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长沙历史上第一移民的故事:从江西到湖南去!

2016-2-24 00:51|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4698 |来自: 长沙晚报

摘要: 你有没有发现剪脚趾甲时,小趾甲好像总是多一块,稍不注意就会弄得生疼?相信很多长沙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特征表明了你极有可能是“江西种”。老辈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湖南、湖北人多是“江西 ...
你有没有发现剪脚趾甲时,小趾甲好像总是多一块,稍不注意就会弄得生疼?相信很多长沙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特征表明了你极有可能是“江西种”。老辈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湖南、湖北人多是“江西种”,其显著特征就是其小脚趾的趾甲多一块。



很多长沙人都爱到江西去寻“根”。资料图片

在6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曾经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用一句俗语说就是“江西填湖广”。

A 声势浩大的移民潮从江西涌向湖广,临近的长沙成为桥头堡

你有没有发现剪脚趾甲时,小趾甲好像总是多一块,稍不注意就会弄得生疼?

相信很多长沙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特征表明了你极有可能是“江西种”。老辈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湖南、湖北人多是“江西种”,其显著特征就是其小脚趾的趾甲多一块。

这并非没有依据,历史上确有其事。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一直流传着“江西填湖广”的说法,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大致就是今天湖北湖南两省的范围。而所谓“江西填湖广”,按今天的说法就是“移民”。长沙由于紧邻江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次大规模移民的桥头堡,移民中的那些“有钱人”和不想走远了的人几乎都就近留在了长沙这片地域上。

有据可查,现今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后裔外,绝大部分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他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居首位的正是江西。

与这一历史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比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原因就是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可能你会吃惊!据考证,湖北东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达80%,湖南东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看到,先辈移民多是水陆并举迁入两湖区域的。

而这部移民史的时间跨度之长更是让人意外。分析现有的移民资料,这场移民运动至少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但元末明初规模最大,真可谓“声势浩大”。

纵观这一千多年的移民史不难发现,除了战乱等外力外,移民潮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湖南、湖北的经济开发落后于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有相当广阔的空间接纳移民。因此,江西人移民湖广的过程,本身也就是经济发展和文明逐渐由东向西拓展的过程。

B 不少“不怕辣”的长沙人与“辣不怕”的江西人是“老表”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这也是长沙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长沙人来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且江西人移到湖南后,大都以稼穑耕垦为主。因避免长途跋涉,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向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至湖南北部。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认为,早至五代、两宋、元、明时期,就有大量移民进入湖南,而元、明时期数量较多,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的移民规模最为空前。谭其骧特别指出,南宋以前,奔向湖南的移民几乎全是江西人。由此可见,历史上,江西先民曾数度迁移,现今不少长沙人流着的是江西人的血。

在上世纪40年代,长沙不过是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江西人却在这里为自己的子弟创办了豫章、庐陵、昭武等五所私立小学。坡子街是当时长沙市里最有名的金融街,街上钱庄和批发商行的老板,大多是江西人。

15世纪末,哥伦布航行美洲把辣椒带回欧洲后,在明代晚期(16世纪末)辣椒开始传入我国,很快就受到民众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吃辣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而湖南人是“不怕辣”。湖南甚至因为盛行吃辣椒的缘故,“湘妹子”也因此多了一个“辣妹子”的别称。四川人的“水平”要差一些,喜欢用花椒“中和”过的“麻辣”。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清初的人口大迁移有关。众所周知,清初的时候,由于战乱导致四川人口急剧减少,而江西则存在着较严重的人多地少的问题。因此产生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吃辣椒的习惯也就这样传播开了。

长沙人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据南昌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志繁考证,有关“江西老表”的由来,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湖南人是江西人的后代,湖南人认为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关系,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黄志繁说,研究发现,很多人是被迫迁徙,但也有不少人为了寻求发展主动迁徙,他们甚至有点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人去大西北,几乎是高喊着“到湖南去!到长沙去!”的口号去寻梦。

在民间,“江西老表”还流行着一种说法。传说朱元璋当皇帝后,他的各派系纷纷前往南京向他庆贺。他疲于应付,因而下令各路人马要按顺序依次进京。当他听说有队人马到长沙时,便下令“歇息三天”,不料被误传为“血洗三天”。长沙地区遭到大屠杀后,人烟稀少。多年后,江西人来到长沙安居乐业,后代繁荣。长沙人因此称江西人为“老表”,视江西人为亲戚。

很多长沙人的“根”在江西不说,真还有不少长沙人在江西有老表。家住湘江世纪城的梁庆成说,他的“根”就在江西。“我家先祖迁到长沙后,一直跟南昌新建的祖居地没有断掉联系,现在,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回祖居地和‘老表’们一起寻根、祭祖。”

C 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湖南人口素质得以提高,人才辈出

湖南地处内陆,在漫长的古代,没有发生过多少举世瞩目的重大事情,亦缺乏引领潮流的人物。虽然出现过周敦颐、王夫之,但总的说来,人才之少廖若晨星。

到了近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岳麓书院大门上有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应该很好地形容了湖南地区人才辈出的盛况,以至于曾经出现过“湘人不倒,华夏不倾”的讲法。谭其骧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这种局面的形成,不能不说与大量移民涌入湖南有关。

经元末明初的战乱,湖南人口锐减,几乎十室九空,经济衰败。明洪武年间开始,邻省即大量向湖南移民,借移民之力,经济得以恢复,明代湖南人才亦开始有迅速发展的趋势,但与临近的江西相比,仍相形见绌。明末清初,闯(李自成)献(张献忠)农民起义,清军入关,三藩战乱,湖南各州县迭遭蹂躏,又陷入旷野无人的境地。据研究,明清鼎革之际,湖南丧失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因此,清初顺治、康熙至乾隆年间,屡颁“召民开垦”的谕旨。于是,又有不少人从江西和北方各省大量进入湖南。谭其骧在其《湖南人由来考》一书里说,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湖南全省外来移民占人口总数的九成以上。

大量移民的涌入,使湖南居民的族缘与血缘得到了更新,从而导致人口素质的提高。大凡离乡背井迁往他方的移民,大都具有开拓意识和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精神,相对而言,那些秉性懦弱、得过且过、游惰懒散、无所作为的人,往往不愿离开熟悉的本土去追求新的生活。一般来说,就生理、心理因素而言,移民是优越于土著的。由于移民的辛勤劳作,到康熙时,湖南水稻生产已有了较大发展,赢得“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从而为湖南经济的恢复、人口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中的苗、瑶、侗及土家族长期相处,既有彼此争斗,亦有相互联姻。谭其骧认为,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窃以为蛮族血统活力之加入,实有以致之”。也有人说:“移民而来的汉人与苗人等少数民族通婚,成了一个混血的民族,所以才有特殊的个性。”

元末明初的大移民,对湖南的影响深远。不仅使湖南全省人口素质实现了更新,而且还带来了移民所有的开拓精神与进取意识,并逐渐形成了明显有别于他省的特殊的民风:朴实勤奋,劲直勇悍,尚气好胜,霸蛮任性。受这种民风熏陶的学子士人,也逐渐形成特殊的士气文风:质朴淳实,不尚浮靡,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多带血性却又负气好胜。

D 浏阳的客家人多是广东移民

浏阳张坊镇上洪村的黄石洞是一个纯客家聚居区,图为黄石洞客家民居。浏阳网友供图


在浏阳,经常可以碰到说粤语的人,乍一听,还以为他们来自广东,其实,他们却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

浏阳的客家人大多都是在明末清初迁来的。这是继元末明初移民大迁徙后又一次与长沙密切相关的人口大迁徙。现今浏阳客家人基本上是以江西为跳板来到这里的,浏阳市的20多个乡镇有客家分布,大约有2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浏阳东乡和北乡。

东乡和北乡都是山区,其中东乡是靠近江西南昌,北乡临近岳阳。东乡大约有十余个乡镇有客家人分布,人数在15万左右;北乡客家人的数量大约有5万。客家风情比较浓郁是东部的张坊镇和小河乡。

张坊镇是浏阳市客家人的数量最多的乡镇之一,全镇流行客家话。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部,与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毗邻。张坊镇所在地张坊村是一个客家村,全村大部分人都姓张。村子里有一个张氏宗祠,入口处还有一座已经倒塌的牌坊,似乎在陈说当年张家荣耀发达的事迹。最显目的是在宗祠大门两边有字联,左边是“申之以义,马场恢先业”,右边是“事乎其先,宗祠举冬蒸”。一位老人说,他们的祖先张兴贵公来自江西修水,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这里的村民非常崇敬祖先,每家人的大厅里面都挂着自己祖宗的画像,为了继承祖先的先业,他们建了这一座祠堂,现在他们姓氏有成就的人也不在少数。

张坊镇禹门村,也是一个比较纯的客家村,各个客家姓氏大多都是在清初来自广东嘉应州;而从客家地区迁来历史最长的是罗氏,已经有五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口碑传述说来自于梅州的平远县榕树下;此外还有浏阳本地的小迁徙,一般历史不长,例如李氏是来自于浏阳的凤溪乡的,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据当地的一些知情人介绍,张坊镇其他村庄的客家人不是来自广东就是江西,大多都在清初同一时期迁来的。

家住张坊镇圆门桥的曾梦秋就是其六祖曾忻“抱着先人的遗骨”在清康熙年间从广东和平县迁来。据族谱记载,当年,曾忻先到圆门桥察看地形,中意后就插上草标,以示这块地姓曾了。“直到第二年,六祖兄弟三人迁来现在的地方,后来有一支迁到了江西安福县,经过300多年的生息繁衍,现在,圆门桥曾姓人口已传了12代,发展到了1700多人。”

作为张坊镇花卉苗木协会会长,酷爱客家文化的曾梦秋一直想修造一个“客家文化园”以展示独有的客家文化,但苦于个人资金不够,该圆还在计划之中。

与江西紧邻的小河镇也是一个客家镇。问起小河乡祖先搬到这里来的历史,村民说在搬来以前,这里曾经出现了一场瘟疫,原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人住,于是上祖就从不远的江西,就近迁了过来。

客家先民大量入住浏阳的原因,大多都是原籍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只能够外迁,也有的是在和江西人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激化而外迁,他们大多都在江西住过。这些客家先民来到浏阳以后,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人和本地人杂居,有一些不称自己为客家人,而称自己是广东人或者江西人,其中有一部分老人只知道自己说的是客家话而不说自己是客家人,年轻一代倒似乎都知道客家人这个说法。

他们来到这里以后,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靠山吃山。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浏阳的客家话和粤东的客家话没有什么差别,两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流利的交际,这也验证了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传统。浏阳客家人的语言天赋与生俱来,在客家人居住的乡镇的本地人大都能够听懂客家话,也有不少能够说客家话,客家成人一般也都能够说本地话。由于客家人在浏阳是属少数,在浏阳130多万人口中,客家人只占15%左右,客家话只在一些客家乡镇通行,这些客家人外出一般都说浏阳话或者普通话。

同时,浏阳的客家人在保留着自己的语言的同时,也还保留着客家人独特的风俗。浏阳客家人的风俗和广东客家人的风俗差不多。比如婚礼,浏阳客家人也叫“卖妹子”,先是介绍人去女方家说媒,接着男方再到女方家送去“放线钱”,如果女方家收了就表示同意,也就为过订了(即订婚),然后男方才挑酒肉去女方家,并给女方家送礼金,尾数一般也必须是九,即“酒”的谐音,结婚的时候,同村同姓的人家都会被邀请去参加他们的婚礼。

更多湖湘文化解读请关注盛世湘黔网微信公众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