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速读贵州政府工作报告 贵州“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1、“十二五”是贵州省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进入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5年,贵州GDP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年均增长12.5%。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29.5%。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80元和7387元,年均增长11.8%和14.4%。 五年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2%左右。 2、中央对我省支持力度空前加大。 国家出台国发(2012)2号文件,批准设立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批准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我省纳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一西江经济带。 将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实现中直机关、东部城市对我省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全覆盖。 3、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铁路里程达到303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01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2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乌江基本实现通航。 开工建设夹岩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和滋黔一期工程。 通信光缆60万公里,出省带宽3000Gbps,100%的建制村通宽带。 建成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及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和贵渝成品油管道。 4、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效。 制定实施“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意见和“1+10”等政策文件,实施“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和精准扶贫“特惠贷”。 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贫困县GDP考核。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 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 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5、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64%;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4.2%,建筑建材业年均增长21.6%;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40:60;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 6、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306.5万人、建成区面积461平方公里。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 7、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加强。 完成营造林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8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万平方公里。 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 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 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复。 八大河流实行“河长制”。 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8、后发赶超优势叠加释放。 完成改革任务385项,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175个。 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321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到7项。 推进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和毕节试验区改革,毕节、铜仁撤地设市。 “1+7”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强势推进。 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和黔渝新欧货运班列开通运营。 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实现通关一体化。 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旅发大会等重大开放活动。 新建5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59个院士工作站,建成贵州科学城。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5%,人才总量超过360万人。 9、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897.7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45.2万人。 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贵州大学新校区基本建成,走出穷省办大教育的图强之路。 新增三甲医院22所。 海龙屯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建成省博物馆新馆和贵阳孔学堂,实现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 恢复举办省运会。 10、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执行力公信力不断提高。 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8件。 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从2013年起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 省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集中在公共平台交易。 2015年,贵州成绩单 1、2015年,是我省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进出口总额增长1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增长10%和10.9%。 2、2015年,启动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组建贵州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设立省政府“扶贫专线”,建成“扶贫云”。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 3、“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 “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963亿元。 4、强化运行调度和要素供给。 出台稳工业23条、扩投资23条、促消费29条等具体政策措施,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46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2683.4亿元,发行政府债券2350亿元。 5、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 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农业增加值增长6.5%。 6、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 完成95项改革任务。 25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2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 7、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518个、建成263个,实施PPP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资431亿元。 8、实施信息、住房等消费工程。 农村电商网点超过1000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快递业务量增长50.7%。 9、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完成营造林4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集中整治赤水河、乌江、清水江等流域污染,建成30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10、大力提高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水平 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 启动实施健康贵州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 加强“平安贵州”建设。 贵州未来五年这样干 1、“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5%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城镇化率提高到50%,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5.8%、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60%; 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达到全面小康目标; 森林覆盖率达到60%,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2、今后五年,重点实施两大战略行动,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 (1)两大战略行动 A、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B、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力打赢抢先机突围战。 (2)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 A、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转型升级上实现重大突破。 B、构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在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 C、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上实现重大突破。 D、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重大突破。 E、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在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 F、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 G、构建动力支撑体系,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上实现重大突破。 2016年的重点工作 1、2016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8个贫困县、120个贫困乡镇摘帽,2000个贫困村退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进出总额增长2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1.5%; 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 城镇化率提高到4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 2、强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坚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优先搬迁,搬迁30万人,整体搬迁3200个贫困自然村寨。 支持银行成立扶贫营业部。 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和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等工程。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建、改扩建200所贫困地区村级幼儿园、200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出台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办法。 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规范化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 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名。 实施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万名专家服务脱贫攻坚专项行动。 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 3、强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确保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办好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和数博会、电子商务峰会,引进落地一批大数据优强企业。 推进“互联网+”专项行动,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培育50家“互联网+”示范企业,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260亿元,呼叫服务超过12万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00亿元,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500亿元。 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以上,通信光缆达到77万公里。 贯彻执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和信息数据采集应用办法。 4、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确保引进500强企业20家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80亿元。 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僵尸企业”。 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和草地畜牧业养殖规模,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快西南粮食城等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5、千方百计深挖内需潜力,确保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万亿元。 完成交通投资1800亿元、水利投资240亿元、城建投资1600亿元、电网投资94亿元。 建成沪昆客专贵阳至昆明段,开工贵阳至南宁客专、贵阳至兴义等铁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618公里,改造普通国省道828公里;新增高等级航道50公里以上;仁怀机场和兴义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 开工黄家湾等50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建成投运的县达到63个。 30个县建成天然气支线管网。 完成工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亿元左右。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500亿元以上,农村危房改造投资66亿元。 扩大旅游、住房、汽车、养老、用电等消费。 多方聚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6、加快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镇化道路。 7、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确保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种子企业。 加快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 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出台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规则。 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土地增减挂钩改革。 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 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物采购方式改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强力推进“1+7”开放创新平台建设。 新增一批外贸基地和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实施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方案,加快粤桂黔、黔湘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 8、加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大气、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建成18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扩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 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 创建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 9、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 最新评论最新资讯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