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科教 教育资讯 查看内容

跨山海之情 走共赢之路 ——赴广东福建考察学习的思考

2024-7-17 22:55| 发布者: cnxqw| 查看: 19717 |原作者: 邹联克|来自: 贵州日报

摘要:   到发达地区考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借鉴经验、推动发展的重要方式,每次考察,都是激发思路、感受发展的增识之旅,都是推动合作、提升能力的交流之行。  印象粤闽,看到奋进向前的勃发态 ...

         

  到发达地区考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借鉴经验、推动发展的重要方式,每次考察,都是激发思路、感受发展的增识之旅,都是推动合作、提升能力的交流之行。

  印象粤闽,看到奋进向前的勃发态势。赴广东福建考察,最直观的是粤闽两地穿梭奔忙、播种希望的景象,所到之处无不深切感受到兄弟省份发展之美、奋进之美、教育之美。所见之事,无不深刻感受到粤闽两省发展活力足、经济强、创新多,根本在于支撑好,形成产业“顶天立地”、企业“铺天盖地”、教育“别有天地”的发展格局。笔者认为,粤闽两省发展的底气,在于高校争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智高点”“智囊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为新质生产力出人才出科技;注重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推动高等教育既向“上”走、也向“下”看,深刻把握国家战略布局、区域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提供最前沿的科学、实现最高效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感悟粤闽,找到共通借鉴的发展空间。粤闽两省共通之处、相融之点,都是当下贵州高等教育找准方向、做好定位、寻找路径、谋求发展的可借鉴经验。笔者认为,我省高校应当一同想清楚、讲清楚“立足贵州、发展贵州”的故事,从实力出发、从职责入手、从学科着眼,紧紧聚焦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精准聚焦省内相应的产业、区域和企业,积极推动对外合作,以人才共引、人员互聘、项目共做、学生共育、成果共享,共同创新和探索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服务发展体现导向,必须聚焦产业、紧跟行业。坚持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积极推动学科、专业与重大产业精准匹配,深刻把握布局之变、专业之变和育人之变,做好学科、专业调整的“加减法”,紧盯重大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学科专业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陈代谢”,推动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深化发展破解问题,必须考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借鉴粤闽经验,坚持“强化引导”“应用为王”,推动高校与企业技术联合攻坚,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建立资源共享通道;侧重应用型研究,在技术转化、解决产业技术难题上形成新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力量和资源优势,切实满足产业发展所需。

  对标粤闽,抓住跨越融合的历史机遇。贵州高等教育要主动对标粤闽等先进发达地区,在发展思路、境界视野、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服务效能等方面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拉高标杆谋发展,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境界大提升,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内化为能力水平,外化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要找准融点,串成教育合作的“链”。教育对外开放,“量的有序增长”是基础,“质的有效提升”是关键。近年来,贵州教育系统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软”“硬”兼施、内外发力,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上海、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等省份在教育方面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多元化办学格局。未来,要坚持全面梳理,系统盘点我省教育对外合作的数量、盘点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在凝练特色、找准差距、发现短板上下足功夫,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我省教育对外开放的思路。要精准指导,推动我省高校坚持念好“山字经”,以“贵州山珍+粤闽海味”为重点,不断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育交流合作的针对性、精准性。要积极争取,通过平台互联、课程互融、师资互动和学员互派,搭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融合互学的桥梁,实现“东才西用、西才东育”。要共建共享,与省外高水平大学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在前沿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培训、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发力,切实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深化“订单”培养,不断深化校企“订单班”合作,主动对接粤闽企业用工需求,聚焦我省职业教育,以人才“短缺”为触发点,将产教融合“起点”前移到人才供需“缺口”上,持续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形成匹配粤闽产业发展的教育新机制,持续扩大“订单”人才培养规模。要实现融通,形成教育合作的“片”。要立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特色、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大开放”引领、“大平台”支撑、“大资源”禀赋,对接粤闽高校资源,实施全方位对外合作,推动教育拓面提质,推动“跨”“融”结合,实现跨专业、跨学校、跨行业、跨省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校校融合、校企融合、校地融合,加快提升我省高校办学条件硬实力、增强教学质量软实力,全力做大教育规模、做优教育质量。要深化推进教育帮扶,扩大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教育帮扶优势,争取到粤闽更多的帮扶学校,加强校地、校校联动。要不断扩大帮扶影响力,争取到更多粤闽学校与我省学校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帮扶工作向农村学校辐射、向义务教育延伸、向职业教育深化,推动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要推动融合,聚成教育合作的“面”。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主动与粤闽架设“产学研用”共融共赢的链路桥梁,努力将教育的积累、潜在的人才、科创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共同推进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培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多样性。坚持共同构建东西协同、区域协调、全域布局、多点开花的高等教育资源格局。汇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重大布局,积极推动我省高校与粤闽高校形成科研创新强大磁场,实现创新“阈值突破”。深入推进对外交流合作的“教育+”新机制,着眼贵州资源禀赋,积极推动“教育+文旅”“教育+康养”“教育+劳动”,吸引更多的粤闽师生到黔感悟贵州、宣传贵州、助力贵州。

  (作者为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