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商会频道 商会动态 查看内容

贵阳市湖南隆回商会荣获贵阳贵安“万企兴万村”先进集体

2025-3-31 22:44| 发布者: cnxqw| 查看: 1396 |原作者: 刘银|来自: 盛世湘黔网

摘要: 3月28日,贵阳贵安“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召开。会议通报,2024年,参与行动的612家民营企业和商会,共实施振兴项目168个,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公益帮扶惠及169个村。  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 ...

           3月28日,贵阳贵安“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召开。会议通报,2024年,参与行动的612家民营企业和商会,共实施振兴项目168个,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公益帮扶惠及169个村,贵阳市湖南隆回商会荣获贵阳市总商会颁发的2024年度贵阳贵安“万企兴万村”先进集体,会长肖升建出席并领取奖牌。


  

       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徐红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魏定梅出席并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兵主持会议。


  据了解,贵阳贵安“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贵阳市各级统战部、工商联协同农业农村部门、金融机构等做实政策支持、技术指导、金融服务,携手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和商会积极探索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实践路径,助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奋力交出“三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2024年,行动实施的168个振兴项目中,产业振兴项目达50个,投入资金6.5亿元;公益项目达84个,捐款捐物共计3799万元;参与企业和商会与村民签订固定劳动合同800余人,用工1万余人次,促进农产品销售20亿余元。


17433887969962.jpg


  目前,行动已推动打造1个示范园区、10个示范项目、30个示范点,涌现出清镇温氏畜牧“411合作模式”、修文县四方农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贵州农无忧农业“种植+加工+农旅”模式及新区水稻种植“龙宝模式”、马场镇滥坝村“教育+产业”模式等典型案例,呈现“多点发力”推动“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无标题.png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开展好“万企兴万村”行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强化思想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实践路径,不断深化“万企兴万村”贵阳贵安实践;要强化产业带动,着眼发展现代高效城市农业,持续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升级。围绕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入农业,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做好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章,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要强化市场运作,推动联农带农,聚焦盘活农村“四块地”、增加群众“四项收入”,加强民营企业、商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种养、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推动换新换代,用好用足“两新”“国补”“省补”等政策红利,推动乡村传统产业改造,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推动出山出海,主动融入“乡村外贸”战略,树立和践行“互联网+”思维,大力培育有地方特色、有出口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要强化扶弱帮困,紧盯集体经济提升,完善商会和民营企业党组织与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深化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股份经济“1+1”发展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紧盯乡村人才培育,做好致富能手培养、乡村工匠培育、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不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紧盯弱势群体帮扶,面向乡村、社区、校园开展公益活动。让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强化整体推进,狠抓责任落实、强化数据统计、强化总结提升,健全“万企兴万村”行动常态长效推进机制,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表彰了2024年度贵阳贵安“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集体,贵阳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银行贵阳分行、贵安新区组织人事部、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清镇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作交流发言,贵阳市工商联与中国农业银行贵阳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贵阳贵安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和商协会、民营企业、结对村代表等参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