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科教 教育资讯 查看内容

高校优质文化资源如何直达基层?这场论坛探索新路径

2024-8-10 21:3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3096 |原作者: 袁颍阳 谭湘汝 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来自: 长沙晚报 掌上长沙

摘要: 近日,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高校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施路径与运行机制探索”论坛在邵阳隆回县归与书院举行。活动旨在推动大学学者把学术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社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论坛现场。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谭湘汝摄

论坛现场。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谭湘汝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0日讯(通讯员 袁颍阳 谭湘汝 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近日,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高校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施路径与运行机制探索”论坛在邵阳隆回县归与书院举行。活动旨在推动大学学者把学术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社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来自中南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学生,以及当地公务员、村民、企业家、社会热心人士等,围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湖南师范大学黄勇军副教授作主题分享。

湖南师范大学黄勇军副教授作主题分享。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归与书院创始人黄勇军从如何做好中国乡村研究、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呈现中国乡村价值三个层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创办归与书院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如何以归与书院为平台广泛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不仅有效激活了乡村自身在文化、产业、人才、生态、组织等方面所具备的巨大潜力,而且还打造了以“升好一面国旗、种好一粒大米、培育一批新人、上好一堂村课、探索一个模式”为内核的乡村振兴创新机制,为新时代知识分子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实施路径。

清华大学原博教授作主题分享。

清华大学原博教授作主题分享。

       在主题发言阶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博教授围绕“用设计创造地域文化的新价值”主题,从视觉传达的专业视角出发,分享了“家乡有礼”“传统文化IP”“年画创作营”等个案。她认为,乡村不等同于过去认为的落后存在,而是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资源,如花瑶挑花的图案、图形所带来的就是一种强大的艺术魅力,因而也需要通过文化符号的挖掘和设计,结合当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把美的体验和探究释放出来,从而带动乡村文化的发掘和创新。

湖南大学张朵朵副教授作主题分享。

湖南大学张朵朵副教授作主题分享。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副教授围绕“乡村非遗大美育”主题,介绍了自己从2017年开始进入花瑶地区开展乡村非遗大美育的探索工作,尝试着如何有效实现花瑶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换,尤其是产教融合的工作。她认为,非遗大美育不是单一的艺术教育,而是一门面向创造、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推动乡村振兴应该培养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能力,以生态体系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校力量与本土资源的共创。

中南大学米莉副教授作主题分享。

中南大学米莉副教授作主题分享。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归与书院创始人米莉以“‘资产为本’视角下高校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机制创新”为主题,结合归与书院的在地实践经验,分析了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之下,现代知识分子如何立足“资产为本”,在瑶山村落社会中发起一系列关于新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她指出,现代知识分子深入基层参与乡村振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外来视角,而是要着眼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优质文化资产,有效呈现乡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同时引入高校力量及各种社会资源,通过积极培育在地性的村民组织并形成地区性支持关系网络,来激发并提升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效能。

论坛讨论现场。

论坛讨论现场。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分享见解,对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提出了思考。来自长沙的“发现更棒的自己:最爱成长·归与书院2024夏令营”负责人刘武表示,将以归与书院为平台,借助高校优质文化资源,从“文化滋养、自然疗愈、农耕强体”三个方面促进城乡孩子的相互交流与健康成长。来自清华大学的支教团队围绕花瑶地区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疑惑,引起了热烈讨论。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合影。

      据了解,2019年,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两位副教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号召,在家乡建立归与书院,致力于扎根乡土,将所学知识投身社会实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此次座谈会是归与书院自成立以来举办的第十二次高端论坛,也是归与书院从理论分析走向落地实践、积极整合高校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有益探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