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盛世湘黔 城事热报 查看内容

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吴品仙:愿把一生献给侗族大歌

2017-3-6 16:07|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9524 |来自: 黎平文化汇

摘要: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贵州省黎平县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品仙总是闲不住。只要自己的家乡三龙小学举办文艺活动,总不免有她的身影。因为对唱歌太热爱了,不到学校来教歌,她闷得慌。  “教歌是我一生的追求,侗 ...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贵州省黎平县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品仙总是闲不住。只要自己的家乡三龙小学举办文艺活动,总不免有她的身影。因为对唱歌太热爱了,不到学校来教歌,她闷得慌。

  “教歌是我一生的追求,侗族大歌,要从娃娃抓起,决不能断代。我有义务将平生所学传授给的年轻一代。”吴品仙说到。

  1945年,吴品仙出生于黎平县永从镇三龙侗寨。这里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素有侗乡“歌窝”、“歌海”之称。相传明洪武年间,朝廷对这片土地实施了一种叫“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圈占土地的“屯军”和“移民”政策,开始侵占土地,焚烧古迹。为保全歌谱不被劫难,代代相传,一位名叫四耶的年轻歌师,挑着歌谱往远离战乱的遥远山区里转移,每到一寨都要教歌送谱。一天,他挑着歌谱来到三龙,正逢天降大雨,雨水把歌谱淋湿后,沉重的歌谱压断了四耶肩上的扁担——歌谱撒了一地。于是,四耶挑歌传侗乡的传说,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三龙侗寨,祖祖辈辈传歌,人们以唱歌为乐,以会唱歌多为荣。

  “在三龙有句俗话就是捡得完河边的石头,唱不完侗寨的大歌。侗族大歌的数目没法计算,各个时代,各个地区,侗族大歌起码几千首。”吴品仙一边整理歌谱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据吴品仙介绍,她的奶奶也是当地有名的歌师,每到晚饭后许多侗族姑娘都跟她奶奶学歌。

  “大概8、9岁的样子,晚饭过后,寨子的姑娘就往我家挤,奶奶手把手地教她们唱歌。唱着唱着,许多年纪大的还没有学会,我倒会唱了。那时,奶奶时常夸我有个有记性。”

  从小受奶奶的熏陶,吴品仙练就了天籁般的嗓子。1959年,吴品仙被选送到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从事较为专业的侗歌演唱。后来又被选送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任侗族大歌演员。1964年12月,思乡心切的吴品仙从中央民族歌舞团调回黔东南州歌舞团工作。1966年,受“文革”影响,吴品仙离开黔东南州歌舞团,回到了家乡三龙,这次回来她再也没有回去。

  “怎么说呢?我像是鱼,侗寨像是水。鱼离不开水,我离不开侗寨。离开侗寨演唱侗族大歌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吴品仙说到。

  2017年全球最值得旅行的地方 中国的竟然是这里

 

  现在,无论农忙还是农闲,每到晚上,吴品仙与她所在歌师班的40多名侗族妇女聚在一起演唱侗族大歌,这些年来,她培养的学生就有2000多人。据统计,建国以来,仅三龙就为各级歌舞团输送人才达100余人次,参加国家级演唱的不下60余人次,参加国际演唱会的也有16人次之多。三龙侗寨有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

  “我说句老实话,好像我们三龙大部分人都有这个唱歌的天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就学,现在从五、六岁到七、八十岁整个三龙寨子已经有了九个歌队,每一个歌队都有十几个到二十个的人。天天与歌为伴,能不唱好吗?”说到这里吴品仙爽朗地笑了。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2009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虽然73岁高龄,吴品仙一直奔走在传承侗族大歌的第一线,相继带队将侗族大歌带到了北京、广州、香港、辽宁以及宝岛台湾的艺术舞台。

  中国传统小吃在俄罗斯意外走红,你猜是什么?

 

  “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底下都是雷鸣般的掌声。你说侗族大歌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侗族大歌是侗族人2500多年智慧的结晶,一直传唱至今,没有断代过。我也要向我的奶奶一样,把更多的歌传给下一代。”关于未来,吴品仙这样说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