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财经资讯 查看内容

四次“政协时间”四颗“定心丸” 看习近平定国安邦之道

2016-3-7 00:12|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3715 |原作者: 开可 卢冠琼|来自: 中青网

摘要: 3月4日,习近平“如约”参加政协联组会。继2013年参加科协、科技界联组会,2014年参加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2015年参加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之后,今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了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讨论。   每年全 ...

 3月4日,习近平“如约”参加政协联组会。继2013年参加科协、科技界联组会,2014年参加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2015年参加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之后,今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了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讨论。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都会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协界别联组会讨论,被称为“下团组”。在很多人看来,总书记“下团组”是每年两会的重头戏。中国青年网“习大大+”工作室通过梳理发现,自2013年至今,习近平的四次“政协时间”分别给出了四颗“定心丸”:鼓励、提倡自主创新,定科技创新之矢心;坚持民族团结、民族稳定,定多民族国家发展道路之恒心;强调两岸携手、共谋福祉,定两岸人民共同发展之决心;重申基本经济制度、给民营企业更多获得感,定经济发展之信心。

  擘画“亲清”政商蓝图 定经济发展之信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我们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持续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充满信心,相信新常态下的改革会进一步释放红利,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档升级。”3月4日下午,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在接受“习大大+”工作室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不仅要当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更要成为转型升级的带动者和新模式、新增长方式的探索者。

  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提到了“两个坚持”。他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习近平提出了“三个没有变”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的讲话不仅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振奋了信心,也温暖了民营企业者的心。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使有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蔡玲在接受采访时说:“总书记和我们一起共商国是,气氛非常融洽,就像老朋友们一起谈心一样。总书记专门提到,我们要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采取降低税费,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让民营企业能够有更大的政策获得感。”

  而在此次联组会上,习近平还以“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他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全国政协委员王文彪认为,“这次总书记来到我们这个界别参加讨论,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中央是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王文彪表示,“总书记希望非公有制经济要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包括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这里边他提到了如何进一步理清政商关系,提到反腐败要还市场本来的面目,让我们充满了信心。”

  吹响创新前进号角 定科技创新之矢心

  2013年,习近平在参加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中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继2013年之后,2015年,我国正式开启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幕。而“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被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创客”正借着“双创”的翅膀,加速圆梦步伐。

  习近平在参加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回首2013年至今,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群星璀璨”离不开创新。代表中国科技“走出去”的高铁,现在已经在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极具前景的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作为“超级推销客”的李克强总理将高铁带进了很多国家。俄罗斯连塔网在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对外国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消化与创新,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不仅达到了与外国高铁巨头旗鼓相当的技术水平,还成为全球翘楚。”

  在英国的布拉德韦尔核电站,中方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投入运用。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干线客机正式下线。这些科技成果正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步步“稳扎稳打”,推动我国在创新道路上迎头赶上。

  “习大大+”工作室认为,习近平2013年在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给了社会各界一颗“定心丸”:我们需要创新,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

  绘就各民族繁荣画卷 定多民族国家发展之恒心

  2014年,习近平参加少数民族界别联组会。习近平在民族团结问题上曾提出很多精辟见解,例如,2014年5月,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2015年9月,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

  习近平在少数民族界别联组会上表示,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习大大+”工作室印象最深的还是习近平提到的“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读懂了总书记的“民族情怀”,就读懂了他给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定心丸”。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视察。在视察中,习近平提到,自己来到湘西的目的就是看望当地的少数民族乡亲们,要看真正少数民族的村子,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2014年1月,在农历马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到内蒙古自治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聊家常,亲自问群众生活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要求当地党委和政府作出规划,努力加以解决。2015年7月,习近平来到吉林延边,在当地农户家中,他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他还提出了振奋人心的话:“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书写为民谋福新篇章 定两岸人民携手发展之决心

  2015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时隔八个多月,两岸领导人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习大大+”工作室对2015年11月的“习马会”记忆犹新。习近平指出,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他在会晤中强调,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两岸双方应该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

  早在2013年,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时,就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4点意见。2015年5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书写为民谋福新篇章,习近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两岸人民盼统一、共发展的坚定决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