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刚刚获得B轮融资的美容微整形社区及电商公司新氧创始人金星正在深圳腾讯“长青腾创业营”里上课,和他一起的还有39位优秀的创业者,他们是腾讯从400多位创业公司创始人中挑出来的首批学员。这40位创业者的公司均已在A轮之后,总市值超过280亿元。 这些高潜力创业公司正是现在腾讯云紧盯不放的重点,自从6月15日腾讯云推出了“云+创业”计划后,在短短的1个月内已经有30家知名创投机构加入。除首批参与的真格基金、创新工场、深创投外,以IDG、清流资本、德迅资本、乐博资本、经纬创投、南极圈、联想之星等为代表的20多家创投机构也陆续入驻。 无巧不成书,7月22日,阿里云也推出了各种基于云的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各个击破,覆盖了从域名、备案、解析、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安全、海量数据分析到互联网中间件等一站式服务。 毫无疑问,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在为未来布局,他们拼命让自己的“云”成为新老企业建网的首选,因为再过五年,这个世界上将不再有互联网公司——因为所有的公司或许都将成为互联网公司。 腾讯VS阿里 云战争升温 尽管现在阿里云和腾讯云所在的云服务领域尚不能算红海,但双方的圈地味道日渐浓烈了起来。腾讯云和阿里云由于过去十多年的积累,已经各自在核心领域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腾讯云是游戏、社交,阿里云则是电子商务以及近期的大物流、大医疗等等。 双方在创新公司和O2O、传统公司的互联网化等方面已经开始显现了激烈的竞争——这边腾讯推出了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投资帮扶计划,阿里巴巴则搞了“一马当先”来吸引O2O项目。 那些高潜质的创业公司无疑不仅是云的客户,也是阿里和腾讯各自商业版图不可或缺的一块块拼图。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则透露,阿里坚信未来会产生一万个阿里巴巴,像一万个阿里巴巴一样,他们都成为数据公司,未来就是数据云。而阿里的更大机遇将在于未来的“互联网+”,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生物、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腾讯会在高潜质公司、O2O、互联网+上产生激烈竞争,尤其是金融及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方面,双方一步都不会让。”腾讯云高级产品经理马治坤告诉经济观察报。 马治坤说的没错。在过去的几年中,腾讯和阿里都在O2O和金融领域里势成水火,而这两大巨头则成为这场细分、垂直领域里的“幕后支持者”——在打车市场,滴滴快的合并之前,腾讯调用了最强大的互娱手中价值10亿的虚拟道具为滴滴助阵,而快的则在系统受到攻击的时候向阿里云求助。在O2O领域,阿里投资了美团,腾讯则入股了大众点评。 双方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也在暗中较劲——蚂蚁金服创造性地推出了余额宝,改写了基金行业的格局,而腾讯则通过前海银行、财付通等产品布局个人信贷、支付。双方都紧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公司。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谁能够揽到更多的资源到自己的生态体系中,谁就能在未来夺得某个领域里的话语权和巨大的利益。 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 CTO、CIO能够在搭建云的时候想到用自己的水电煤,阿里和腾讯的开放正一步一步进入深水区。“为了让企业没有搬迁的顾虑,我们甚至把平台设计成随时可以搬迁——这对创业公司来讲只要哪天不高兴就可能把数据全部迁走,但为了让企业用得放心,我们也这样做了。”马治坤说。 就目前而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基础设施各有所长,除了云本身的带宽、解决方案外,阿里巴巴和腾讯各有一个支付利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当然,看起来阿里云和腾讯云在圈公司层面却有着不同的策略和路径。 策略:普世VS高潜 很明显,腾讯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具有独特能力的产品和高潜质的创业者身上。 腾讯云合作拓展副总经理王智勇透露,中国电商市场很大,阿里占的份额多,运营起来也辛苦,而游戏、视屏、app 等创业者生态方面腾讯就更占优势。腾讯干的事情就是通过“云+众创”把高潜质的初创企业都吸引过来,这一点和阿里走完全不同的路线。“从市场战略来讲,腾讯是希望能够通过‘云’技术去繁荣这个创业者生态圈。”王智勇称,腾讯的战略级产品特点包括在音视频能力、维纳斯服务、图片压缩能力和DDoS高防能力的开放。 其中的必杀技之一就是“维纳斯服务”。 “很多时候在地下停车库电话打不通,但是微信可以联通,中国运营商的网络质量很差,尤其是跨网连接。”王智勇透露,“维纳斯服务”就是将腾讯骨干网和全国400多个节点开放出来,联通率可达到99.9%。尤其在弱网络环境下。大众点评接入维纳斯服务后,网络联通率从96%提高到99.37%,如果按照公布1.7亿的月活跃用户算,那么就是提高了560万用户的接入机会。” 而今进入读图时代,大图浏览会耗费大量流量,腾讯在带宽方面也下了苦功。图片传输需要大量带宽,腾讯通过技术突破将原来10兆的图片可以压缩至几兆,从而节省一半带宽的费用。“去年我们在带宽上的钱省了一个多亿人民币。”王说,“此外,现在网络攻击很厉害,比如艺龙等大企业被攻击也束手无策,因为带宽不够强大,这就得借助腾讯的带宽,才能抗击DOSS的攻击。”未来,腾讯还会开放人脸识别技术。 腾讯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通过微信拿下政务市场,目前政务微信已经突破4万个。 相反,阿里巴巴更倾向于普世的云。“我们聚焦于基础设施,提供公共云、专有云、混合云。合作伙伴向客户提供行业应用、行业解决方案、IT服务、硬件等服务。”阿里云业务总经理刘松表示。 阿里云,已在多个领域进入全球TOP行列;同时,正式发布了汇集产品和服务的云市场,并首次明确云计算与合作伙伴的定位,描绘出10大类IT服务商向DT世界转型方向,披露了阿里云生态路线图全貌。还向企业级用户开放互联网架构解决方案。 从去年启动“云合计划”开始,阿里云上已汇聚5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覆盖游戏、多媒体、政府、医疗、物联网、金融等八大领域,商业边界在不断扩展。这些解决方案由200余家大型合作伙伴提供,未来三年全球合作伙伴将扩大至2000家。 路径:技术VS生态 阿里云CTO章文嵩是个技术控,他在集中发布阿里云的战略时提到:新技术和数据出现了前所未见的指数级增长,并将加速更替,全新的科技商业机会由此诞生,使得很多行业的弯道超车成为可能,并对很多行业带来挑战。 而阿里云计划很快将推出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服务以及加速器,支持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创新创业,让技术拓展商业边界。 此前,阿里云早已深入腾讯占有半壁以上江山的游戏市场,除了腾讯系外的游戏公司也有很多把自己的公司数据都架在了阿里的云上。 此外,阿里也在试图挺进更高级的科研领域:基因测序及渲染、转码等行业,而要做这些领域的基础云,大规模的并行批处理服务必不可缺。为此阿里云也研发出了支持十万核级别并发的批量计算,该计算适用于影视渲染、生物基因分析、多媒体转码、科学计算、金融保险分析等行业。 与阿里云对企业“直销”的策略比,腾讯的策略则是借助生态——众多风险投资。腾讯云合作拓展副总经理王智勇透露,目前他们已经引进了各大风险投资,他们选推的创业公司会得到腾讯云的最佳政策:最初半年一切免费,第二个半年半价,几乎就是半送了。“腾讯不在乎这家公司的天使投资是百度还是阿里,因为我们相信腾讯是有边界的,有很多功能其实腾讯内部都有,我们去问微信的张小龙,但他说不上,就要让腾讯完全做开放平台,什么领域只要腾讯自己伸手,别人就会走开。”腾讯云高级产品经理马治坤表示。 当然,阿里云和腾讯云也有共同的“对手”——昔日的云巨头,甲骨文、亚马逊等公司,在传统公司领域,他们依然是老一代CTO的最爱。 “某物业是中国三大物业公司,他们花了上千万去买外企的服务器跟软件,但每年的折旧就差不多要200万,其实非常不划算。”马治坤透露,云计算的比拼其实很大程度上为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也承担起了互联网安全的责任——那些顶级安全专家中小企业根本无力负担,尤其对创业者来讲,是一个先实验自己商业模式的绝佳试验田。 但亚马逊的云目前更多是服务那些想出海的中国公司,而在亚马逊全球的眼中,是先要把在欧美、北美拓展公司的云端业务抓住;亚马逊90%的生意都是在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因而他很难为中国的市场去改变,很难适应中国互联网这种快速变革快速调整。 DT时代的双寡头云 眼下,阿里和腾讯的“云”均已成为各自的战略重点,并投入大量成本来建设。虽然目前来看建设公有云消耗投入很大,但这却是阿里和腾讯不得不做的选择。因为在未来,数据将成为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数据需要一个安全的载体。 显然,当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数据安全将是阿里和腾讯这样公司的“命根子”,因为他们需要根据这些数据给企业贷款、给用户评估个人信用、甚至根据用户的行为判定网友是否为“恶评师”。腾讯的战略是“两翼齐飞,连接一切”,即用微信和手Q去连接万事万物,因之产生的一切生意都会跟数据相关。 而除了腾讯、阿里自己的企业,他们各自还都拥有数百家上下游的合作公司及数据,这些公司同样对云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雷军将小米的数据存放在自家的“金山云”上,也正是基于安全的考虑。 此外,当阿里和腾讯自家用的云建立起来的时候,就出现了第二个问题:云的建设门槛极高,从服务器、带宽、维护、安全,到相关解决方案的开发,即云的规模越大,门槛就越高。而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已经很难再出现一家互联网巨头,可以像腾讯和阿里一样建立成同等规模的云。 而这些云的冗余能力如果不商业化,对于这两家巨头来讲也是一种成本浪费。因此他们开始试图让“云服务”向生态圈的外部去寻求商业化。 因此在这种竞争状况下,中小企业及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将使他们选择规模更大、安全防护更加严密的“巨型云”,使两家巨头“云”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并形成良性循环,用的企业越多,单价也就越便宜,从而实现规模经济。而规模不够大的云则越来越无法与之竞争,形成双雄逐鹿之势,其他公司很难染指——同样的情况已经发生在美国的亚马逊身上,其依靠出售云服务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盈利。 尽管现在还没有人摸清“云服务”运营和盈利的模式,但显然其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两家巨头的云发展到一定程度、打造一个数据的生态系统后,这个生态的价值就会进一步加大,而当生态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创造收益就将变成可能。例如原来亚马逊的股价是靠电商,而现在,亚马逊在云服务方面讲故事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电商业务。 实际上,腾讯和阿里对于云的争夺无非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卡位和布局,正如马云所说——DT(数据处理技术)时代到来,大数据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