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贵阳市交通委员会获悉,从今日起贵阳市交委将面向全体市民征求意见,对贵阳市环线道路进行征名。 “我们希望在保留原有城市记忆的基础上,让道路和标示都有着更规范的称谓。”据贵阳市交委运管局站点建设科负责人杨忠介绍,目前贵阳市很多道路都采用俗称,这既影响路名使用标准,也一定程度上给广大市民和来筑游客出行带来了不便,不利于延展城市环线道路。 为此,经过对相关环线道路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结果显示相关环线道路基本成熟,符合规范道路称谓的条件。贵阳市准备对俗称的“一环”、“1.5环”和“二环”等环线道路进行名称规范。 其中俗称的“一环”规范称为内环路(Inner Ring Road);俗称的“1.5环”规范称为中环路(Middle Ring Road);俗称的“二环”暂定称为外一环路(Outer Ring Road 1),后续环线道路暂定称为外二环路(Outer Ring Road 2)、外三环路(Outer Ring Road 3)等。 另外,后续环线道路暂定称为外二环路(Outer Ring Road 2)、外三环路(Outer Ring Road 3)等,希望征求更好的称谓并配英文注释,重新进行整体冠名。 杨忠介绍,征集工作将从即日起开始,将根据市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后,再适时召开专家、知名学者征求意见座谈会,针对民意调查结果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贵州交通广播进行跟踪报道。最后,在综合各方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报请市政府研究确定后进行公告。希望广大市民以“城市主人翁”的精神集思广益,为环线道路提供更好的称谓并配英文注释。 征集意见专用邮箱:gysdlysglj@163.com; 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网站:www.gyyz.cn。(本报记者 欧鲁男) “一环”命名为内环路 环线道路范围:以宝山路、北京路、枣山路、浣纱路、解放路、市南路等路段构成的环形道路,全长13公里,环绕着贵阳老城核心区。 规范称谓理由:因为环内面积虽然只有9.8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密度和路网密度都非常大,汇集了大量的教育、医疗、文化、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资源,是贵阳市的传统CBD核心圈,也是贵阳市配套设施最齐全的地方,同时环内还承载着贵阳城不可复制的历史和老百姓不可磨灭的记忆。 征求市民意见:在对该环形道路整体冠名为“内环路”的前提下,征求广大市民意见,最好能保留原有各条道路的标准名称,让广大市民和来筑游客好找易记。拟将相关路段规范称谓为,比如现有中山路省医部分,改称为“内环路省医段”,或者大十字部分,由原有中华路,改为“内环大十字段”等等。 “1.5环”命名为中环路 环线道路范围:由黔春大道、南垭路、朝阳洞路、富源北路高架段及东1.5环(原东二环及北二环局部)构成。环线全长29公里,双向8车道(含BRT通道),设计时速每小时60公里。 规范称谓理由:作为新、老城区的中枢环形道路,1.5环内面积为56平方公里,是贵阳市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的核心项目和“疏老城、建新城”的重要内容,将有效转移和分流老城区车流,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在投用前规范其名称非常必要。 征求市民意见:在对该环形道路整体冠名为“中环路”的前提下,征求广大市民意见,由于该环线道路尚未投用,为让广大市民和来筑游客好找易记,拟将相关路段规范称谓为,如:“中环路黔春大道段”还是“中环路XXXX段”。 “二环”拟定为外一环路 环线道路范围:以三桥、贵黄路东段、甲秀南路北段、南二环、东二环、北二环、贵遵路南段等路段构成的环形道路,全长50公里,于2011年9月6日全线建成通车设计车速每小时60公里,中心隔离、全立交、双向六车道,与“一环”直线距离从1公里—8公里不等,东段起于西南环线二戈寨立交,止于新添大道与北二环立交;南段起于与甲秀南路立交(金竹立交),止于老西南环线二戈寨立交;西段起于甲秀南路金竹立交,止于与北二环立交;北段起于金阳新区金朱路与210国道交叉口,止于新添大道冒沙井。 环线基本情况:作为新、老城区的外围环形道路,现有环内面积为116平方公里,服务半径贯穿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白云区、原小河区、花溪区和观山湖区。 征求市民意见:暂定将该环形道路整体冠名为“外一环路”,希望征求更好的称谓并配英文注释,重新进行整体冠名,希望广大市民集思广益,需要注明“XXX路XXX段”。如:“外一环路东北段”或“XXX路多少公里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