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礼消费有这样一个顺口溜“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际宾馆讲排场,新世纪特色婚宴讲个性”,顺口溜背后所反映的就是中国年轻一代婚礼消费节节攀升的现实情况,那么,随着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这样一个神圣的日子,婚礼是应该隆重操办?还是一切从简呢? 近日,腾讯•大湘网联合百合网、枫网、快乐老年报发起“2015湖南婚恋状况与消费项目”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36.47%的调查群体认为花费“1-5万”是被接受范围较为广泛的合理区间,其次就是花费“5-10万”被认为是较为合理的花费区间,占到23.47%,“20-30万”和“30万以上”则主要受到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最少。 婚礼的意义是什么? 在问及举办婚礼意义的问题时,40%的调查对象认为婚礼的意义在于婚礼本身就是“双方成为亲人的神圣仪式”,明显得到广泛认可;其次是“接受祝福,分享喜悦”,占到27%的比例,而“实现女方做新娘的心愿”、“向亲友交代的形式” 分别占到13%、11%。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结婚作为“成人”的标志,是安身立命之本。 当然也有被调查对象对婚礼的意义持相对消极态度,认为举办婚礼时“不得不为的虚礼”,这部分占到整个被调查对象的7%。尽管被大多数看作神圣的婚礼,也不能阻挡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将举行婚礼看成是 “收回礼”的机会,这部分人占到了2%的比例。 婚礼花费应该由男方承担吗 在我国的社会传统中,长期的“从夫居”家庭模式以及男性地位的高居不下,婚礼花费大多数很自然是由男方承担的。但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教育背景的深化、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以及价值观念的开放,这种完全由男方承担的婚礼花费模式,也悄然发生了转变,部分女性及其家庭逐步承担起了婚礼的花费。 调查显示,婚礼花费的主要由男方承担,比例占到50.79%,其次是男女双方承担,占到26.79%的比例,女方承担的也占据了2.36%的比例。可以预见的是,婚礼花费主要由男方承担逐步向男女方协商承担的方向发展。 购房费用成为最大开支 在传统中国人的思维里,有了自己的房子才会有归属感,才有了建立一个温暖家庭的前提。但在房价不断攀升的年代,房子却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令人纠心的问题。诸如“什么时候结婚?”“快了,明年交房了之后。”这样的场景问答时常在我们身边上演。 那么重压之下,对于新婚夫妇来讲,对婚房又是如何打算的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没有婚房的调查群体超过一半以上,即使再算上租房的群体,那么真正拥有婚房的群体只有48%。这样看来,究竟是房子不能动摇真爱?还是青年人对于房价的无奈?又或是对现实的妥协呢?对于婚房的花费上,主要集中在“20-50万”的价格区间上,占到33.76%,其次就是“20万以下”的价格区间,占到25.36%,50万花费的婚房只有21.37%的比例。 婚礼也是“面子工程” 据调查结果显示,婚礼花费分别是受到面子心理、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就面子心理来说,“打人不打脸”,充分说明了中国是一个最要面子的国度,不论是穷人富人、身份高低贵贱,面子心理充斥在国人处事做人的各个环节里,在婚礼消费过程中,自然也有着不可忽视作用;就炫耀心理来讲,在消费社会,通过展示各种新美贵的物质,来彰显地位的优越、经济的富有和情趣上的脱俗等,通过物质来满足优越感和幸福感,婚礼花费的多少被一些人认为是衡量爱情厚重以及家庭财力的厚薄的机会;就攀比心理而言,盲目跟风、相互比较,讲排场、讲场面,也是今天婚礼花费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想获取更多关于《2015湖南婚恋状况与消费项目调查》的内容,可点击查看2015湖南婚礼花费调查报告 链接:超10万人参与婚恋调查 本次调针对湖南地区居民婚礼消费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该调查共历时2个星期,通过Ip地址筛选以及线下随机调查等方法,最终得出了134008个有效样本。调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婚恋观调查;择偶标准调查;婚礼消费调查;生育状况与意愿调查。 婚恋观调查按照婚恋关系、恋爱观、婚姻观三个部分展开调查,其中婚恋关系主要了解居民对婚姻与爱情之间关系的看法;恋爱观主要调查居民对恋爱维持因素、恋爱主要花销、异地恋、姐弟恋、同性恋等问题的观点;婚姻观主要掌握居民对结婚主因、理想结婚年龄、大龄未婚原因、闪婚、婚前同居、婚前公证等问题的看法。(感谢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李晚莲对本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