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惠民举措格外亮眼,它的出现能给患者带来哪些便利?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大城市看病难?普通老百姓又将受到哪些影响呢?快来跟小编一起了解下! 1.“三步走”实现落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解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统计数据表明,省内异地就医的占比最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30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 第二步:今年上半年实现异地退休安置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尹蔚民说:“把退休后的父母接到子女工作所在地,在异地直接可以看病就医结算。” 第三步: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所有符合转诊条件的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据人社部介绍,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2016年底已上线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已有15个省份接入该系统开始试点。 2.“四类人”告别跑腿 根据相关通知,异地就医主要针对4类人群,分别为: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即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此前,异地就诊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等到治疗结束后,由本人或其代理人拿票据到医保中心进行报销。 实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后,参保市民不需要个人垫付医疗费(自费除外),也不需要拿发票报销,只需拿社保卡在定点医院就医。看病时,该报销的比例直接从卡中结算,个人只要把自付的资金直接存到卡上就可以了。 3.“三利好”普惠民生 对于这一利民举措,此次两会,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也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医保异地结算能给患者减负 “这是关系千千万万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毕宏生2014年就提了实现全国异地医保结算的建议。他说:“一些农民工得病,都不敢去看。在城里看完病,要回家乡报销,有时路费都比医药费高。医保异地结算后将大大方便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异地就医。”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朱雪芹说,跨省就医,患者先要在缴纳医保地开转诊证明,就医费用预先垫付,最后回到缴纳医保地报销,少不了一趟趟地跑。医保异地结算后,只要在当地开转诊证明,到外地就医就不用个人垫付费用,而且省去了回去报销的周折。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王虎峰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于长期异地定居、异地工作或者疑难重症异地住院的人来说将是重大便利。 防堵漏洞保证“救命钱”安全 各省区市相对独立的医保体系,不仅异地结算不方便,而且有漏洞。一些大医院门口的“号贩子”同时还有一个“兼职”,就是“开发票”。 据了解,因为全国的医保系统没联网,个别人花钱买大额“住院发票”,还包括“住院明细”“收费清单”等,然后回去报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认为,全国联网后既能方便参保人,也能堵住这个“骗保漏洞”。 审计署今年1月24日公布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险基金专项审计结果,发现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共涉及15.78亿元。原因之一是大多数省份虽已实行省内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但覆盖的医疗机构还不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制度中的漏洞,通过虚假异地发票骗取医保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认为,医保信息全国联网,有利于医保机构提升审核甄别能力,防范利用虚假就医资料骗取医保资金的现象,守护好百姓的“救命钱”。 与分级诊疗目标不冲突 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会不会加重大医院“看病难”?毕宏生说:“实现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是要鼓励大家更多地去大城市看病,也不是说患者都可以随意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医;它解决的只是结算这个环节的问题。这与分级诊疗的要求不冲突。病人要异地就医,还是需要当地医院开转诊证明。” 患者去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在一定程度上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合理下沉,实现均衡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目前,上海、山东等地都在推行医疗联合体让大医院牵手附近的小医院,这不仅可以实现上下转诊,而且大医院的专家能定期到小医院出诊、查房,检查结果互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说,要逐步夯实基层,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避免就医盲目向大医院聚集,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4.“两事项”需要注意 医保卡如今承担着看病、身份证明等一系列功能,那么,使用医保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禁止套现—— 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违反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严禁套取现金。 2、以下情况医保不予支付—— ①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非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急诊除外); ②因本人打架斗殴、吸毒或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自身伤害的; ③因酗酒、自杀、自残等原因进行治疗的; ④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其他责任事故造成伤害的; ⑤根据国家或当地规定应由个人自付的情况。 来源:综合新华社、舜网、中新网 |