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湘籍学者的黔学梦 ——王路平教授《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图书首发式座谈会侧记 (盛世湘黔网讯 记者 罗文骅)9月6日,由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云岩区文联主办,醉美夜郎城·心茶书馆、贵州黔中王门文化公司联合承办的“王路平教授《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图书首发式座谈会”在甲秀楼醉美夜郎城心茶书馆召开,来自省内4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书作者王路平教授,湖南湘潭人,现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术带头人)、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黔学研究院副院长、贵州省夜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贵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等,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贵州省宗教学会副会长、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夜郎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会长等20种学术职务。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特别是佛学和儒学的研究,撰有专著10余部,主要有《贵州佛教史》、《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贵州佛教的典型图像——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黔学中的形上智慧资源》、《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装点关山——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阳明文化与贵州旅游》、《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合著,国家社科“九五”重点项目)、《王阳明与贵州文化》(合著,国家中华社科基金项目)、《贵州著名历史人物传》(合著)、《明代黔中王门大师孙应鳌思想研究》(合著)。在《世界宗教研究》、《佛学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文献研究》等全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王路平教授致辞) 《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一书是王路平教授对贵州佛教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辨别真伪,考辨源流,对黔灵山的佛教文化作了系统的全面研究,梳理了黔灵山的自然与历史概貌,开山祖师赤松大师的的生平活动,弘福寺的历史沿革,弘福寺临济禅宗灯系、历代的佛教活动等。深入地研究了黔灵山的诗文,详尽考辨了与黔灵山、弘福寺有关的历史人物。同时系统论述了黔灵山佛教与旅游的关系。全书共设置黔中禅林黔灵山、黔灵赤松禅师、黔灵山弘福寺、黔灵山历史人物、黔灵山诗文碑铭、黔灵山诗文研究、黔灵山佛教文化旅游七个部分,揭示了黔中禅林的独特特征,总体而言,它介于川滇之间,既具有中原佛教之特征,又不失西南民族之色彩。读后,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佛教文化对心灵的震撼和熏陶。
(与会专家黄万机先生(中)和陈琦教授(右)) 与会专家共同认为,将佛教文化研究与旅游相结合是王路平教授的一大特色。《阳明文化与贵州旅游》从“文化旅游”着眼,将阳明学研究与开发贵州地方旅游结合起来,从而彰显阳明文化旅游圈迷人的魅力。《贵州佛教文化的典型图像——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将幽秀奇险的黔东梵净山与厚重的佛教文化结合起来,为梵净山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同样也不例外,该著的最后一章深入揭示了黔灵山佛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有机联系,“黔灵山的开发,旅游业的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黔灵山的佛教。”佛教徒是黔灵山的主要活动者、开发者,因而是黔灵山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力量。如,古佛洞(又名苦佛洞)是苦行佛教徒的栖身之所,自从赤松和尚在黔灵山首创弘福寺之后,黔灵山成了贵州佛教活动的中心。不仅如此,佛教徒还是黔灵山的旅游者、热情服务者、积极宣传者。佛教徒用笔书写自己游历山水和居山弘法的切身经历,记叙游踪,敷陈掌故,抒发情怀,讴歌黔灵山。他们不仅提高了黔灵山的知名度,而且为游客提供了游览的新内容。佛教寺院,如弘福寺周围旖旎的山光水色使之成了游客观光的胜景,也是接纳游客的客栈,还是吸引游客的佛教道场。洋溢诗情画意的“净土世界”本身就是旅游的大观园。《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对于推动黔灵山旅游向纵深拓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王路平教授专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 王路平教授多年来都在坚持强调黔学传统文化特别是“黔中三宝”(王学、佛学和易学)与当代贵州实际相结合,力图在省城贵阳依托现有基础资源,通过黔学研究的高端交流与传播,打造黔中文化圣地,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与国学传播的学术文化氛围,增强贵州省的学术氛围及区域内人文厚重性,弘扬本土学术传统,树立贵州人文精神,促进贵州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快速发展。 (与会专家合影)
(黔中王门文化公司总经理张鹏介绍发布会源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