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超2000亿。厉害了!贵州大数据。 成绩来之不易。地处内陆的贵州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缺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发展,就得“走新路”,向贵州的内陆优势要动力。 贵州生态环境好,气候凉爽,地质结构稳定,习近平总书记也为咱山地公园省代言:贵州最大的优势在于优美、清洁的环境。 作为“西电东送”主战场,贵州凉爽的气候与充足的电力兼备,专家也为贵州点赞:贵州是天造地设的“中国机房”。 贵州人民志气高,发展大数据凝聚了全省共识。云上贵州、大数据交易所、三大电信数据中心基地、数博会、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一个个落地的大项目增强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底气。省委书记陈敏尔道出了贵州人民的心声:大数据是我们看准的一颗“钉子”,要用“钉钉子”的精神抓大数据。 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有凤来仪。BAT、国际巨企纷至沓来,大数据产业颇具规模,已成贵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后发赶超”有潜力。 2016年,贵州GDP增速10.5%,又一次位居全国三甲。2017年,贵州大数据应用产业领域更加多元,借助大数据东风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劲头势不可当。 贵州的新潜能,中国的新动能。2017年,我国GDP增速预期为6.5%,预示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更加急迫,更须向供给侧改革要动力,牵住改革“牛鼻子”。关系全局的改革,特别是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要统一行动,任何时候不能放松、不能滞后。 2017年全国两会,大数据、智能制造、生态环保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显明这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心,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 2015年11月,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统一行动,从大数据中寻找增长机遇。大数据,贵州并非全国独有;做好大数据,贵州却厚积薄发,爆发出洪荒之力。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从政府、事业单位到企业,大数据贯穿贵州供给侧改革的每一个领域。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旅游,着眼于三大产业的供给侧,大数据在贵州,扎扎实实地服务了实体经济。 风生水起、方兴未艾,贵州大数据大有潜力、大有作为;大数据+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大有动力、大有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