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 福祉未来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 贵州都市报
本报讯 8月3日,以“互学互鉴福祉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寄语祝贺,柬埔寨副首相索安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视频致辞。 贵州 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致欢迎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宣读刘延东寄语并作主旨演讲。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恩吉达,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致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主持开幕式。 刘延东在寄语中向交流周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嘉宾致以良好问候,并预祝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取得圆满成功。她指出,中国和东盟互为近邻,文化相近,人民相亲,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国-东盟教育周作为双方教育交流合作的创造性举措,搭建了双方青年交往之桥,为深化人文交流、增进理解共识、促进国家间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步入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崭新阶段。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方正在积极和东盟方探讨将明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交流周的独特作用,拉近青少年心灵距离,推动教育共同发展,提升人文交流水平,夯实双边友好的民意基础,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中国-东盟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陈敏尔在致辞中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各位领导、各国来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对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期望,要求我们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强同东盟的交流合作,这为我们继续办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新跨越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发展教育是贵州拔穷根、扶民生的根本之策。这些年来,贵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们将与教育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让每个学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享有平等的教育待遇,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各级各类学校成为贵州城乡最亮丽的风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高端平台。我们愿意与大家一道,充分利用“交流周”重要平台,探索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方式、新途径,共享人才培养经验,共筑人文互通桥梁,为发展中国-东盟关系未来的“钻石十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本届教育交流周的举办,为贵州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贵州将进一步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合作办学、青少年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化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东盟的风情与文化,不断开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共同为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揭牌和为中国-东盟青年营击鼓开营。中国-东盟学生为现场嘉宾表演了才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