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发电厂2号冷却塔昨成功爆破2015年07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都市报 2号冷却塔正实施爆破。 爆破前,警方拉起警戒线,居民被临时疏散。
从点火起爆到“定向倒塌”化成一团灰尘,整个过程不到10秒钟。昨天中午1点,随着爆破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国电贵阳发电厂2号冷却塔定向爆破一次成功。至此,这座曾为贵阳南部地区供电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胖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打了2106个炮孔用了157.6公斤炸药 “别看这次爆破过程不到10秒钟,但早在去年10月,我们就进场准备了。”据负责此次爆破的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赵明生介绍,由于他们接手前,塔身底部经过机械拆除已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他们选择ANSYS大型数值计算软件,采用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对冷却塔的爆破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最终确定采用微分原理,实现冷却塔“定向倒塌”。 “在塔身底部共打了2106个炮孔,安放了157.6公斤炸药。”赵明生说,此次爆破的最大难点,是塔身距离川黔铁路桥最近距离仅60米、距周边居民住宅最近仅30米。“要确保两个有效控制:一是爆破产生的飞石和冲击波,二是触地震动。”赵明生说,他们通过铺设缓冲堤、开挖减震沟、架设防护牌架等措施,确保爆破安全。 “冷却塔倒塌过程中的直点正中速度达到0.51米/秒,远远小于铁路的抗震标准和周边住宅的抗震设防标准,所以,爆破是绝对安全的!”赵明生说。 周边300米内疏散8000多名群众 由于2号冷却塔体量大、高度高,定点爆破将可能引发短时粉尘飞扬,甚至有可能意外飞溅碎砖块。出于安全考虑,昨天上午,贵阳市出动警力514人,城管队员150人,消防队员20人,交警80人,医护人员16人,乡、社区工作人员556人,共计1086人,分5个区域对冷却塔周边300米范围的8000余位居民进行临时疏散。同时,途经该区域的车辆也要求绕道而行。 按照市政府部署,昨天的爆破后,南明区政府将有序引导被疏散的市民回家,并逐一入户核实房屋是否受损。而2号冷却塔原址,随即将启动棚户区改造。 据了解,国电贵阳发电厂2号冷却塔建于1994年,底部直径60米、高86米。作为贵阳发电厂发电机组的配套设施,与较早建成的1号冷却塔一起屹立在南明河畔,成为贵阳市工业地标性建筑。2012年5月31日,贵阳发电厂实施永久性关停,在织金异地建设新电厂。而这两座冷却塔也“功成身退”,成了一个静静的符号,一直停摆在南明区桃园路上。 特写 爆破,不到10秒完成 本报记者沈丽琼 桌上摆放的10多个对讲机,不时传来人员疏散、安全警戒、后勤保障等各小组的实时工作进度;现场不断进出穿梭的工作人员,向指挥长汇报最新动态……昨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位于皂角井市电建一公司15楼的爆破指挥部时,第一轮的清场工作刚刚完成。 而此时,距离2号冷却塔的爆破,还有整整2个小时。 11:30,指挥部下令进行第二轮清场,要求各工作组确保不留死角;12:00,最后一轮清场启动,在300米警戒区域内再次查漏补缺。 12:30,短促的封场警报信号响起,所有工作人员开始撤离300米警戒区;12:50,进入起爆准备阶段,指挥长汇总各组情况后,于12:58分下达准备起爆命令。 “5、4、3、2、1,起爆!”伴随着长鸣的警报声,13:00,2号冷却塔底部的2106个炮孔炸药同时点燃,不到2秒钟,这座底部直径60米、高86米的“大胖墩”开始按计划朝着预订方向倒塌,瞬间轰然倒地化成一团灰尘,而周围建筑物和相邻的川黔铁路均安然无恙。 整个爆破,不到10秒成功完成。 故事 和冷却塔“共事”18年 本报记者沈丽琼 从1969年在电厂出生,到1988年进厂工作,再到2012年停产后辞职,至今仍住在电厂宿舍的黄轶伟,每天进出时抬眼看看这两座“大胖墩”,已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可惜,因为工作原因没能亲眼看到爆破的一幕!”昨天下午,下班回家路上习惯性的这一眼,只剩一座冷却塔孤零零的身影,这让黄轶伟很是伤感,毕竟自己和它们曾“共事”了18年。 1988年,黄轶伟顺利进入气机运行班,成了电厂的一名工人。气机运行班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管”冷却塔运行的。 1994年2号塔建成后,黄轶伟的工作就是每天到监控室监控仪器仪表,以确保冷却塔的正常运转。整天对着仪器仪表不能松懈,工作不仅有些枯燥,也很累。比方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冷却塔下的蓄水池进行清淤。 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就是节能和循环使用:从南明河抽出的水用于冷却发电机组,变成热水后又流到蓄水池,冷却后再重复使用。因此,时间久了,杂质沉淀就会产生又臭又腥的淤泥,一旦高于进水口,就会造成堵塞影响冷却塔运转。 “那会全是我们穿着连身的水桶衣,站在淤泥中一铲一铲清出来的。”黄轶伟记得,每轮到他清淤的日子,经常是累得下班坐在地上都能睡着。 “从2012年电厂关停那会,我们就知道它已经‘寿终正寝’,只是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时,还是依依不舍!”黄轶伟说,他也清楚,1号塔离这一天,也不远了。 儿时泡过的“温泉” 本报记者熊俊松 相对地标和风景,冷却塔伴随着小邱童年美好的回忆。 27岁的小邱家住电厂,他说,冷却塔的底部有个排水渠,水渠深1米左右,冷却塔排出的水经水渠流向南明河,那水是恒温的,水温有20-30度,小时候,电厂的不少小伙伴都会邀约到排水渠处游泳玩耍。 “通过冷却塔排出的水,含有硫磺,水质和现在的温泉可能差不多,那时大家不用花钱,就可以泡上‘温泉’。”小邱说,这是当时电厂不少儿童无比幸福的时光,但随着冷却塔的爆破成功,一切只待追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