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国际性山地旅游盛会举办地为何为什么是黔西南?

2015-10-7 13:16|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2293 |来自: 黔西南日报

摘要: 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国际性山地旅游盛会,还是首届,举办地为何选在贵州,又为什么是黔西南?   用万峰林鱼龙村布依族村民郎三妹的话来讲:“不该我家该哪家!”   这句话充满底气。 ...

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国际性山地旅游盛会,还是首届,举办地为何选在贵州,又为什么是黔西南?

  用万峰林鱼龙村布依族村民郎三妹的话来讲:“不该我家该哪家!”

  这句话充满底气。那么,底气到底源于何?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人和。

  山地旅游对于黔西南,概念上或许是陌生的,但时间上却是有历史的,这就是我们早有的准备,这准备,来自于州委、州政府对自身资源禀赋的自信认识,以及黔西南总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出现姿态。

  1987年10月20日,黔西南州邀请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院长熊康宁教授主持中、英、法、瑞典四国“安龙笃山溶洞考察”,让世界的洞穴专家认识了黔西南州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山地负地形。

  参加过1998年万峰林徒步大赛的人们记忆犹新,行走在原生态田野、在万座峰林中举办运动会,更多的是赏心悦目,而在今后数次徒步运动会中,黔西南人民也同时接受了山地运动知识的教育普及。

  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在兴义马岭河峡谷成功举行,这里也成为贵州省唯一的激流皮划艇漂流训练基地。

  2005年8月21日,中央电视台《时事新闻周刊》播出著名主持人康辉亲自采访、制作,反映抗战胜利60周年的节目《24道拐——历史的拐点》,黔西南山地以一种特殊的身姿、特殊的内容,深刻地走向世界,令人震撼。黔西南日报社记者邢贵龙在之前8月15日举办的汽车爬坡赛中拍摄到、在48堆篝火照耀下、180辆车极速行驶的夜光24道拐,从全新的角度,让人们感到它不仅让世界铭记历史,那辉煌的灯火,更是照亮着人们珍惜和平的心。

  2007年10月,首届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在万峰湖举行,大奖赛吸引了国内除西藏以外的818名垂钓爱好者积极参与。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也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的全国性体育固定赛事,到2014年已经连续举办8届。

  2008年,作为全国同类群众性运动会规模最大、第一次将山地运动和户外运动单项赛事整合在一起、形成全国山地项目的综合性运动会——全国山地运动会,将黔西南美丽的山水风情与充满激情的运动盛会有机结合。

  ……

  从这些活动可以看出,举办国际性赛事,规划打造山地旅游目的地,我们早有准备。

  所以,当2014年11月,中国顶级的全民自行车积分制联赛——中国自行车联赛转战兴义万峰林,这样高规格、吸引近千名自行车运动员和骑行爱好者的全民健身运动,黔西南人民并不感到惊奇。

  所以,当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韩国、芬兰6个国家和国内19个省份60家俱乐部的374名专业参赛队员,聚集万峰林中,参加“2014中国·黔西南环万峰林国际持杖徒步大会”,这样很贵族、很洋气、国际化的运动,如同平常上山用竹子当拐杖般,当地农民在万峰林走路一样,黔西南人这种感觉自然而然……

  高度重视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重视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黔西南通过持续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已经形成以“万峰林”为标志的山地旅游和山地户外运动品牌。为探索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山地旅游发展之路,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已经着手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四季多元、宜游宜居”的国民运动休闲基地和山地旅游目的地。

  州委、州政府高起点规划、超前谋划相关产业发展的高瞻远瞩,为黔西南取得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承办权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果说准备,黔西南大概已经为此准备了十几年。因此,也才有今年初,陈敏尔省长在我州视察万峰林国际会议中心之后,当时就有将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放在黔西南举办的初步打算。”在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筹备工作指挥部指挥长贺登祥看来,万峰林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世界级的创意设计,本就符合举办国际盛会的要求。

  “另外,通过这些年举办各类活动,包括连续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的举办,让黔西南积累了大量人气,也积累了承办全国性、国际级盛会的经验。”州政府党组成员、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筹备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曹静秋认为,这份“人和”,让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必然落户黔西南。

  再说地利,也就是山地旅游资源,黔西南的优势更为明显。

  通常意义上,现代山地旅游即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载体,开展一系列与山地资源有关的观光、体验、运动、休闲、科考及文化交流等现代旅游活动的总称。山地旅游目的地要具备非常的吸引力,对山地资源要求极高。一般而言,要有复杂多变的山体景观、山地水体、山地动植物景观、山地立体气候、区域小气候等自然资源,还要有山地居民适应山地环境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传统人文活动,以及流传至今形成的特定文化底蕴等人文资源。

  “在中国,被誉为‘公园大省’贵州的山地资源最为丰富;在贵州,黔西南的喀斯特山地发育又最为显著,仅以万峰林为代表的2000多平方公里之内蕴含的山地资源种类,就极为丰富;同时,黔西南低纬度中海拔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年平均气温13.6℃-19.1℃,无霜期30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净,走进山、亲近水,步入大自然中就能实现山地旅游体验。”在曹静秋看来,就连行遍中华大地的旅行家徐霞客走到万峰林下,也为其震撼,发出“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的感叹。举办世界级山地旅游大会,需要世界级山地旅游资源与之对应。“在黔西南,以万峰林为代表的喀斯特山地旅游景观担得起这个盛名,承载得了山地旅游大会的举办。”

  如果要细数名单,在黔西南的奇山秀水之中,以万峰林为首,能够轻易找到一大串“显赫”的名单,以山、水、峡谷为主的山地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其中以激流皮划艇运动为主的马岭河峡谷,以徒步、自行车穿越等运动为主的万峰林,以水上休闲运动和野钓为主的万峰湖,以越野车运动为主的“24道拐”,以生态运动康体养生为主的三岔河——双乳峰,以山地露营为主的奇香园,以自然攀岩运动为主的巴谷山,以滑翔滑草等运动为主的放马坪,以水上休闲民族体验运动为主的北盘江大峡谷,以及以洞穴和原始森林探险运动为主的安龙县笃山溶洞森林等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独特的山地旅游体验。

  天时,则是文化。

  万峰林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特殊地形,必然产生特殊的文化。植根于这块山地的文化,在传承以及和其他文明的融合进程中,必然导致这个区域的人民对于山地运动、山地旅游项目的天然感知,这是来自于灵魂的感知。因为,这山地是黔西南人灵魂的一部分、居住的一部分、也是生产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黔西南州兴义万峰林中心区纳灰村的村民来讲,今天城里人所谈的山地旅游活动,就像他们和他们家的老牛一起上山一样简单和平常。

  而漫长的时间积累,留下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地质遗存“贵州龙”、“夜郎故地”的历史美名,“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刘氏庄园以及民国风云佳话……层层叠叠厚重了这块山地。

  多民族杂居,则形成了黔西南布依、苗、回、彝等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文化底蕴。热闹神奇的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八月八”,晴隆彝族火把节等传统节日,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传统舞蹈“阿妹戚托”,被业界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布依戏,系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祭祀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当下正在黔西南各地少数民族村寨自发举行的“万峰林美丽乡村·好歌旅游节”等,极大地补充了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人文特征。

  大自然给予黔西南承载山地运动会的可能。居住在这块山地的民族,一直用歌声诉说历史,用敬畏保护自然,用建筑传承文化,用服饰彰显血脉。所以,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山地旅游大会是欢欣鼓舞;对于农民,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对于干部,是责任重大。

  “发展中关注自然、关注传统、关注人本身,这才是现代山地旅游应有的内涵。黔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地方历史文化的注入,符合了现代山地旅游对山地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要求。”采访中,许多人有这样的共识。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黔西南,最简单的理由是,黔西南的发展需要山地旅游大会,世界山地旅游的丰富与发展,同样需要黔西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