促改革、持之以恒走新路。贵州职业教育以全新姿态汇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洪流,书写了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的贵州奋进之笔,探索发现欠发达地区办特色大职教的发展方向。

 

10年奋进,贵州职业教育走出的是一条以“背水一战”为精神支撑的后发追赶之路

 

10年前的贵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仅为7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6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8个百分点;特别是中等职业院校的“多、小、散、乱、弱”成为贵州教育发展的最大软肋。“时不我待,攻坚克难,背水一战,后发追赶”,成为当时贵州教育的关键词。

 

一是在发展保障上,推动“三个率先”全力冲刺。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中职教育。贵州省人民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提出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发展三年免费中职教育,各级党政机关压缩行政办公经费5%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同时,通过积极向中央争取、鼓励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114亿元,在全国率先编制《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成为当时全国第一个地方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研究出台《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清镇职教城建设纳入重点工程。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地方职业教育条例。《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于2015年1月15日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3月1日起颁布施行,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成为全国首部地方职业教育法规,为加快贵州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

 

二是在战略选择上,实施“百校大战”精准突围。在教育“9+3”计划决策部署后,贵州省充分研判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借鉴我党我军抗战时期“百团大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做法,2013年全面启动中职“百校大战”。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围点打援,逐个歼灭的方式,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为贵州省中职学校实现从积弱不强到百花齐放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施中职“百校大战”,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办学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善。仅一年时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就提高到68%,较2012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

 

三是在规划布局上,坚持“城产教景”融合发展。推进职教园区、产业园区项目组合式集聚,一个个现代化的职教园区在黔中大地拔地而起。构建起以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以“黔北经济协作区—遵义、铜仁职教园”“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毕节、黔西南职教园”为“两翼”,“三州”文化旅游区和部分县级职业学校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特色空间布局。经过10年优化发展,全省中职学校从234所优化到184所,高职学校从35所增加到49所,在校生突破100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达到49.6万人。建成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9所、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3所,建成1所职业本科,职业本科教育实现突破。

 

10年奋进,贵州职业教育走出的是一条以“技能贵州”为目标导向的改革提质之路

 

贵州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重要先手棋,印发实施《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新增5亿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争取教育部支持,建立部省共建机制,出台《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社会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为行动目标,启动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育人体系,让技能成才有路径。1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中职强基工程和中职示范校建设深入推进,中高职协同发展系统实施,建成93所中职强基校、48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为高等职业教育建成了一批基础技术技能培养工作扎实的优质生源地。高职专科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23所省级“双高”校,3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校,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加速成长,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科职业学校建设实现突破,2021年,通过合并转设建成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打破了贵州职业教育止步于高职的天花板,贵州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更加健全。深化职教高考改革,大力推进分类考试招生,有60%以上高职学生是通过分类考试招生进入的。实施职业院校学生中高本一体化培养,协同推进育人模式创新,推动五年一贯制、“3+3”中高职贯通、专升本联合培养、“3+4”中本衔接培养等多种组合式贯通培养模式并举,中高本对口共建、协同发展,让职教学子不仅能够上专科,还能读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吸引力显著增强。

 

二是提升办学质量,让职业教育有学头。坚持产业导向,按照高职不超过5个专业群25个专业、中职不超过3个专业群15个专业的原则,自上而下完成专业优化调整。推动职业院校与全省32个特色产业链紧密对接,探索构建以产业链为导向的集群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7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4个省级骨干专业,支持建成职业教育集团(联盟)36个,建设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21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4个。制定《贵州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州激励实施办法》,按年度开展改革成效明显市(州)评选,对产教融合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州)予以激励。会同省发改委推动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分批评选46家企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贵阳市作为产教融合型城市,与国家同步构建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格局。对接贵州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分批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辟产教融合发展新赛道,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在贵州落地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显著增强。近2年高职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85%左右。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紧密结合贵州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项目引领职业院校改革提质,从“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到“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再到“技能贵州”建设行动计划,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黔匠工坊、精品课程等质量建设项目支撑起贵州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育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以赛训结合为引领,大力推进“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校赛为基础、市赛强支撑、省赛重选拔、国赛为引领”的竞赛体系,着力营造“个个有技能、处处能竞赛、人人能出彩”技能竞赛氛围,贵州职业教育在全国赛场上,展现出一道奋起“职”追的亮丽风景,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贵州职业院校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累计获奖达167项,斩获一等奖17项,其中高职组14项,贵州代表队获202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佳进步奖,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赛项国赛一等奖,实现了贵州中职学校教学比赛的历史性突破,也实现了县级职校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三是落实育训并重,让职前职后有发展。全面推进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0年来,坚持引导职业院校将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作为重要办学内容,将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纳入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监测、“双高”评选、质量提升项目支持的重要指标,推动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响应国家号召实施高职扩招,3年扩招4万余人,支撑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6.2个百分点,每年面向社会平均输送高水平技能人才12万人。通过“技能贵州”项目引领,在全省职业院校布局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等,全省职业院校年社会培训量70万人次。会同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行动,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159所中高职院校全部纳入认定机构备案。创新推进学校专业设置与职业(工种)、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校教学过程和结果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四个对接”机制,职业院校毕业生按规定颁发技能等级证书,鼓励院校教师参加技能等级认定,实现了院校、学生、教师3个全覆盖。统筹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指导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地方特色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全省职业院校布局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1132个,申报证书266个,试点覆盖全省所有高职和一半以上中职学校。职业学校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四是服务终身学习,让匠心逐梦有平台。贵州职业教育始终坚持面向人人,并为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10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用数字化赋能,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支持先学习再就业、先就业再学习、边就业边学习,主动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有机衔接,积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全省共有3所成人高等学校和37所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开展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占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10%左右。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聚焦农村未上学和低学历劳动力,实施学历和技能培训,有力提升国民受教育年限和素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设,推进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在全省建立了35个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建设省级示范基地58家,到2025年,社区教育教学点将达到1000个,现已初步形成省市县乡村的五级办学体系。支持贵州开放大学建设,印发实施《贵州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按照“大学+平台+体系”的建设目标,推动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省建立了91个社区教育教学点,依托开放大学网络平台为社会提供了62万个数字学习资源。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现已建立2个面向高校的学分银行、88个学分银行工作站,覆盖全省的学分银行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10年奋进,贵州职业教育走出的是一条以“富民兴黔”为价值追求的惠民发展之路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到“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贵州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为民惠民”主旋律,将职业教育办成了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脱贫致富的“直通车”、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促进就业的“增量池”。

 

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展现时代担当。以“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目标,贵州创新开展教育精准脱贫扶智、自强行动和造血工程三项行动计划,助力同步小康,助推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坚持精准衔接。2015年起,每年组织优质职业院校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开办精准脱贫班,重点招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招生6000人左右。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机制,确保招生、资助、培养、就业等关键环节精准化。坚持育训结合。充分利用职业院校资源条件实施“造血式”扶贫培训,创新实施进村入户培训、“研学产销”一体化、“师带徒”、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培训模式,实现全省农村建档立卡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近10万人次,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坚持产销对接。通过平台统购和院校定点相结合,组建“校农结合”联盟,推进联盟院校在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贫困生招生培养、产业扶持、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贫困地区有序对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志智双扶,贵州职业教育在精准培训的同时,按照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重点推荐等方式,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结合、学生与员工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确保困难家庭学生职校毕业后都能实现顺利就业。坚持精准资助。平均每年投入20亿元以上资金健全精准资助体系,实施定向招生,切实增加困难群众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保障有公平的上升通道。通过3年中职或高职教育,将困难家庭学生培养成德技兼备、自立自强、阳光自信、人生出彩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发挥优势助力居民增收致富。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制定《贵州省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两个统筹、分段培养”,即由市县统筹对象摸排、区域中等职业学校统筹开展培训并将培训对象统一录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非全日制招生系统实施动态管理,按照文化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分段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学员生产经营实际和农时季节特点,创新教学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实施“11+4”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专业设置模式,紧密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设置了种植(含园林)、设施农业、养殖等11个固定专业,每个市州结合自身产业特色设置4个自选专业,挂牌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育实践基地500余个,建立起专业动态调整,人员定点编班,落实就近培训,实现本地就业的适应性培训体系,助力低学历或未上过学的劳动力人口提升学历、掌握一技之长,带动家庭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省线上教学、线下组织培训均达到阶段性学习任务41.9万人,学员通过培训提升后实现就业81461人。“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正在成为贵州职业教育最鲜亮的底色。

 

10年奋进,贵州职业教育走出的是一条以“对外开放”为发展引领的创新转型之路

 

贵州职业教育紧抓用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桥头堡优势,坚持在改革开放中推动治理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

 

“大开放”为主战略融入区域产业一体化。发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桥头堡等区位优势,借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发展,加强省内职业教育资源与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发展,重点开展专业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形成“沪遵职教联盟”“广东—贵州职业院校对口支援联盟”等一批东西部协作特色成果。积极打造职业教育“开放办学”高地,推动成立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创建以技术技能培训、教师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中国—东盟清镇职教中心和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别在东南亚、南亚、中美洲等地区建立了7个海外办学机构,5所高职院校先后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合作项目。

 

10年回首,厚积薄发。全省教育系统克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编制不够、产业不强等诸多困难,因势而谋、乘势而上,牢牢抓住职业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历史机遇期,围绕体系构建、产教融合,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率先突破”新路径,深化了“技能贵州”新模式,塑造了“产教融合”新优势,激发了“赛训衔接”新动力,推行了“数字治理”新举措,打造了“富民兴黔”新样板,贵州职业教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2022年,贵州省被国务院评为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全国仅有5个省入选。

 

过去10年,贵州职业教育从政府主导走向校企多元发展,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好贵州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贵州实际,在发展中形成规模,在服务中锻造品牌,在实践中凝练模式,在改革中强化内涵,担当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潜心办学、提高质量,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和多样化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统筹推进,畅通成长成才渠道,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推动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人才资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必须坚持项目引领和示范带动,把握好“欠发达地区办职业教育的基本省情”,在解决短板弱项中构建发展项目标尺,通过项目引领和资金支持提升发展内涵,以精准化的投入强化发展效益。通过打造一批职业教育示范项目,产出一批优秀成果,引领发展的同时,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凝聚全社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实施赛训结合,构建分层分类的多元竞赛体系,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尽展其才、人生出彩的机会。必须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桥头堡优势,把握用好东西部协作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整合资源、借力发展,发挥优势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品牌项目,提升贵州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贵州方案的能力和水平。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贵州职业教育从“百校大战启峥嵘”到“富民兴黔展担当”再到“技能贵州作示范”,改革发展步履坚定。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技能贵州”建设的政策支持持续强劲,“一体两翼多节点”的结构布局全面形成,聚焦“富民兴黔”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加彰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蹄疾步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条件更加充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贵州职业教育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为指引,站在更高层面、更广视角,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积极实践者、西部地区职教改革的典型探索者、贵州建设“四区一高地”的有力支撑者、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率先突破者的姿态,围绕“服务人的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贵州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服务特色教育强省”的历史使命,坚定“六双”策略路径,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技能人才资历体系,产教融合发展体系、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赛训结合实践体系、技能富民培训体系“六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贵州职业教育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率先突破,努力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贡献教育力量。

 

作者系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