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1950年行政楼 1940年雪涯路贵州师范大学校舍 2013年7月贵州师范大学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图为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点建设工作整体验收会议 全国教学名师项昭指导学生 1941年,“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院校之一。解放前夕,一批地下党员在校团结师生,保护学院,使国立贵阳师院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未遭破坏的大学,完整地进入新中国。1952年,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贺龙来校视察,指示划拨专款、另觅新址,修建“新师院”。翌年,学校从占地仅十余亩的贵阳雪涯路校址搬迁到市东占地约600亩的思贤山、相宝山麓崭新校园。1985年,贵阳师院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08年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实现办学主体向占地约2000亩的花溪新校区转移。2015年7月3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共建贵州师范大学的意见》正式下达,标志着贵州师范大学成功跨入省部共建高校的行列,在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挺进的征程中驶入了快车道。 《尚书》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贵州师范大学七十四年坚韧不辍的办学历程,是全校师生员工潜心奋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代代学人以振兴国家、复兴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荜路蓝缕,慎思乐教,殚精竭虑,始终坚守崇高的精神追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五年间,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学校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学校历届领导不断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集思广益、科学谋划,逐步明晰了办学的顶层设计,确定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明确了“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凝练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和“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确定了凸显师道、彰显教育精神的校徽和奋发向上、豪迈自信的校歌,构成了与办学顶层设计相配套的学校文化标识体系。学校办学顶层设计的明确和强化,夯实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贵州师范大学的基础。 要办大学首先得有一片能安放书桌的校园,到了21世纪初,学校本科生规模已从1980年的3000人扩大到上万人,校园面积局促。2004年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以后,校园逼仄的状况有所缓解。2011年花溪大学城2000亩的新校区破土动工、2012年本科新生正式入住,真正破解了多年来校园用地严重不足、办学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问题。如今,全校三个校区的面积达3000余亩,扩大了近4倍。学校的实验、实训等教学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校舍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4亿元、纸质图书达245.8万册、数字资源达66TB,校园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学习条件。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优质师资是办好大学的根本保证,大师则是大学真正值得景仰的标志。建校之初,学校聚集了一批造诣精深的知名学者,如著名文学家谢六逸、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著名物理学家夏元王栗、著名数学家李锐夫等。教育家王克仁、数学家萧文灿先后任院长。他们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国以后,一批德业双馨的名师成为学校师资的骨干。如历史学家项英杰、周春元、吴雁南,地理学家梁祖荫、张英骏、杨明德,化学家谭勤余,数学家刘薰宇,心理学家符仁方,文献学家李独清,植物学家黄威廉,动物学家顾光中等。“十二五”以来,贵州师大强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今天,学校已经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在现有1786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91人、副教授621人,博士366人、硕士1221人;有特聘的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人;有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专家称谓的学者30余人,有贵州省核心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高校“教学名师”等省级专家称谓的学者100余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计算机专家、省“核心专家”谢晓尧,数学教育专家吕传汉,地理学专家熊康宁,植物遗传学专家、“德国洪堡学者”陈庆富,数学教育专家、全国高校“教学名师”项昭,心理学专家王洪礼,遥感专家安裕伦,图书馆学专家张伟云等。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古今中外,没有谁能闭门塞听地做成学问,更没有人能关起门来办好大学。大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是开放的。贵州师大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化视野,不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学校举办了中英合作高等教育文凭项目(HND),实现了国际通识课程项目(IGEC)招生,招收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葡萄牙、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交流交换学生近1000名。近十年来,承办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承接国际合作科研项目40余项。积极参与、承办“中美教育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亚洲青年动漫与数字艺术大赛”等相关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5年6月,由瑞士驻华大使馆、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创立的“瑞士研究中心”在学校揭牌成立,标志着贵州师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跨进一个新的领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四大职能展风采 贵州师大作为一所有着七十余年不间断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贵州师大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创新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可靠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贵州师大逐步形成了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20个学院、1个教学部、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有79个本科专业(含方向)、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授权点、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特色)本科专业。 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育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综合实验实训示范中心、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了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100余人。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各类奖项1000余项;研究生在全省高校硕博论坛中成绩优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贵州师大的独立学院——求是学院,连续五年进入全国独立学院办学水平100强,在贵州所有三本院校中笑傲群雄。 建校以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5万余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毕业生绝大部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以育才树人、传播文明的突出业绩,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如:身患癌症仍坚守讲台的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思南中学教师李开中,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六盘水市二中原校长刘纯斗,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管专家、凯里一中教师潘安华,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贵阳十九中原校长肖贤彩,省管专家、贵州师大附中原校长陈建华等等。毕业生中成长起大批专家、学者,如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吴如嵩少将,国务院核电办原副主任、总工程师罗安仁研究员,“千人计划”人才、南方科技大学章典教授,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纽约医学科学院院士付玫,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蔡运龙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博导邱观健教授等等。还有部分成长为党政领导干部、高等院校领导和杰出文体人才。 科研能力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贵州师大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强化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整体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得到有效提升。近十年来,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达8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6项),科研总经费2.7亿元;获得包括“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6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等重大突破。 服务社会,或曰教学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是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存在价值的重要体现。贵州师大一直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开展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近十年来,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深度合作,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300余项,并提供了大量咨询服务。在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贵州省主体功能区划、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与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大数据应用、贵阳市“两湖一库”治理科技攻关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发挥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通过承担“国培”和“省培”计划等项目,累计培训中、小、幼骨干教师等2.4万余人;通过实施“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培训中小学教师2.2万余名;为省内高校培训教师2.5万余人;通过联合办学方式帮助省内7所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为贵州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社会赋予大学的一项神圣使命。十余年来,贵州师大的文史哲等学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贵州特色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开发,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文化研究平台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贵州师大牵头,整合全省的研究力量成立了“贵州省阳明文化研究院”,并于2015年初作为贵州省唯一的高校入住名校荟萃的孔学堂中华文化研修园,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九万里风鹏正举 省部共建是教育部在新时期推进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突破政策壁垒,扶持中西部高校快速缩小差异,从而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共建贵州师范大学的意见》,贵州省政府将把贵州师大作为全省高等教育的突破性工程重点支持高校,纳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支持贵州师大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贵州师大在省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贵州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上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诸多方面优先支持贵州师大,推进学校加快建设和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化解学校债务,不断改善学校的基础条件。教育部则将指导贵州师大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开展开放办学,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平台等方面给与支持和帮助;支持学校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加强高层次人才和管理团队建设;支持贵州师大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庄严承诺和巨大支持,必将为贵州师大的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送来强劲的雄风,插上腾飞的翅膀,助推贵州师大跨越发展。 成功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之后,意味着贵州师范大学在“十三五”及以后更长一个时期,必须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以长远眼光和国际视野,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科学制定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一系列配套规划,进一步完善办学顶层设计,明晰办学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办学定位、发展战略等方向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引领和规制学校发展大局。贵州师大必须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学科结构,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协同创新,促进国际交流,提升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尽快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贵州师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态势,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新的地位和责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今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全省“加快建设一批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号角声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力争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与省部共建高校相称的优异业绩,为中华儿女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良机壮黉门,长风鼓征帆,遥看贵州师范大学的明天,风光无限,风景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