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和议程,并决定将令计划“双开”。三个月后,令计划将在这次全会上被取消中央委员资格,政治生命真正终结。 党章第40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对党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时,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作出处理决定,待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时再予以追认,令计划应属这一情况。 如果不出意外,令计划被取消中央委员资格后,空缺将由中央候补委员、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递补。刘将成为20年来第23位“转正”的中央候补委员。 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晓凯 十八大后,共有15名中央委员会成员落马。其中有蒋洁敏、李东生、杨金山、令计划4位中央委员和李春城、王永春、潘逸阳、万庆良、陈川平、王敏、杨卫泽、朱明国、范长秘、仇和、余远辉11位候补委员。 在去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先前给予中央委员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开除党籍的处分得以确认。中央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三人顺次递补。 一般来说,中央委员通常由国务院各部委主官、省级党政一把手、解放军四总部及各大军区正职将领等担任。 不过,目前却有六位省级政府“首脑”既不是中央委员,也不是中央候补委员。如上海市长杨雄、四川省长魏宏、云南省长陈豪、新疆自治区政府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海南省长刘赐贵和安徽省长李锦斌。国务院现任部委首长中,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国税总局局长王军、国家食药监局局长毕井泉也属于这种情况。 这么多大员缺席中央委员会,而刘晓凯作为一名普通的地方省委常委、副部级干部,却跻身中央委员,是何考虑? 这就不得不从我党严格的政治规矩说起。 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选举产生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其中中央候补委员按得票数多少排名。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召开一次全会,全会上,出缺的中央委员将由排名靠前的候补委员递补,目前,排名第一的中央候补委员正是刘晓凯。 与中央委员不同的是,中央候补委员中既有正部级也有副部级,他们的入选有的是因为资历,有的是因为部门和身份代表性,有的是因为党培养年轻干部的需要,由于是选举投票,因此副部级中央候补委员排名在正部级候补委员之前并不奇怪。 中央委员五年一次集中调整换届,如果届中出现人事调整或是官员落马的情形,他们职务的继任者并不能继承中央委员的身份,这也就出现了许多非中央(候补)委员主政一方的情形。 比如十八大召开当时,陈豪还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担任副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则是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赐贵还是国家海洋局局长,李锦斌则在陕西任组织部长。在当年,他们并没有进入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九大上,他们将是入围的有力竞争者。 副部级递补中委,正部级却缺席,足见党的各项政治运作都遵循着严格的政治规矩。令计划的倒台,正是自食不守政治规矩的恶果。如今中央反复强调政治规矩,也为正在或即将进入中央委员会的高官们提了个醒,未来想走好仕途,守规矩是王道。 图解中央候补委员递补程序: 相关链接 刘晓凯履历 现任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学习; 1983年7月至1983年9月,待分配; 1983年9月至1987年6月,先后任贵州锅炉厂设计室技术员、汽包车间副主任、厂办副主任、厂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厂团委书记; 1987年6月至1989年1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经委技改科副主任科员; 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经委企业管理科科长,州新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1991年8月至1992年12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经委副主任(其间:1992年7月至1992年12月,挂职任贵州省雷山县委副书记); 1992年12月至1996年1月,任贵州省剑河县委书记(其间:1994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1996年1月至1997年6月,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1994年9月至1997年1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中共党史专业学习); 1997年6月至1998年3 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1998年4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副州长、代州长; 1998年4月至2005年2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 2005年2月至2005年3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副州长、代州长; 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 2006年11月至2008年1月,任贵州省毕节地委书记,毕节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任贵州省副省长,毕节地委书记,毕节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8年5月起,任贵州省副省长。2012年4月,当选贵州省委常委。 2012年7月,任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 刘晓凯同志是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届、十届贵州省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